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经历《236》牡丹中堂对联与龙门对

随缘

<p class="ql-block">  经营字画多年,亲手装裱的作品不计其数,从软裱到框裱,从四条屏到六条屏,皆已习以为常。然而中堂五条屏却极为少见,更未曾想到,竟有客户提出要复刻十几年前的作品。他们对旧作的执着与对我的信任,令我心生感动,也让我意识到,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段岁月的见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夫君接到客户的电话,说十多年前我们为他家制作的中堂因房屋漏水而受损,询问是否可以修复,或者重做一套。他言语中满是不舍与期待。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时光的痕迹,也感受到了作品在人心中的分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两天后的清晨,我们刚用完早餐,正准备前往工作室,客户却突然来电,说他们已带着原作抵达。放下电话,我们立刻赶往工作室。心中满是期待与忐忑,只想早一刻见到那承载着岁月的作品,看看它在时光流转中,是否依旧光彩照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十几分钟后,我们抵达工作室,迫不及待地将作品铺展于案上。泛黄的纸面仿佛在低语,讲述着过往的点点滴滴。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那份沉静与典雅,令人动容。它不只是画,更是一段记忆的延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客户看着这套陪伴他们十余年的作品,满是不舍,希望能修复继续使用。但考虑到这是为孩子婚礼准备的装饰,发黄的旧作或许与喜庆氛围略显违和。我们建议更换一套新的中堂作品,并承诺保留原有风格。他们最终采纳了建议,仍希望以牡丹为中堂,对联内容也要求与原作一致,那份执着令人感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开始绘制这幅四尺竖幅的牡丹图。在动笔之前,我便在心中构思:要画得更艳丽、更饱满,花朵要多,色彩要丰富,整体画面要更具视觉冲击力。作画时,我全神贯注,每一笔、每一色都反复斟酌,力求完美。数日之后,这幅倾注心血的牡丹图终于完成,仿佛将春意凝于纸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联系了书法老师,请他书写对联。为确保内容一致,我将原作送至他家。他刚展开作品,还未看清署名,便连连摆手:“这字写得太好,我恐怕写不出。”待看清是自己多年前的手迹时,他不禁莞尔:“原来是我自己写的,那好说,我现在就动笔。”虽已年逾八旬,他的笔力依旧苍劲有力,令人敬佩不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如今,当整套作品完成并悬挂于展厅,我站在它面前,心中感慨万千。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付出与坚持。感谢客户的信任与支持,让我在不断尝试中提升技艺,在平凡的创作中,收获不平凡的感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