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楸杂谈第347季野生气候型山核桃品种的繁衍密码(上)

京八棱文化&燕赵青锋

<p class="ql-block">回京两天,被秋老虎热到了,令我怀念起几日的山村夜宿,为了一款籽的等待,得之我幸,失之泰然的境界,我还真是达不到,因为,它太重要了,已经不是一款型纹并貌评级体系的高评分问题了,而是对野生气候型山核桃的繁衍生息状态,有着举足轻重的研究价值,不是炒作和危言耸听。</p> <p class="ql-block">2025季寻楸</p> <p class="ql-block">雾灵山之行,不是为了雾灵山的山核桃树籽,而是为了门头沟的一款籽,凭什么说是门头沟的树籽呢?我还真是无言以对,因为我认定是门头沟摘的,这里面主要是对人的信任成份【摘楸人确实在门头沟山区护林队工作,对门头沟的山形地势了如指掌】;桩型、纹路、尺寸,这些表象只是佐证;关键是高度相似性的品质,令我信服,因为我知道,燕山籽没有那种高仿真度,这也是近十年寻楸的认知经验积累。</p> <p class="ql-block">2025季寻楸雾灵山</p> <p class="ql-block">北京人收北京树籽,需要到河北,这样的逻辑也很简单,因为摘楸人在河北;门头沟的山核桃树籽,雾灵山的村民摘的,所以,我在雾灵山等候......。</p> <p class="ql-block">京八棱西瓜青筋【2025季】</p> <p class="ql-block">自2017年山地寻楸以来,我心中一直有个疑惑未解,野生山核桃是怎么繁衍的?尤其是那些类似的品种,是如何迭代传播的?同一座山,山流水是直观的传播方式,雨水和小动物是主要的传播媒介,这样的道理是大众思维模式的结论,容易联想和接受;如果不在同一座山呢?如果相隔上百公里呢?就不能这样解释了。</p> <p class="ql-block">龙虾手捻山核桃【2025季寻楸】</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纠结的问题,因为这是真实存在的现象,虽然,地域土壤不同,气候条件各异,但是品相类似的山核桃树籽,很明显是同品类型,无法解释它们是如何繁衍的,这不是个例问题,是需要搞明白的常见现象。</p> <p class="ql-block">火焰龙纹山核桃【2025季寻楸】</p> <p class="ql-block">磨盘、方肚、京八棱、龙脊、官帽、绣花鞋、野生蛤蟆头、光头强等等,都在各产区出现,他们是如何传播繁衍的呢?我至今没有搞明白......。</p> <p class="ql-block">火焰龙纹山核桃【2025季寻楸】</p> <p class="ql-block">细微差别源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p><p class="ql-block">太行山南部树籽,皮壳薄、表面点状凸起多见,纹理多锋棱;</p><p class="ql-block">燕山树籽,皮壳厚、表面圆滑,纹理适手;</p><p class="ql-block">不同产区间隔几百公里,同型同纹的主体特征类似的很多见。</p><p class="ql-block">无法直接联想出山核桃楸树,是如何跨地域繁衍迭代的,并且,此类树种很多都是几十年的壮年树龄,雨水山洪和小动物是没有远距离投送能力的,人类也不可能做出无差别迁移树木的行为,只能归类自然造物主的神仙手段了。</p><p class="ql-block">【待续下部】</p><p class="ql-block">京八棱文化-寻楸杂谈专栏-文章有深度</p> <p class="ql-block">京八棱西瓜青筋【2025季寻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