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分被轻放,体面该有底线

碧海清波

<p class="ql-block">十年光阴,足以让春芽长成老树,让稚童步入少年,也足以让一笔带着暖意的借款,在沉默里悄悄变了味。您当年递出的五万元,是叔辈对晚辈的疼惜,是“应急”二字背后沉甸甸的信任。那时您想必没想过,这声“急用”会拖成漫长的十年,而侄女新房的炊烟升起了,新能源车的轱辘转起来了,唯独当年的承诺,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没了踪影。</p> <p class="ql-block">其实您心里早有杆秤。她带着山鸡和红糖上门时,您给孩子们发压岁钱的手是暖的,可那句哽在喉头的“钱的事”,终究没敌过“亲戚情面”四个字。您或许想过,她日子滋润了,总会念起这份情;或许怕过,一提钱就伤了和气,成了旁人眼里“斤斤计较”的长辈。可您忘了,真正的情分从不是单方面的体谅,就像撑船不能只靠一头的桨,维系亲戚往来,也得有来有往,有借有还。</p> <p class="ql-block">您看那市集上的商贩,收了钱就得递货,少一分会追着要,多一文会笑着还,这不是计较,是守住规矩。亲情里的借钱还钱,何尝不是同样的道理?您借出去的不仅是钱,更是“她有难处我得帮”的心意,可她若把这份心意当成理所当然,甚至用“滋润的小日子”来回应您的沉默,那这份情分,就成了压在您心头的秤砣,越久越沉。</p> <p class="ql-block">或许可以选个寻常日子,带着孙辈去她家坐坐。嗑着瓜子聊着天,自然地说起自家近来的开销:“你看这水电煤气费又涨了,前阵子老骨头不舒服,抓药也花了不少。” 等她接话时,再笑着补一句:“说起来,十年前你买房借的那五万块,要是手头松快了,就先还我周转周转?当年你急着用,我也是凑了凑才给你的呢。” 语气要轻,像说件平常事,可眼神得坦坦荡荡——您不是来讨债的,是来提醒她,那份被遗忘的情分,该捡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若是她支支吾吾,或是拿“日子难”当借口,您不妨再亮明些态度:“侄女啊,叔知道你现在过得好,买了车换了房,这是福气。可当年我帮你,是盼着你好,不是盼着你把我的难处当看不见。这钱不还,我心里总像堵着点什么,亲戚往来也不自在不是?” 话说到这份上,明白人该懂了:您给过体面,是她自己不要;您留过情面,是她自己轻贱。</p> <p class="ql-block">老话常说“亲是亲,财是财”,不是要把亲情和钱财分得太清,而是要让每份付出都被尊重,每笔承诺都被当真。您当年的五万元,是寒冬里递过去的炭火,如今她日子暖了,总不能让递炭火的人还冻着。当一个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把别人的善良当软肋,您的退让就不是宽容,是纵容;您的沉默也不是体面,是委屈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说到底,这五万元不仅是钱,更是您晚年心里的一份舒坦。要回来,不是输了情分,是赢回了被轻慢的尊重;提出来,不是伤了和气,是让亲戚间的往来,回到该有的公平与坦诚。毕竟,好的亲情从不怕提钱,就像好的天气,从不怕阳光照得太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