<p class="ql-block"> 笃学践行家童琥</p><p class="ql-block">章琥即童琥(1446-1517),字廷瑞,号草窗,香溪人。生于正统丙寅年(1446)五月十七日。他前半生姓童,后半生奉旨复改章姓。 自幼聪慧,勤于苦读。明成化癸卯(1483年)科,以《周易》中举,登弘治庚戌(1490 年)钱福榜进士。同是励志苦读,古有“悬 梁刺股”,先生却是“雪夜煮冰”;同是博学多才,人家是“通晓经文”,先生却是“博极群书”;同是一文案卷,同事是直叙其事,先生却是以文学饰吏事,具音乐其象;同是为官任职,有人是“狼狈为奸”,先生却是“狡兔搏犬”;同是研习《周易》,大多是“习易而迷”,先生却是“精易改制”,能以迷信巧破迷信,亲力亲为,改革丧葬旧制。琥公为人崇尚大义,博学多才,刚正廉明。一生清廉与反腐相伴。</p><p class="ql-block">童琥幼年一首《雪夜》诗:“雪光窗外寒如月,梅影灯前韵过僧。坐到更残群响尽,细吹榾柮煮春冰”。写出了读书的艰辛与奋进。</p><p class="ql-block">童琥年仅37岁,以《易》中举。</p><p class="ql-block">44 岁,以二甲第五十五名的优异成绩,登钱福榜进士。</p><p class="ql-block">46 岁,以铨曹行取北上就选,进入刑部就职任刑部主事。携长女淑卿与准女婿黄店黄友直同行,及时教诲,使之增长见闻,提高眼界。次年,择吉与女于归。</p><p class="ql-block">四年后的(1496),同科进士黄傅(婿友直之宗叔,号白露先生)以江阴尹入觐,遂托其挈女、婿夫妇南旋。第二年婿友直考中秀才,成为邑庠生。可谓随岳父四年的友直之成长从中受益良多。</p><p class="ql-block">琥公初任刑部清吏司主事,主管清查官员吏治,此职受刑部和都察院两部门管理。其间,以才华出众,文采节律如音乐之饰,不致文无曲折而太质素;文章修饰之使俱美感,有乐其象也之誉。大司寇(刑部尚书)以下众官员,以先生审理、处置案件的文采之美、文学出众之贤能,常邀其聚会。</p><p class="ql-block">先生为官清廉盛名,继而升任员外郎,后升任刑部郎中, 人称秋官正郎。</p><p class="ql-block">1498 年(弘治戊午),琥公为官清廉,从不徇私舞弊。朝廷视琥公清明,不贪不腐,被吏部、都察院和工部看中,让其转荐工部任职,赴四川叙州督建申王府。工部是管理国家工程建设的官职,易犯贪腐。当童琥适当提前到达叙州时,某些太监与达官贵人相勾结,已经拆毁市民房屋数十百间,仍然没有停止违规拆房的迹象,从中谋取巨利。还对外嚣张地宣称“这是修建王府的需要,也是拆迁建王府的已有模式”。 叙州人已闹得沸沸扬扬,认为这是一种政治弊病。童琥与这帮贵族斗智斗勇,整理资料把他们胡作非为,在拆建城中房屋的行为,以及谋取不义之财的情况及时上奏朝廷。因而,他的才能,与清政廉明、整肃腐败的名声在官场中名声雀起,深得朝廷器重。</p><p class="ql-block">1498年至1499年,叙州居所庭中梅花盛开。先生见梅心喜,采集古诗人诗句,重新编排,完成作品《草窗梅花集句》诗四卷共三百十首。弘治辛酉(1501)年六月,赐进士第左春坊左中允经筵讲官兼太子讲读前翰林院侍读同修国史新都杨廷和先生为《草窗梅花集句》作《序》。又中浣奉议大夫观湖府同知掌嘉定州事前奉诰进阶奉直大夫涪州知州泰和廖森孟秀书《序》。叙州太守吴某为之刻印。《草窗梅花集句》四卷,收入《列朝诗集》。又入《钦定四库全书》卷一百七十六·集部二十九 . 别集类存目三△《集古梅花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p><p class="ql-block">1503 年,申王过世,申王府停建,或许已建成亦有可能。未迁任时,先生探亲在家。儿媳方氏,由于难产大出血,不幸亡故。借机取消了人死后的“回避”弊端,在古代真是个伟大的创举,可以说是开香溪丧事改革之先河。并自行带头践行,从我做起。先生是既精通易学,又不信迷信的纯粹儒学家。有黄店婿族黄氏谱载,其女淑卿与其父童琥一样不信迷信而传颂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07 年,闰正月初二,从兄章品于1499年所奏《复姓奏》,经八年审核,着兵部拟旨准香溪童氏通族改为章姓。琥公自此以章为姓,于是梦圆章氏情。</p><p class="ql-block">同年,琥公又被朝廷相中,升为宪副,就任提刑江西按察副使,诰勅奉诏赠进阶亚中大夫(从三品),属于副省级。自(1503 -15070)的四年中,由五品升至从三品,相隔三级,但没有见到具体的职位详情。</p><p class="ql-block">1508年,堂侄章宽考中进士,香溪章氏一族“一门七进士”轰动朝野,且个个忠贞爱国,廉洁奉公,功绩浩大,传为美谈。于是,正德间,皇上敕建“科甲群芳坊”进士牌楼一座。《光绪兰溪县志》所载曰:“科甲群芳坊,为童琥等立”。石牌楼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p><p class="ql-block"> 同年,刘瑾下令各地巡抚进京朝见明武宗,都要先交给他二万两银子才给予机会。有的巡抚一时拿不出这么多,只好从京都富豪家借高利贷,然后加倍偿还。时人称这种借债行贿为“京债”。时,延绥巡抚刘宇因没有按时去京行贿,刘瑾便下令将其逮捕。刘瑾规定,朝廷派往地方巡视或办事的官员返回后也须向他缴纳钱财、古玩与宝物等。刘瑾贪得无厌,买官卖官,只要你上供,便能青云直上。可琥公不屑为之,在如此的情势之下,不畏权势所压与之相抗,与其斗智斗勇。正如先生的自述中“吾时乎鱼蠧兔髠耶!尔寂然而无闻吾时乎?”并上疎弹劾刘瑾的所作所为。把自己比作狡兔与俊犬相搏。可皇上秘而不宣。</p><p class="ql-block">1509年,琥公63岁,先生心底无私,所查案卷均能公正廉洁。皇上看重,实为官途顺畅之时,由于刘瑾弄权,官员腐败,许多贪腐、人命案件牵涉到宦官(太监)刘瑾的门生死党,均被压下。朝廷迫于刘瑾压力,不得已准于先生致仕。于是,琥公极早地离开仕途退居林下。因摆脱功名,游心闲散,其筋力不异于少年,但依然如寒梅傲然立于雪中,清冷孤寂,精神百倍过着隐逸生活。由感而发写就了《寻春径》诗一首,曰:“踏破蘚苔青,一径出林表。倚杖问樵夫,何许春先到”。表达了诗人在时刻关注着政治上先到春天的地方。他在不停歇地思索、寻找。虽然处于江湖之远,还在心怀庙堂之事。</p><p class="ql-block">先生如其谱《传》中所云:“居林下二十年足迹不入城市,居家吟诗著文。”也正如自赞曰:“蝉脱鹤归耶,尔岿然而独存。”仍然坚定、稳固,傲然而立。先生真诚、守信、不虚假,守规范,常给他人施以援手。吟古诗读古文,管窥看古人。没有无故索取,没有奴役他人。心怀坦荡,岿然独存。自赞中道:“吾时乎鱼蠧兔髠耶!尔寂然而无闻吾时乎?蝉脱鹤归耶,尔岿然而独存。是知我为,我固幻来而幻去,尔为尔,又奚假而奚真。肖尔冠裳,貌尔仪形俾,见之者,将指而议之,曰: 彼嘗诵其诗,读其书,思管窥乎古人。则,我犹为尔之荣,或 谓其生也,无取其没也,无称亦奚事乎?丹青岂不为尔贻,累我于九泉之扃也耶!”这是何等的胸襟气度。</p><p class="ql-block">正德五年(1510)八月,明武宗搜集了刘瑾谋乱罪行的所有证据,下令将刘瑾逮捕,押往闹市斩首碎尸。可以说是一夜之间平息奸佞之徒的叛乱。这其中亦不乏童琥等一干忠贞志士斗争的结果。</p><p class="ql-block">1517年,琥公寿终正寝时,享年71岁。女婿黄店黄友直撰《祭 外父草窗先生文》,对岳父作了高度评价。如:为人是“盖禀天地之间,气实斯人之表率,固不翘翘以自高,亦不汶汶以自疾。”为官是“始蒞刑曹,执法平恕。吐固非刚,柔亦不茹。大狱平反,僚寀惊瞿。于时楷直,正沐恩遇。万里携将”等词句。</p><p class="ql-block"> 琥公墓于香溪郑高畈西南里许景安山,由于章琥先生墓的缘故,自此称之为“章伯垅”,而今民间只知章伯垅而忘景安山之名。琥公墓前有人为风水而作的罗圈,再进入便是一墓道石牌楼,墓道全用青石彻就,墓前陈列八对石羊石马,墓基很大。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修建浦兰公路桥改造“延庆桥”时,石料取自于琥公墓。墓被盗后,目击者说:“琥公墓室有1.8米高, 2 米宽,约 2.2 米深,室中空无一物,只是一堆黑碳,连棺材也没有看到”。现在仅知其下半块墓碑躺于小渠边。</p><p class="ql-block"> 先生与童梓、童品等族人一样,立志追求立功、立德与立言之三立。所存遗书颇多,非独《梅花集句》一本巨著。据《兰溪县志》与《香溪章氏家谱》所载,此外尚有《梅花百咏》、《钓台拾遗·四卷》、《一 壶春》、《归田集句》、《养亲集》、《玩芳亭集》、《闻居稿》、 《写怀集》、《藏修稿》、《薄游稿》等专集。先生博览全书,博古通今,博学多才,性情闲适,文学造诣甚高。可追溯著有文集、诗集等十二部。或许民间的文人雅客还有收藏着其各种作品。如江伯容编著的《兰臯风雅》、《兰溪历代诗词》、各类《兰溪县志》 中就收藏了不少先生诗篇。香溪范氏宗谱中记载先生《钓台拾遗》集并序:“严先生祠,以方元英范文正配祀其来尚矣!人多知之,惟范右史谢臯羽墓在钓台下,虽尝附载旧集中,世能识之者盖鲜,况右史臯羽文 俱卓然,可称岂可默默无闻,因赋钓台诗。范子端臣谢子翱,两邱仰止钓台高。生平操履璞中玉,没世文章爨下焦。逸韻尚饶钟耳肯,英魂可待楚词招。能令白骨香千古,赖有先生作指标。</p><p class="ql-block">童琥博学多才,后人敬仰。先生愿以狡兔之力与奸佞宦党相搏,执法清廉,刚正不阿,深得朝廷信任。明兵部尚书兰洲彭泽拜撰诗赞曰:“质而不俚,文而不华。传舍官署,痼疾烟霞。探索秘义,出入大家。被冠而裳,吏耶儒耶”。</p><p class="ql-block">琥公为官坦荡,此为明也;敢与刘瑾奸党搏弈,此为勇也;为官不贪,此为清也;为人不腐,此为廉也;急流勇退,此为智也;视己为民,与民同乐,此为信也;埋头草窗研读文章诗赋,博极群书,此为博也;成为文学巨著,此为精也;改革丧葬先河实为无神论者,此谓哲也;为宣传无神论,自个中带头,成为一个践行家,此为诚也;琥公能充分地利用迷信破解迷信,形成独特地风俗传统,此乃巧也。廉、清、博、精、明、智、勇、哲、诚、巧和生活朴素,为人崇尚大义,为儒博学多才,为官刚正廉明,乃是琥公一生的写照。琥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兰溪历史上也有着不朽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