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的领地流浪,川西大环线行摄(成都篇)

Jack_ni

驾车穿越川西大环线,我心仪已久,由于诸多原因,迟迟没能如愿,2025年7月终于以偿了。 落地成都后,伙伴提议到武侯祠去转悠祭拜一下,于是乎欣然前往。 到了武侯祠,只见红墙夹道,翠柏参天,一座千年古祠静立于城市的喧嚣之外。 悻然跨进武侯祠大门,红色的外墙在苍碧的古竹林间若隐若现,像一幅被岁月浸染的水墨画,厚重而深邃。 走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道高大的红墙,墙砖斑驳,苔痕爬满砖缝,却依然挺直如初。 墙头覆着黛色筒瓦,檐角微微翘起,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红墙正中,是一道厚重的朱漆大门,门顶悬挂着“武侯祠”三字匾额,黑底金字,笔力雄浑。 两侧的石狮怒目圆睁,鬃毛卷曲,虽已风化斑驳,却仍透出威严之气。 大门至二门的甬道两旁,矗立着六通高大的石碑,是唐、明、清三代的遗物。 碑文由唐代著名书法家、成都少尹柳公绰手书,著名刻工鲁建精心镌刻。 由于文章、书法、刻技均佳,后人称为“三绝碑”,是武侯祠内一件极为珍贵的唐代文物。 此刻,忽听祠内古钟声沉闷而悠远的响起,仿佛似想唤醒起沉睡在祠内的往事。 进了朱红大门来到大殿,诸葛丞相静坐在大殿之上,眉目间似乎仍有三分天下时的忧虑与明智。 四壁之上皆为三国英雄图影,最引人的是“桃园结义”,那场景,成为人们心中兄弟情义的典范。 游人往来,时而俯首叩拜,身影交叠起伏,案上烛火摇曳,烟气袅袅升腾,继而环绕散作云状,如麦波稻浪。 我一时凝神于烛烟缠绕之中,蓦然惊觉:千秋功业不过是庙堂之上几缕青烟。 纵有帝王之尊,万世之名,终也化作一段被遗忘的传说。 进了二门,门前的双龙抱口铁鼎和门头上的“业绍高光”四个大字相互辉映。 进入四合院式的大院落,便到刘备殿,殿宇宽敞明亮,气势恢宏,为悬山式屋顶,以石作柱。 西侧的红墙环绕处,一方青冢沉睡于此,与四周苍翠的古柏、斑驳的红墙共同构成一片肃穆的风景。 青冢藤蔓攀附,苔痕斑驳,历经近两千年风雨,却依然保持着浑圆的轮廓。 这便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陵寝,史称“惠陵”。 在时间的长河里,惠陵始终安静地守望着成都的烟火,似一位垂暮的老者,在时光深处缓缓讲述着那段“兴复汉室”的未竟之梦。 惠陵与武侯祠相连,暗合“君臣同祀”的佳话,一为开国之君,一为济世之相,生前共谋兴汉大业,身后亦相伴于此。 虽然刘备是君,命名为“汉昭烈庙”,但老百姓始终叫它“武侯祠”。 武侯祠的风,吹过千年,依然带着三国的余韵,这里能找到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