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夕节之夜“习水好声音”在习水寨坝乡愁文博园唱响

陈良碧

<p class="ql-block">  “习水好声音”传播中心文化助力乡村活动于2025年七夕节(8月29日)走进习水寨坝镇乡愁文博园,打响首发习水之源的最强音!</p> <p class="ql-block">  “习水好声音唱响寨坝乡愁文博园”是寨坝乡愁文博园举办的一项文化活动。</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9号晚上19:00,“习水好声音”走进寨坝乡愁文博园,举办了“情系乡愁•爱在七夕”活动。该活动倡导全民参与,只要热爱音乐、喜欢歌唱或有其他才艺即可免费报名。活动现场比赛唱歌可以看见歌词,参赛人员均有礼品,月冠军获得者可奖励价值588元酱香酒一瓶和荣誉证书一本,最佳人气获得者将奖励茗茶一盒和荣誉证书一本,周冠军获得者将奖励畅游文博园及酒店免费体验住一晚和价值688元酱酒一瓶、奖杯一个。 </p> <p class="ql-block">  “习水好声音”的发起人袁震先生,本名袁光伦,袁震是其艺名 。</p><p class="ql-block"> 袁震是北京圆梦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法人,也是习水县新时代农民交响乐团(新时代艺术团)的创建者 。新时代艺术团成立于2022年9月,位于习水县游客中心二楼,主要围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助力乡村振兴、推介习水文旅、助推习水产业经济繁荣发展为核心 。现更名好声音传播中心。</p> <p class="ql-block">  习水县寨坝镇乡愁文博园是一个以“乡愁”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场所,于2025年3月21日正式开园。</p><p class="ql-block">- 创建者:由农民企业家母飞创建,他将一座闲置多年的客运站改造成了这座文化殿堂。</p><p class="ql-block">- 展品情况:文博园面积达900多平方米,收藏有8000余件老物件,包括东汉铜马车复制品、明清香炉、50年代老收音机等,还有书法、绘画、奇石、藏书、古钱币、古生物化石等,其中30米长的《黔东南风情》钢笔画卷和三人合抱的金丝楠木阴沉木较为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 运营模式:采取“零门票”模式,免费向游客开放。</p><p class="ql-block">- 配套设施与活动:文博园设有乡村大舞台,经常举办如“习水好声音”“大美习水・唱响寨坝”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群众参与。此外,其二期项目规划有康养小屋、共享农场、足球场、钓鱼场等,旨在打造集文化、民宿、共享农田等于一体的农村综合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欢迎来到寨坝乡愁文博园!这里藏着满满的时光记忆——9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8000余件老物件静静诉说过往,从东汉铜马车复制品、明清香炉,到50年代的老收音机,还有30米长的《黔东南风情》钢笔画卷与三人合抱的金丝楠木阴沉木,每一件都能勾起你对岁月的眷恋。</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是文化展示的殿堂,更是热闹的生活舞台。“习水好声音”“大美习水・唱响寨坝”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常在这里上演,无论是想听歌赏艺,还是登台展示自己,都能找到属于你的乐趣。而且文博园全程零门票开放,随时等你来探寻乡愁滋味。未来,康养小屋、共享农场等二期项目也将逐步落地,让你既能感受文化底蕴,又能体验田园慢生活,寨坝乡愁文博园期待与你相遇!</p> <p class="ql-block">《记录贵州习水县寨坝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在贵州习水的群山褶皱里,寨坝的乡愁从不只是一句轻飘飘的念想,它藏在老物件的纹路里,浸在山间的清风里,也落在人们眼底的暖意里。</p><p class="ql-block"> 走进寨坝乡愁文博园,像是推开了一扇通往过往的门。9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8000余件老物件静静陈列:东汉铜马车复制品泛着岁月的光泽,仿佛还能听见当年车轮碾过古驿道的声响;50年代的老收音机蒙着薄尘,却好像轻轻拧开旋钮,就能流出那时的歌谣;三人合抱的金丝楠木阴沉木静静伫立,年轮里刻着这片土地千万年的故事,还有30米长的《黔东南风情》钢笔画卷,一笔一画勾勒着黔北的烟火日常。这些物件是寨坝人记忆的锚点,也是在外游子回望故乡时,最清晰的模样。</p><p class="ql-block">寨坝的乡愁,也飘在田间地头的气息里。春日里,漫山的绿意裹着新茶的清香,村民背着竹篓在茶园里穿梭,指尖翻飞间,嫩芽便落进篓中;夏日的傍晚,纳凉的人们聚在文博园的乡村大舞台旁,听“习水好声音”的选手唱着熟悉的乡音,歌声混着蝉鸣,成了最动听的夏夜序曲;秋日的晒场上,金黄的稻谷铺成一片,阳光洒在农人的笑脸上,满是丰收的踏实;冬日里,炊烟在青瓦上袅袅升起,屋内传来柴火的噼啪声,一碗热乎的习水羊肉粉下肚,便暖透了整个冬天。</p><p class="ql-block">更难忘的是寨坝人的热络。在这里,陌生人见面也会笑着问一句“吃饭没”,路过农家小院,主人家会热情地递上一杯热茶;文博园里,志愿者会耐心地给游客讲老物件的故事,眼里满是对家乡的骄傲。就连母飞先生打造文博园的初心,也是这份乡愁的延续——他把自己几十年收藏的宝贝悉数拿出,用“零门票”的方式,让更多人看见寨坝的过往,也让这份乡愁有了安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如今,寨坝的乡愁还在生长。康养小屋的蓝图在山间铺展,共享农场里将长出新的希望,“文旅+避暑”的模式让更多人走进这片土地。但无论怎样变化,那些藏在老物件里的记忆、田间地头的烟火、人们心中的暖意,始终是寨坝最动人的乡愁底色,在时光里慢慢沉淀,也在时光里愈发鲜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母飞先生打造寨坝乡愁文博园的初衷主要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传承文化 :母飞认为“文化是长在泥土里的根”,他希望通过打造乡愁文博园,将众多老物件收藏展示出来,传承和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让人们能够记住乡愁,记住家乡的根。</p><p class="ql-block">- 助力乡村振兴 :他想通过独创的“零门票”模式吸引游客,带动周边民宿、土特产作坊等产业发展,以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习水文旅、产业经济的繁荣发展。</p><p class="ql-block">- 提供精神寄托:乡愁文博园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文化的场所,更是一个承载着乡愁与情感的精神家园,母飞希望它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寄托乡愁、感受家乡情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七律·赞“好声音”唱响习水寨坝乡愁》</p><p class="ql-block">黔北秋宵月色柔,寨坝声浪满层楼。</p><p class="ql-block">歌飞文博乡愁绕,曲动山河客意留。</p><p class="ql-block">老物件前寻旧梦,新腔里诉故园悠。</p><p class="ql-block">一声唱彻习川暖,不负初心乐九州。</p> <p class="ql-block">  《习水寨坝乡愁文博园:在新时代文化路上踏歌奋进》</p><p class="ql-block"> 群山环抱的贵州习水寨坝,乡愁文博园早已不是一座单纯陈列老物件的展馆,而是踏着新时代文化的节拍,在传承与创新中奋力前行的文化地标。它以“乡愁”为根脉,以“文化”为羽翼,正走出一条兼具历史温度与时代活力的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 在文化创新的路上,它不断焕发新彩。新时代的文化阵地,不能只“向后看”,更要“向前走”。文博园搭起乡村大舞台,让“习水好声音”在这里唱响,让文化艺术节在这里落幕,歌声里既有对故园的眷恋,也有对新生活的赞颂;它探索“文旅+避暑”模式,将乡愁文化与寨坝的山水风光结合,吸引重庆、四川等地的游客前来,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体验山间的清凉,带动周边民宿、土特产产业发展,让文化“活”起来,更让文化“火”起来,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文化延伸的路上,它描绘着更广阔的蓝图。如今的文博园,早已不满足于现有模样——二期规划中的康养小屋,将让乡愁与康养相遇,给游客提供更舒适的停留空间;共享农场的设想,将让城市人体验农耕乐趣,让乡村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足球场、钓鱼场的筹建,将让这里不仅有文化的厚重,更有生活的活力。每一项规划,都在让“乡愁”的内涵更丰富,让文博园的文化辐射力更强,让它从寨坝的文化名片,逐渐成为黔北乃至贵州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从闲置客运站到文化高地,从单一展馆到综合文旅空间,习水寨坝乡愁文博园在新时代的文化路上,始终以乡愁为锚,以创新为帆,既守护着历史的根,也开拓着未来的路。这条路,不仅装满了寨坝人的记忆与期待,更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篇章。</p> <p class="ql-block">  .8月29日的夜晚,习水寨坝乡愁文博园被“习水好声音”的旋律彻底点亮,成为一片热闹又温情的音乐海洋。华灯初上时,文博园的乡村大舞台前早已挤满了观众,既有周边村民带着孩子赶来凑热闹,也有外地游客特意驻足聆听,连空气中都飘着期待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随着选手们轮番登台,歌声或清亮悠扬,或深情婉转,从经典老歌到流行金曲,每一首都引得台下阵阵掌声。更贴心的是,现场配备了歌词提示,让选手们能更从容地展现实力;无论最终成绩如何,每位参赛者都能领到一份纪念礼品,这份暖意让舞台多了份烟火气。当月冠军接过荣誉证书,最佳人气选手捧着茗茶证书时,台下的欢呼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此刻的文博园,不仅有歌声里的热爱,更有乡愁里的热闹,灯光、掌声与笑脸交织,让这个夜晚格外璀璨动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