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塔广慈寺

年的魅丽。

<p class="ql-block">文字 年的魅丽</p><p class="ql-block">音乐 网络</p><p class="ql-block">图片 实景随拍</p><p class="ql-block">记录生活 分享美好</p> <p class="ql-block">护国广慈寺</p><p class="ql-block"> 红墙红、皇城黄,从盛京、到沈阳。从故宫,到白塔。从东塔早春玉兰映白塔,到紫气东来助凤凰高飞,在老北市群星闪烁的夜空。这是历史赋予她的辉煌。而今她带着浓郁的色彩和文化,从历史走来。古老的文明与现代文化,在这座城市里继续生长。</p><p class="ql-block"> 多幸运我生在这个盛世,成长在沈阳。她的古代文明,让我启智。她的现代科技上天下海的威力,让我自豪。她为大国崛起,体现老大的担当与奉献,让我领悟爱的真谛。由于深爱,我要将爱来传扬。</p> <p class="ql-block">  带着对家乡的热爱,用时间体验她的温度,用脚步去丈量她的长度,用探索感知她的厚度,在践行的路上,就有了借助美篇平台,用写“美篇”的方式,由浅到深逐步探索家乡的人文历史与美好,拿来与友分享。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所写反映家乡的人文历史与美好的小作文,分别受到平台老师及美友的认可,这更加激发我对家乡的热爱。在这里感谢平台老师的认可及美友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  南塔广慈寺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供奉观音菩萨。取意“普安众庶”。南塔与其它塔寺同样建于1643~1645年竣工,同样是藏式白色喇嘛塔。但命运却是不同。广慈寺在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主建筑群被俄军当成炮兵阵地,而遭破坏。1917年经喇嘛达赖旦加卜组织重修。但在特殊‘文革’期间,广慈寺再次遭受严重破坏,最终消失。现仅存南塔。塔高26米,占地225平方米四方型,金刚宝座宝塔。从基座精美的雄狮雕像看,虽然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痕迹,但石狮威严目光里,仍透露着刚意守护佛塔,长护盛京兴盛的初心不改。也完美诠释了乾隆题写“心宏彼岸”与“普安众庶”的祈愿真谛。</p> <p class="ql-block">  从南塔回家,整理好图片,记录一下在南塔的所见与所悟, 却真的被难住了,有点无从下笔的感觉。回想我站在塔前与佛塔对视那一刻,看到现今孤独站在公园的一隅南塔,仍默默履行职责。“护国广慈寺”。祈愿风调雨顺,普安众庶。虽然广慈寺不见了。还好,还有一墙之隔的[蓬瀛宫]相伴,道也不算太孤单。</p><p class="ql-block"> 在小的不能再小的寺院内,静默和塔对视了一会。我还是按惯例,虔诚地按所指引方向转了三圈,并巡视了塔基座四周,从佛塔到用砖砌的围墙下算起,大约剩6~10米左右长方形(目测)。正门左侧有两间小平房,靠塔下有一尊菩萨雕像和一组.雕像。就是我现在看到广慈寺的全部。去了几次大门都是半开。心里有点漠然。在感受历史古迹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在感受它历史的沉重感。</p> <p class="ql-block">  走出一墙相隔的寺院外,便是南塔公园。而站在公园里,会看到这时一墙之隔,又没能隔住历史的古迹。墙面有四塔简介,墙外公园一角还有静静伫立着,用滿蒙汉字雕刻石碑及残缺的碑。上边记录建广慈寺简介。它虽无声伫立,却有种捍卫主权一样的存在,用站在这里告诉来到这里的人们:这里曾是它的广慈寺,它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谨以此篇记录在这个火热的八月,行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探索远去历史故事的夏天,拿来与有缘和我一样,爱沈阳的美友来分享。敬请下篇沈阳四塔之北塔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30日</p><p class="ql-block"> 发表于沈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