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摩尔人的叹息”是</span>1492 年最后一位纳斯里德王朝苏丹博阿卜迪尔(Boabdil)在离开阿尔罕布拉宫时,回头望向失去的王国而发出的叹息,是历史的收场,是对失落乐园的惋惜,对辉煌文明的告别,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为了文化记忆里的象征,</span>从此阿尔罕布拉宫命运多舛……</p> <p class="ql-block">阿尔罕布拉宫不好写,干脆来个攻略吧,为阿宫留了整整一个上午(8:30am~2:00pm去赶火车),订的是官网票,早上8:30am Nasrid Palaces,小红薯上无数人关照决不能迟到必须带上护照,听话照做。但自己产生了一个疑问:阿宫8:30开大门,如何准时赶到最里面的Nasrid Palaces? 小红薯上有讲必须先去到正义之门而不是大门,到达之后问小旅舍工作人员竟都说大门,可以步行巴士或打的到达,晕! 今天早早去到前台,不见工作人员,一咬牙心一横,留了纸条扔下全部行李,出门右转直奔Plaza Nueva的士站;</p> <p class="ql-block">果然高鼻子老爷爷司机门清,给他看了门票,“I know where to go”,</p> <p class="ql-block">在很多曲里拐弯之后,</p> <p class="ql-block">把我们送到了Puerta de la Justicia 正义之门,还不是最早的,一位9:00am NP的女生已经先到。<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巨大的马蹄形拱门上面雕刻了一只手,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对抗邪恶之眼的咒文,有人认为这是古兰经的象征,因为它的五个手指代表五个基本戒律:神的统一,祈祷,斋戒,施舍,和一生中至少一次去麦加朝圣;跨过大拱门,小拱门的顶部用阿拉伯语写有这样一句话:“真主是伟大的,没有比阿拉更伟大的神,而穆罕默德是他的先知。没有力量,只有上帝”。在题词的上面刻有一条带绳子的钥匙,有人说根据古兰经,这是打开和关闭给予穆罕默德力量的天堂的象征。也有更神化的传说,最早建立阿尔罕布拉宫的国王是一个魔法师,他当年下了一个魔咒,直到门上的手抓住那枚钥匙,整座城池就会轰然倒塌。</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阿尔罕布拉宫至今依然屹立不倒,看来魔力尚存呢!</span></p> <p class="ql-block">正义之门离宫殿核心区域(如米斯塔尔宫殿、纳斯里宫)非常近,一早8:30am参观Nasrid Palace必须由此门而入才不会迟到;8am还未到,突然有人来打开了正义之门上的这扇小门,一声不吭返身走了,大家都有点不清楚状况,一时间都不敢动作。<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欧文·华盛顿)优素福·阿布尔·哈吉格,他完成了阿兰布拉宫的修建并使它臻于完美。公元1333年,优素福登上格拉纳达的王位,穆斯林作家这样形容优素福:仪态高贵,强壮有力,面容白皙;他将胡须留长并染成黑色,看上去更具庄严的君王气度;他举止优雅,和蔼可亲,彬彬有礼;他在作战时心怀仁慈,从不允许滥杀;他宽待妇孺老弱,善待修士等圣洁的隐居之人,对他们总是心存怜悯并全力庇护。1348年,优素福主持修建了雄伟壮丽的正义之门,它后来成为阿兰布拉堡垒气势恢宏的入口。</i></b>1354 年,优素福一世在清真寺礼拜后被一名宫廷卫兵刺杀,死于阿尔罕布拉宫;这一事件震动了整个格拉纳达,继位的是他的儿子穆罕默德五世(Muhammad V),后者完成了狮子庭院和阿本塞拉赫厅等辉煌建筑。</p> <p class="ql-block">寂静了片刻之后,还是先探头探脑地看看,<span style="font-size:18px;">宏伟的马蹄形拱门后面</span>是拱门套拱的通道,通道呈折线,进入时无法直冲而入,需要转折,果然增强了防御性,成为嵌入在阿尔罕布拉高大外墙中的防御门户;</p> <p class="ql-block">真的是壮了壮胆,端着鬼子进村的架势,往高墙大院内摸了进去,结果成为了今天第一个走入纳宫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有人开了头,大伙自然跟上,穿过了水之门,</p> <p class="ql-block">曲曲折折一番之后,便见到了指向Nasrid Palace的箭头牌,顺理成章排在了第一位,</p> <p class="ql-block">迎接上了照入阿宫的第一缕阳光,古老的雕堡在晨曦中泛出温暖的橘色光泽,</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阿尔卡萨巴(Alcazaba)基座内院,保持了对比例与几何的严格追求,把军事、居住和景观层层叠加,是摩尔人典型的功能与美学的结合,是力量与秩序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8:30阿宫准时开始运作,我们从Nasrid Palace开始,NP游览线很清楚,不存在错失什么的机会,明白多少看个人兴趣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凭护照进场,凭护照进场,凭护照进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里是整个西班牙行程中唯一的有此夸张要求的地方。</span><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纳塞瑞斯皇宫可以说是阿尔罕布拉宫所有景点中的精华。根据史书记载,穆罕默德一世是纳塞瑞斯王朝第一个搬到阿卡萨巴碉堡的国王,直到第五位国王在位的时候才开始建立第一座皇宫。我们今日所见的王宫精华部份,主要是约瑟夫一世</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更喜欢优素福这个称呼)</span><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和他的儿子穆罕默德五世的杰作。</span></p> <p class="ql-block">纳塞瑞斯皇宫内有三个独立的区域:一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联合厅(Mexuar),</span>处理司法行政与国家事务,二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马列斯皇宫 (Palacio de Comares),</span>国王的官方住所,三是狮子皇宫(Palacio de losLeones),是国王和家人共度时光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私人</span>领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经过检票口之后,首先来到了皇宫中第一个独立的区域:</span><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联合厅(Mexuar)</b><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始建于14世纪,曾经是皇家的司法部及行政部,国王与各个部长开会、聆听民众请愿的议政厅和接待室,由于几经破坏和重建,至今我们已经很难得知联合厅原来的样貌和房间规划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大厅里有四个钟乳石柱,而在石膏装饰上写有这样一段文字:“你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神”;大厅的天花板,自基督教时期便由交错的方格装饰着,石膏线以上的部分,包括窗棂和柱头,全都用石膏装饰,无所不用其极的雕刻了繁复的花纹和阿拉伯文字,有些地方的图案还点缀了蓝色,蓝白相间的纹路丝丝相扣,在幽暗的光线下散发出一种优雅和神秘;</span><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18px;">中间部分是赭黄色的墙壁,并无任何装饰;腰线以下是美丽的瓷砖装饰,以蓝、白、黄三色为主色调,多为几何图案的构成,即使在今天看来,作为室内装饰也依然漂亮大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联合厅里有一部分空间被分割成了上下两层,中间有一排金黄色栏杆架设在半空,好像是一座桥梁。据说是这栏杆是用黄金掺了颜料涂刷而成的,几百年过去了,依然金灿灿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在联合厅的后面,有一个国王和理事会开会和接待的房间。当国王不在皇宫,就由法官在这个的房间进行接待。在门上的瓷砖写着:“进来请愿,不要畏惧祈求正义公道,因为此地有求必应”。</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一路穿越迷宫的感觉,这里早已家徒四壁并无什么傢俱陈设,只有清晰的穆斯林风格,我们也不多做停留,只是跟着路标走啊走,</span></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 artesonado 天花板比较朴素,但仍带有几何拼花与彩绘,它是王权与司法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寻寻觅觅,联合厅里纵横联合,我们终于突破重重阻力来到了桃金娘木中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阿尔罕布拉宫的众多庭院之中,这个</span><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爱神木中庭(Patio de los Arrayanes) </b><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是最负盛名的之一。这是一处引人注目的大庭院,也是阿尔罕布拉宫最为重要的群体空间,是外交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它完全采用对称式的结构而建,由大理石列柱围合而成,其间是一个浅而平的矩形水池,长34米宽7.1米,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铺在庭院的中央,周边建筑倒映于水池中,纤巧的立柱、优雅的拱券、以及回廊外墙上精致的传统格状图案,与静谧而清澈的池水交相辉映,使人恍如处于漂浮空灵的圣地之中。水池的两个底端分别各有一处喷泉,美观之余,这也是池塘的水源。池塘的两边是修剪整齐的灌木,叫做桃金娘树,它四季常青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有点像我们的万年青。因此庭院也另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叫做</span><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桃金娘木中庭" (Patio de los Mirtos).</b></p> <p class="ql-block">北端通向 Comares 宫(Palacio de Comares),核心是大使厅(Salón de Embajadores),也就是纳斯里德王朝最重要的王座厅,象征王权与宇宙秩序。</p> <p class="ql-block">水波、鸟鸣、人声,在中庭回荡;红砖、绿树、蓝天,是宫中世外……</p> <p class="ql-block">刚刚参观过的Mexuar(梅苏亚尔厅)与入口区域为南端,也明明白白倒映在了水中;</p> <p class="ql-block">门廊内底部彩色磁砖在水里扩展着,上面间隔排列桃型的花雕石膏,今天我们看到的是褪色后的米白色,在14世纪时它们是非常艳丽的;墙体中段以前难道也是留白无色?</p> <p class="ql-block">上部拱形区域与边框小字带,能清晰辨认并反复出现的圆形书法是:<b>لا غالب إلا الله </b>即 la ghalib illā Allāh<b>「唯有真主胜利」</b>,这是纳斯里德王朝的格言,在阿尔罕布拉宫到处都能看到。</p><p class="ql-block">中央大书法带:<b>العزة لله، والكرامة لنا ومواليَنا </b>即al-ʿizzatu lillāh, wa-l-karāmatu lanā wa-mawālīnā <b>「荣耀属于真主,尊严属于我们和我们的盟友」</b>。</p> <p class="ql-block">今天这里以一池清纯胜过了塞维利亚王宫,而我们第一位进场的优势真是难以形容,晨光里人真的不拥挤,有足够的空间拍到满意的照片,脑子也清醒看的不会太过糊里糊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顺着参观线路走,便进入了科马列斯皇宫(Palacio de Comares)。</span></p> <p class="ql-block">一层层的宫墙,刻满了几何图形,花草纹理,阿拉伯字母;在拱顶、过渡处,蜂窝结构把理性几何与感性光影结合起来;墙体是人间的界面,muqarnas则是天空的裂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这是国王的官邸,它包括爱神木中庭(Patiode Arrayanes)、小船厅(Sala de la Barca)、科马列斯塔(Torre deComares),位于科马列斯塔里的大使厅(Salbnde Embajadores),以及围绕中庭的建筑。而在科马克列斯皇宫的南边便是卡洛斯五世皇宫。当时,纳塞瑞斯王朝第七任国王约瑟夫一世(Yusuf l)希望他的住所能让访客感到惊艳,于是下令建筑师以最极致的方式来建造并装饰他的宫殿,可惜他没来得及看到最终的成品便撒手人寰,他过世后,由他的儿子穆罕默德五世接棒完成了宫殿的构建。</span></p> <p class="ql-block">大使厅(Salón de Embajadores)内的方形大厅—大地 ,象征地上的秩序、政权、王权;</p> <p class="ql-block">王座就在这块方正的花砖里,坐在宝座上的苏丹,头顶七重天“木制的星辰穹顶”,宣示其统治与天意呼应;</p> <p class="ql-block">大使厅的巨大木顶是纳斯里德木艺的巅峰,由上千块木板拼接而成,形成繁复的几何星形与花瓣图案;<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壁上方的窗子透入柔光,折射在白色灰泥花饰与棕色木顶之间,使得“黑色星空”与“白色浮雕”产生鲜明对比;</span>整个正方形厅顶象征宇宙,木质镶嵌形成七重天的结构,中央顶点就是宇宙的最高境界;这里是阿尔罕布拉宫最经典的象征:<b>权力在尘世之下,但宇宙在头顶之上!</b></p> <p class="ql-block">地方!苏丹的人间宝座;</p> <p class="ql-block">天圆!多层几何星型围绕着最中央的视觉焦点,这里代表着宇宙的至高境界,亦是真主的宝座。</p> <p class="ql-block">哇,来到最负盛名的狮子中庭(Patio de los Leones) ,我们从穆卡尔纳斯厅(南端入口)进入了狮子庭园,<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沿廊道进入东侧的阿本塞拉赫厅,打横穿𨑬狮子喷泉,再进入了西侧的两姊妹厅及深处的林达哈贾内院-最后参观北侧的国王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它是狮子皇宮(Palacio de los Leones) 的一部份,由穆罕默德五世建立,是苏丹的后宫和家庭的中心;庭院由124根大理石柱子和若干拱门组成,中央有十二座大理石狮子雕像和大喷泉;庭院的内外空间通过绕柱式走廊、放射状亭殿和水渠来统一;尽管面积不大,但各个建筑攻坚娴熟的比例体系让人不觉丝毫局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伊斯兰风格建筑中最有意义的装饰元素:铺砌釉面砖的壁脚板、墙身横饰带、覆有装饰性植物主题图案的系列拱门,使用弓形、钟乳石等修饰的顶棚,在狮子中庭建筑群中予以体现,并在这些装饰性元素的烘托下显得格外豪华而耀眼。</span></p> <p class="ql-block">狮子庭院是一个 东西向的长方形(南北稍短,东西稍长),庭院本身是整个宫殿的核心轴心,四周这些厅堂共同构成了“星状展开”的空间结构。</p> <p class="ql-block">沿廊道进入东侧的阿本塞拉赫厅(Sala de los Abencerrajes),厅堂呈四方形,中间空旷,</p> <p class="ql-block">四角被精致的壁龛拉深,整个空间仿佛被导向上方;</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全阿尔罕布拉宫中最复杂的蜂窝结构之一,穹顶层层叠叠,像水晶洞穴一般,象征着七重天与天堂的隐喻,每一层都将视线推向更高处,给人无限升腾的感觉;<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图案的灵感来自毕达哥拉斯定理,八个小的蜂巢结构构成一个大的蜂巢结构穹顶,富丽堂皇至极。上面还写着这样一句话:“世上除了宽厚和仁慈的神的帮助外,没有其他任何帮助了";</span></p> <p class="ql-block">穹顶上环绕的小窗户(ventanas altas),此时此刻早已让第一缕晨光透入,光线顺着蜂窝结构流动,形成阴影的涌动与闪烁,整个穹顶就像一颗点亮的宝石,虚实交错,极为梦幻!</p> <p class="ql-block">阿本塞拉赫厅也因传说而著名,<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欧文·华盛顿)大厅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当年在此惨遭背弃和屠戮的阿本塞拉赫家族的勇士。有人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而我们谦卑的向导马蒂奥特意指着大门旁的一道边门说,当年,就是在那里,可怜的勇士们被一个接一个地带进狮子院,而后在院子中央那个白色大理石喷泉旁被砍了头。他还把地砖上一些大块的红色印迹指给我们看,说那就是勇士的血迹。据民间传言,那些血迹永远都洗不掉。</b>阿本塞拉赫家族(Abencerrajes)是格拉纳达王国(纳斯里德王朝末期)最显赫的贵族家族之一,以勇敢和骑士精神著称,但也因为过于强大,引起宫廷内部的猜忌和权力斗争;传说中阿本塞拉赫家族的贵族成员与王后有染,为了惩罚“叛乱与背叛”,王下令将三十余名阿本塞拉赫贵族召入狮子宫,他们被引入东侧的这间厅堂,然后全部惨遭屠杀,鲜血染红了中央喷泉的水盆;这次清洗也加剧了内部的分裂,成为纳斯里德王国衰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史实难证,但这个故事让空间增添了一层悲剧色彩。</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心,12只强劲有力的白色大理石狮围成一圈,托起一个大水钵。<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由于《可兰经》禁止采用动物或人的形象来作为装饰物,所以,在阿拉伯艺术中,这种用狮子雕像来支撑喷泉的做法是很令人称奇的,可将其理解为君权和胜利的象征,而这里的狮子雕像的形态还会让人回想起古代波斯雕刻家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水从石狮的口中泻出,经由两条水渠十字形地向外扩散,分别代表着伊斯兰教义中天堂里的水河、乳河、酒河与蜜河,导入围绕中庭的四条通廊后又从四个方向流回到中心源泉,象征着来自宇宙四个角隅的能量又返回这个中心。所以整座狮子庭院及周边建筑构成的水系,兼具了宗教象征、建筑装饰、空间分割以及调整室温的作用,设计非常有巧思。</span></p> <p class="ql-block">打横穿𨑬狮子喷泉,就进入了西侧的姊妹厅(Sala de las Dos Hermanas),</p> <p class="ql-block">这里同样以其精美绝伦的蜂窝拱顶著称,拱顶图案极为精密繁复,堪称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姐妹厅侧室都有独具穆斯林建筑特色的蜂巢结构装饰,</p> <p class="ql-block">偶尔一眼窗外的小角落,绿植成八角星,好美!</p> <p class="ql-block">我带小青年绝不提天主教与伊斯兰之间的爱恨传奇,只是用直白的方式引起他的兴趣,便讲阿拉伯文化的色彩和数学,Yellow is soil, Blue is ocean,Green is prophet,具体小靑年已经记牢了Soil是生命的根基和生存的现实;蓝色海洋是unlimited,反映了对宇宙世界的敬畏与探索;绿色是神是精神世界,阿宫墙壁如果有色彩基本就是这样typical呈现,非常非常好的直观教育;关于几何力学等等就提一句让他自己去体会了,数学理工我是不如他的;仔细看这里面巨多的八角星,八角星由 方形 + 菱形 / 两个正方形旋转叠加构成,象征着“由有限走向无限”的秩序,亦象征真主宝座与宇宙支撑,是衔接各种复杂纹样的“万能底板”。</p> <p class="ql-block">这块彩色玻璃天花板也不真正属于伊斯兰文化吧,但属于阿尔罕布拉宫。</p> <p class="ql-block">这种中框 + 王朝格言的装饰布局保存得极其完整,中框里的大字必是这里最常见的:“Wa lā ghāliba illā Allāh”(唯有真主必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在姐妹厅里,位于一个蜂巢结构的拱门后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阳台,那便是琳达让哈瞭望台,又称“达拉塞瞭望台"(Mirador de Daraxa)。</span><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18px;">阳台内部同样精美绝伦,在窗口的上方有阿拉伯语的铭文,下方的壁墙角则用黑色、白色和黄色的瓷砖装饰着,这些雕刻及装饰都体现着非常精密细腻的技艺;这里的地板以瓷砖制成,不过它们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有点可惜。</span></p> <p class="ql-block">透过窗户往外看,我们可以观赏到琳达让哈中庭(Patio de Lindaraja),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只让人觉得清新悦目。</p> <p class="ql-block">都说狮子皇宫深受基督徒影响,这或许因为建造它的穆罕默德五世与卡斯特里亚人佩得罗是多年的好友,从而深受其影响所致的。为什么这里没有看见“十位纳斯里德王朝的历代君王图”和哥特式壁画?我的地毨式参观法不可能错失!哎,估计诸王厅(Sala de los Reyes / Hall of the Kings)老化厉害目前维修不开放参观?</p> <p class="ql-block">这么矮小的门洞,留白的墙面是时间的功劳吧?</p> <p class="ql-block">走上了木桥,一边眺望阿尔拜辛,另一侧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纳塞瑞斯皇宫里最小的庭院</span>格栅中庭(Patio de la Reja);</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四方的庭院中间有一座不大的石头喷泉,水流仍在涌动,这是摩尔人庭院的必有特征;</p> <p class="ql-block">𨑬桥即是卡洛斯五世房间群(Habitaciones de Carlos V),可惜没有看见那块“华盛顿•欧文公㝢”(Habitaciones de Washionton Irving)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走入琳达让哈庭院,花园里绿树成荫,翠柏、金合欢树、橘子树和黄杨木围绕着中央的大理石喷泉,喷泉里的水让花园瞬间有了生机,</p> <p class="ql-block">摩尔人不仅善用活水,还善用静水,在他们的宫殿里、花园中,小到喷泉细流,大到池塘瀑布,景观和实用融为一体,几乎是无处无水,无处不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浴室中央厅 "拜特•瓦斯塔尼"(Bayt al-Wastani)这个新晋的"月度空间”位于科马雷斯宫与狮子宫之间,保留了其原始特征的所有基本要素…浴室的湿区,即蒸汽房,通过布满一系列天窗的穿孔屋顶采光,这些天窗可开合以调节空气中的蒸汽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大理石地板下方设有热坑系统(hypocaust),墙体之间还有管道流通,利用来自炉灶的蒸汽和热空气为房间加热。此处瓷砖铺设于16世纪,当时为适应西方习俗而对该区域进行了翻新改造。</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真正的皇家浴室如今已关闭,这里没有太多可以看的,我们只是顺着箭头走啊走,</span></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出了迷幻的狮子宫,进入了花园,</p> <p class="ql-block">很是赞叹阿宫管理,可以说每一寸泥土每一处花卉都得到了精心的打理!</p> <p class="ql-block"><b>Palacio del Partal 帕塔尔宫</b>,多亏及时发现了参观图示,否则真的不晓得自己身处何方了,</p> <p class="ql-block">帕塔尔宫大约于14世纪初(约1302-1309年)建造, 其名称"Partal”源自阿拉伯语,在旧日卡斯蒂利亚语中意为"门廊"或"入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5个拱门组成的门廊,在前面长方形的池塘形成了美丽的倒影,形成了一幅和谐的景象。</span><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这座宫殿是纳斯里德时期以来经历最多变更的建筑之一,在1492年基督教征服格拉纳达后,与邻近的香桃木院(Comares Palace)和狮子宫 (Palace of the Lions) 被西班牙君主不同的使用,后帕塔尔宫曾一度转为私人所有并被改建为住宅,直至1891年才被赠予西班牙政府,并入阿尔罕布拉宫历史遗址整体保护管理。</span></p> <p class="ql-block">晨光射入门廊,把门洞刻上了石砖地,</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摩尔人的窗框设计没有让我觉得这是牢笼?不过家里的窗户如都这般,𥘅疯才怪😜;</p> <p class="ql-block">也不晓得是哪个富家的女儿们在这里渡过了幸福的少女时光;</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入了眼前的花园,Jardines del Partal,</p> <p class="ql-block">花园阶梯式地逐渐展开,这里鸟语花香,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水在这里像音乐一样“分段演奏”:跌落时奏出节奏,停驻时留下静美的余韵;这种多层次的变化,让我们在徜徉时享受着不同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对“天堂”(Jannah)的描述就是“四条河流交汇的花园”(جنات تجري من تحتها الأنهار),摩尔人园林的巧妙水景是对天堂意象的物化;当然伊比利亚半岛南部气候炎热干燥夏季尤甚,水在摩尔人花园中有降温、增湿、调节小气候的功能,是王宫惬意生活的必须;</p> <p class="ql-block">水声携凉意而来悦耳动听,见眼前水莲花叶特别肥硕厚实,蛙鸣时而响起,还有蜻蜓发出的声波竟让光波一起舞动,好一幅夏日场景,Amazing! </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哪一个蜂窝顶?其实我更爱宫墙下挂果的橘子树,</p> <p class="ql-block">终于要离开了,Narisd Palace,我们漫游了七十分钟多,挺过瘾的,也有不少遗憾,介绍的内容比可以看的要多许多,时光不再,古迹也在慢慢的谢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整个阿尔罕布拉宫的修复过程中,有一个人是必须要提的,托雷斯•巴尔瓦斯,From 1923-1936, Leopoldo Torres Balbás excelled in the world of architecture and monument restoration, a period durin which he performed the duties of directing-architect at the Al hambra. 他的(修复)干预措施可以用他在1927年提出的这段精彩引述来概括:在开始处理阿尔罕布拉宫时,我们的方法是严格的保护和尊重古建筑,但没有教条主义,也没有试图预先将理论应用于一个如此充满活力的古迹并将其贯彻到底。每一座古建筑都面临不同的问题,必须区别对待。阿尔罕布拉宫的每一个厅室或部分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必须逐个案例解决。我们认为,我们的方法一直是灵活和折衷的,但其根本方针是保护,同时兼顾建筑的坚固性、考古价值与艺术面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他首先对因残破而濒临坍塌的区域进行干预和加固。他将最破败的区域作为优先重点:帕塔尔宫(Partal)、后宫庭院(Patio del Haren) 和马丘卡庭院(Patio deMachuca),正因如此,这些区域得以存留至今。1936年7月18日的军事政变导致他于同年8月25日被免职,此后他再也未能重返阿尔罕布拉宫或格拉纳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菜奧波尔多•托雷斯•巴尔巴斯主导时期是阿尔罕布拉宫和赫内拉利费宫在保护和加固方面最重要、最平稳、最有条理和最活跃的时期。毫无疑问,今日的阿尔罕布拉宫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位担任其主管建筑师达十三年之久的伟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于是我们今日可以到达,可以畅游,更可以叹息“摩尔人的叹息”,未完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