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某天整理旧事,忽然想起年轻时在机耕队时的一桩趣事,忍不住自嘲地笑出了声。</p><p class="ql-block">那时我刚二十出头,在农场机耕队开拖拉机,日常就是翻地、耙地、耕种、起垄等。整日裹在漫天灰尘里,日子过得单调又枯燥。</p><p class="ql-block">农忙时节要轮白夜班,白天还算有盼头——窗外是青山绿水,耳畔有虫鸣鸟叫,累了停下车吹吹风,时光也容易打发。可夜班就只剩寂寞了,只有拖拉机前那两盏大灯,像昏昏欲睡的眼睛,照着黑漆漆的土地,伴着机器“哼哧哼哧”的轰鸣声,慢悠悠地往前挪。</p><p class="ql-block">夜班有固定作息:傍晚七点接班,半夜十一点多吃单位送来的热乎饭,之后在驾驶室里眯半小时,再接着干活,直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才能下班回家。</p><p class="ql-block">这是某个初秋的夜班,吃过饭的工夫,几台拖拉机的驾驶员凑到了一起闲聊。有个姓刘的驾驶员忽然压低声音说:“附近邻村有片香瓜地,晚上就一个老头看瓜,你们谁敢去‘顺’两个尝尝?”大伙本就闲得发慌,一听这话都来了劲,七嘴八舌地说“去看看”。刘师傅也干脆,立马从自己车里翻出几个编织袋分给大家,带着我们摸黑往瓜地方向走。</p><p class="ql-block">秋夜的风已经带了凉意,月亮也玩起了捉迷藏,时而从云里探出头,把地面照得亮堂堂的,时而又躲进云层,让夜色浓得化不开。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到瓜地边,先躲在旁边的玉米地里探头探脑——瓜棚里静悄悄的,只有守夜老头的呼噜声,一声接一声地飘出来。</p><p class="ql-block">刘师傅冲我们摆了摆手,示意分头行动。大家立刻散开,学着他的样子,夹着编织袋在瓜地垄沟里匍匐前进。没人说话,只有衣角摩擦瓜叶的轻响,可每个人脸上都藏不住笑,心里的那点小兴奋早就溢了出来。摘瓜也有讲究,得挑熟的,不能摘生瓜蛋子。刘师傅是老手,动作又快又准,没一会儿就装满了一袋。他压低声音问我们够不够,意思是准备撤退。我没干过这种事,手忙脚乱半天,袋子才装了小半满,还有几个人跟我差不多,都小声嚷嚷着“再等会儿”。刘师傅见大家没弄够,就索性坐起身等我们——可他坐就坐吧,竟摸出烟卷抽了起来!</p><p class="ql-block">黑夜里,烟头的火光一闪一闪的,格外扎眼。我们看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有人急得直瞪眼,却不敢出声,只能在心里暗骂。怕什么来什么,没过两分钟,瓜棚里的老头突然出来解手,一眼就瞥见了那团火光,紧接着就吼了一嗓子:“谁?谁在那儿!”</p><p class="ql-block">这一吼把我们吓得魂都飞了,顾不上别的,连滚带爬地往玉米地里钻。有人慌得手忙脚乱,装瓜的袋子都扔在了地里,空着手就往外跑。更吓人的还在后面——“砰!”一声枪响突然炸开,老头竟从瓜棚里拎出了猎枪,冲夜空开了一枪!这一下,大家更是慌了神,连方向都顾不上,只顾着四处乱窜。我还算幸运,袋子里瓜少,拎着轻巧,跟着邻车的小王左绕右绕,总算跑回了我们拖拉机停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不知道等了多久,跑散的人才陆陆续续回来。大部分人都把瓜带了回来,只有两三个人空着手,刘师傅就是其中一个,脸上满是不甘心,大概是心疼自己没拿到的瓜。</p><p class="ql-block">这事后来在单位里传了好一阵子,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莽撞和幼稚,倒成了枯燥岁月里最鲜活的一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