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月25日,我们前往龙泉披云山游玩。午后出发,经过3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龙泉宝溪乡政府所在地溪头村,并在此住宿休整,以便第二天登山。</p><p class="ql-block"> 溪头村海拔高度500米左右,群山环绕,位于双溪之间的冲积盆地上。土壤深厚肥沃,高山蔬菜生长壮实茂盛,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溪头村获评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有众多的小景点。</p><p class="ql-block"> 村庄建筑风格古朴,外墙装饰含有竹子元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竹建筑文创园,各种用毛竹建设的馆舍造型独特,别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 古廊桥。</p> <p class="ql-block"> 别具一格的现代廊桥。</p> <p class="ql-block"> 省文物保护单位“溪头陈家厂龙泉窑制瓷作坊”。</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瓷器车间。</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学校似已关闭,逸夫楼的标识仍然醒目。据悉邵逸夫先生在中国大陆捐建的教育项目总数达6013个,真是值得尊敬的企业家和慈善家。</p> <p class="ql-block"> 披云山,位于龙泉市浙闽赣三省交界处,为仙霞岭山脉中的著名山峰和中心区域,因终年难得不披云而得名。它是瓯江、闽江、钱塘江三江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从溪头村赶往披云山登山入口处。</p><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行驶个把一个小时,到达了一处叫青井村的地方。这里海拔高度1100多米,到处停放着外县市的车辆,民宿里住满了外地到此避暑的客人。避暑已成为高海拔村庄的支柱产业,方兴未艾。</p><p class="ql-block"> 我们昨天住的地方,投入巨资,建设了不少人工景点,当然是美丽乡村,可游客稀少,而这高山之上因为凉爽,盛夏时节一房难求,让人感慨不已!</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道观的山门处驻车开始登山。披云山的山道已精心修筑,用石板铺设,宽阔整洁,台阶踏步高度很低,宽度大,适合年长的人行走。一路海拔高度1200米以上,虽是酷热时节,上午八九点钟的气温只有23度左右,加上茂密的树林遮荫蔽日,山风习习,攀登时觉得凉爽舒适。</p> <p class="ql-block"> 披云山是道教名山,相传张天师曾在此炼丹传道,故披云山又名“天师山”。道观内供奉张天师及道教三清等神像,建筑风格融合传统与现代,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接近山顶时,高大的乔木逐渐变成了矮小的灌木,视线变得开阔。眺望远方,景色与同属仙霞山脉的牛头山极为相像。群山连绵,苍翠葱茏;条条山脊、沟壑有序排列 ;座座山坡似刀削一样整齐伸展。</p> <p class="ql-block"> 披云山的特异之处是山顶上到处矗立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花岗岩。</p> <p class="ql-block"> 有登山友告诉我们,到这里主要就是为了看“棺材石”。这块巨石实在神奇,一块几十吨重的巨石,下面由三块小石头支撑着,凌空矗立在一片斜坡上,奇险异常。其间的空隙处,遮风挡雨,人可以爬进,据说有的驴友曾在里面过夜。</p><p class="ql-block"> 人力自然不能造就此奇景,当归功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人不相信自然造化,那就只能归功于造物主。不过我们的先人有他们独特的解读。传说神仙造此石棺是为警示贪官污吏,若为官者贪图私利、<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体恤百姓,</span>忽视百姓疾苦,其官位将如石棺般险峻难守。</p> <p class="ql-block"> 披云山海拔高度1680米,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我们去的时候走长深高速,回来走528国道、上松线,一路青山丽水,风光旖旎。途经遂昌一个叫焦滩的地方,路边的 饭店都称“鱼头饭店”。饭店前车满为患,生意红火,有的饭店竟然没有座位。鱼头豆腐品尝后确实味道不错,价格也实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里已是傍晚,一天半的行程既紧张又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