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小学时就听父亲说国家军事博物馆展品中有我家一条狗皮褥子,说起来它还是件有故事的战利品。</p><p class="ql-block">我家这条狗皮褥子。源于抗日战争时期一次战斗中,时任教导员的父亲所在部队缴获日军的一只小狼狗。喂熟后行军打仗一直跟随父亲在部队。经过训练,为部队带来的好处多多。特别在行军时它总是习惯性走在尖兵前百十米处,发现敌情便悄无声息地跑回来,以葡伏不动的姿势向部队报警。使部队先敌发现目标,在掌握作战主动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宿营时它便与哨兵一起执行警戒巡逻任务,它善解人意的机警,紧随不舍的忠诚,深受父亲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一次父亲外出开会几天,回来赶上部队刚吃晚饭,炊事员将一碗炖肉送到父亲面前,说是改善伙食时特意给父亲留了一碗。那个艰若条件下吃顿肉简直就是过年,父亲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一边称赞炊事员的厨艺。吃完饭从人们躲闪的目光中发现不对劲,转了一圈不见狼狗,问谁都吱吱唔唔说没见。再三追问下炊事员才道出实情;有几个战士早就逐摸弄点肉吃,趁父亲外出的机会把狗打死,谎称是外面的野狗,让饮事班炖了为部队改善生活。父亲听后很生气,却也很无奈。后来把那狗皮做成狗皮褥子保留了下来,解放后被军事博物馆征集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