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勿忘国耻,吾辈自强</p><p class="ql-block">——《江南文化》走进冯仲云故居</p><p class="ql-block">《江南文化》“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缅怀抗联名将冯仲云”采风座谈活动,于8月21日上午在常州横林镇冯仲云教育基地成功举行,胡建琛、林芝萍主持了这次活动。</p><p class="ql-block">参加这次活动有《江南文化》编委及文化义工代表、锡山冯氏宗亲代表。</p><p class="ql-block">常州市冯氏宗亲会会长冯龙昌先生热情欢迎参会嘉宾并致欢迎辞。</p><p class="ql-block">江南文苑文化中心社长冯梅向冯仲云教育基地赠授了《江南文化》报牌,开启了文化交流的新征程。</p><p class="ql-block">胡建琛、唐伟兴向冯仲云故居纪念馆赠送了《江南文化》义工服、《江南晨风》创刋杂志及近期《江南文化》报。</p><p class="ql-block">冯和年总编向冯仲云教育基地赠送了《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横幅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大家听取了“冯仲云研究会”副会长冯凤关于冯仲云生平事迹的介绍,她陪同大家参观了冯仲云光辉一生的图文展厅,让人感动不已。</p><p class="ql-block">冯仲云1908年生于常州市横林镇余巷一个普通家庭,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在校期间接受进步思想,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位数学天才本可以像他的许多同学一样,赴欧美深造,成为学术大家。然而,1931年东北沦陷后,冯仲云毅然放弃安稳生活,受党组织派遣前往哈尔滨,开始了他在白山黑水间的传奇抗战生涯。</p><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常州市院士博物馆常务馆长冯良、常州市吴稚晖研究会秘书长吴振达分别致辞,表示要同《江南文化》义工们一起,深入研究冯仲云将军的光辉人生,发扬冯仲云精神,争做时代楷模。</p><p class="ql-block">冯仲云将军的英雄事迹和东北抗联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p class="ql-block">冯仲云将军的传奇人生,不仅仅在于他的战场功绩,更在于他那多重身份所展现出的非凡智慧和担当。作为教授、学者、大学校长,他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在座谈会上,《江南文化》诗词沙龙会会长丁剑华赋诗一首以贺:</p><p class="ql-block">《七律·冯仲云精神》</p><p class="ql-block">白山黑水战云深,</p><p class="ql-block">壮士横戈动晓昏。</p><p class="ql-block">腹有奇谋安雪垒,</p><p class="ql-block">胸怀大义拯烟村。</p><p class="ql-block">孤营夜火燃冰魄,</p><p class="ql-block">绝塞寒星照铁魂。</p><p class="ql-block">一世精诚凝砥柱,</p><p class="ql-block">丰碑永驻耀乾坤。</p><p class="ql-block">在冯龙昌、冯凤的带领下,《江南文化》的文化义工们来到了横林余巷,拜谒了常州市文保单位“余巷冯氏宗祠”,这里陈列着明代留下的珍贵藏品和《冯氏宗谱》,记录着冯梦龙父亲的生平。在“伦正堂”还挂着我书赠的《家和万事兴》巨幅横匾。今天,我又向余巷冯氏宗祠赠送了《五福五和》挂件。</p><p class="ql-block">在冯仲云故居纪念馆,我们全体参会者在冯仲云遗像前肃立默哀,行“三鞠躬”大礼。冯仲云亲侄明歧馆长介绍了他20多年来斥资数十万元创办纪念馆的艰辛历史。我敬赠冯明歧馆长书法作品毛泽东《沁园春.雪》。冯馆长向每位义工赠送了肖飞先生的著作《冯仲云抗倭记》。谨以此书献给:</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献给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的英烈们;武进籍抗日英雄冯仲云将军。</p><p class="ql-block">《冯仲云抗倭记》通过22万字和数十幅珍贵图片资料,描述了东北抗联将士数十次浴血奋战的战斗场面及感人肺腑的英勇事迹,揭示了“一息尚存、誓死抗日”的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冯仲云曾深情地说:“东北抗联与敌人搏斗了14年,在这艰苦卓绝的14年里,无数仁人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唯有记录下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传递给我们的后代。告诉他们,他们的先辈曾以鲜红而炽热的血,栽起国家复兴的花。”</p><p class="ql-block">愿冯仲云的革命精神化作永恒的火炬,照亮新时代征程上的每一个前进脚步,激励我们书写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辉煌篇章!</p><p class="ql-block">苏州市花桥小学教师张毅老师参加了这次活动,她还做了不少服务工作。</p><p class="ql-block">惠山区摄影家协会副会长周建鹏为这次活动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瞬间。</p><p class="ql-block">(和言祥语)</p> <h3>参观横林冯仲云故居</h3><p class="ql-block">受邀参加本次活动,感触很深:</p><p class="ql-block">一是红色文化保护得好。冯仲云故居位于常州武进横林镇余巷村薛家前16号,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修建的硬山式砖木结构三进院落,占地面积近700平方米。第一进平房六楹三间保留原貌,第三进由原三间楼房改建为平房并设立冯仲云纪念馆,屋后现存花园遗迹,东侧保留两间附属平房(原厨房及猪舍)。建筑主体面积约400平方米,第三进展厅面积200平方米,修缮后建筑保留清末民初风格,2008年2月被列为第四批常州市文保单位,2022年入选江苏省第二批红色地名,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是冯氏人才辈出好。冯氏是个大姓,冯仲云纪念馆内陈列、著作、遗物、勋章原件及授勋照片,并展示吉林省杨靖宇纪念馆、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赠送的对联。冯仲云曾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建国后历任松江省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1955年获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八一勋章。这村里有明朝冯梦龙。惠山区有冯其庸纪念馆。两地冯氏熠熠生辉、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是宗亲会联谊活动好。宗亲血脉天然亲近,两地冯氏不断深入交流交往,惠山区谱牒协会搞3次,胡氏、冯氏、季氏。我们胡氏“天上村前”,江苏胡氏宗亲会长胡杰邀请宗亲到天上村前历史文化街区等参观。</p><p class="ql-block">“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总书记十分强调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希望今后两地冯氏继续加强经常化、机制化联系沟通,特别在家风家训、冯氏人物、讲好宗亲故事等取得新成就,为两地冯氏和江南文化传承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胡建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