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名师智语引甘霖 探教研真章焕生机——记鼓二小教育集团语文组期初教研活动

美友40155896

<p class="ql-block">  夏渐深,秋意浓,新学期如约而至。鼓二小教育集团语文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一场扎实而富有启发的期初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特邀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张依芳老师亲临现场,为大家带来“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后习题解析与教学建议”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张依芳老师以统编版教材的编写理念为切入点,结合一至六年级不同学段的课后习题案例,从课后习题的“教学意义”“编排特点”“教学建议”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度解析。</p> <p class="ql-block">  讲座伊始,张老师阐释了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何为“课后习题”?张老师强调课后习题并非简单的“作业”,而是教材体系的重要助学系统,是教材编写者赠与我们的“教学宝藏”和“能力地图”。作为语文教师,精准解析课后习题,不仅能明确本课教学的目标任务,更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架。</p> <p class="ql-block">  之后,张老师紧扣学习任务多样性、学科专业性和习题间关联性,为老师们详细剖析了部编版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编排特点。首先,“多样性”并非简单的形式堆砌,而是精准适配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张老师特别强调习题与学习任务群的深度绑定。例如,在学习会认的字时,要结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联系字理,梳理同类字,实现从单字到字群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在“学科专业性”层面,每道习题都紧扣语文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对标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张老师以五下第七单元“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为例,静、动态描写看似简单,但对“静态”“动态”的概念理解,有的教师未能准确到位。只有专业地教,才能实现学生精准地学。</p> <p class="ql-block">  关于“习题关联性”,张老师提出纵向的习题螺旋上升与横向的习题关联。纵向上,老师们应熟悉不同年级相同语文要素的衔接。横向上,同题中的逻辑关联也需理清。例如《鸟的天堂》课后习题“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的段落。”在分辨静动态描写之后,学习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展现画面,懂得静态描写应是平静的语气,动态描写则是活泼跳动的节奏和语气。同一道课后题的两问之间层层推进,才能准确达成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整整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每一位老师聚精会神,思维的风暴与教学的觉醒悄然落入心中。鼓二小教育集团语文教研组长杨惠老师代表教研组向大家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是精准解析,让习题成为我们教学设计的“指南针”;二是推动转化,让习题融入课堂实施的“主阵地”;三是优化设计,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脚手架;四是共研共进,让集备组成为老师专业成长的“共同体”。</p><p class="ql-block"> 专家引领,思维碰撞,互学互鉴,鼓二教研焕发新成长。相信以课后习题锚定学习目标,以匠心打磨课堂教学细节,以合力探索素养落地,定能推动新学期语文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