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Grouse Mountain(松鸡山)位于温哥华北面,是温哥华的三座滑雪场之一,冬天可以供滑雪爱好者纵横驰聘。从山脚到山上有多条爬山小径,登山爱好者全年都可以参与活动。其中最常使用的两条小径是Grouse Grind(简称GG)和BCMC。BCMC全年开放,GG因为比较陡峭,冬天的时候会关闭以防雪崩和其它危险</p> <p class="ql-block">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GG全场2.5公里,拔高800米,总共2830步,走一次的强度相当于10公里长跑</p> <p class="ql-block">山上有一座建筑,英文叫Chalet,意思是小木屋。实际上是一个建筑群,里面有餐厅,客服中心,小型电影院,礼品店等多项设施</p> <p class="ql-block">从山脚到山上,有缆车连接,冬天的时候把滑雪爱好者带上去滑雪,平时也会把游客载上去游玩。缆车有两种,旧款的是红色缆车,通常15分钟一趟,繁忙时间会缩短,一车可以载80人</p> <p class="ql-block">新款的蓝色缆车小型轻便,循环运转,每个车厢可以载8个人,通常早上晚一点才开始运行</p> <p class="ql-block">不少登山爱好者都买了缆车年票,从山脚走上去,然后坐缆车下来。有人认为登山伤膝盖,实际上下山的时候确实对膝盖冲击很大,上山对膝盖的影响就小得多,远不如跑步等运动带来的影响。而且上山的时候增强了膝盖两边的肌肉力量,反过来对膝盖起了保护和促进作用</p> <p class="ql-block">每年GG都有一些大型比赛,最著名的是有两项,Grouse Grind Run和Multi Grouse Grind Challenge。前一项是速度竞赛,通常在八月底九月初进行,速度最快的夺得冠军。后一项通常在七月初举行,从早上四点到晚上十点18个小时内连续爬GG,次数最多的为冠军得主</p> <p class="ql-block">GG上面有40个分段标记</p> <p class="ql-block">在第10号,20号和30号标记那里,还附带了心脏起博器,在登山者意外心脏骤停时可以及时用来急救。本来这些仪器分别在1/4,1/2和3/4的标记处,由于这三个标记不在10号,20号和30号标记附近,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困惑,这三台仪器最近迁移到现在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从2025年7月18日到8月26日,我尝试连续40天攀爬GG,度过了一段难忘而又有趣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遇到了传说中的赤脚大仙,手拎着鞋,赤着脚在小径上行走</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送儿子到机场,还没有到六点就来到停车场,居然已经有不少车停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今年由于各种原因,爬GG的次数比较少,开始几天不太适应,成绩也明显下滑</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走完,感觉还好,觉得有机会追平或者超过自己之前连续六天行走BCMC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顺利完成,追平自己连续六天爬山的最长纪录</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早上来到停车场,工作人员刚刚把大门打开</p> <p class="ql-block">平平安安走完全程,创出了自己的新纪录</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走完,左脚脚底比较疼,当时打算第二天再走一趟就结束了,也算是十全十美</p> <p class="ql-block">第十天出现戏剧性的场面。一大早来到停车场,刚刚打开车后备箱拿东西,朋友Allen也到了,大家打了招呼合照之后就分头行动。他沿着盘山的Service Road跑上山,距离是登山径的好几倍,我们按正常的线路沿着GG往上爬。行走到一半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来左脚好像没问题了,而且还很舒服,低头一看,原来刚才在停车场一时分心,忘了换上登山鞋</p> <p class="ql-block">来到山上的木屋里恰巧遇到远到而来的Glen</p> <p class="ql-block">第11天是偶遇的日子,起步没多久就遇到Sherry。我们俩同住温哥华,竟然六个多月没见面了,上一次相见还是1月10日,大家一起在香港走麦径的最后一天。这半年来,我们多次爬GG或者BCMC,她也好几次和我太太一起出去爬山,两个人却偏偏一直没遇上</p> <p class="ql-block">遇到Sherry很正常,遇到后面这位小伙子就太出人意料。快到顶的时候,他从后面赶上来,两次回头看我。来到山上的木屋里,他忽然拦住我问,你是不是丹尼尔的爸爸。原来是儿子16年前棒球队的队友,我头上的戴的是儿子俱乐部的帽子,他也戴过这个Logo的帽子10多年,太熟悉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第12天有点意想不到,开车上来的路上,经过离山脚大约2.5公里的居民区的时候,一只黑熊从左边的的院子里窜出来,在我车前几米的对方横过马路,快速转入右边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第14天,感觉太累了,心里面在不断考虑是否该结束了。忽然想起一个好多年没用过的办法,在浴缸里装半缸水,把水温调到最高能承受的温度,把双脚完全泡在水里。过一会水凉了,再加热水到能够承受的程度,反复三次大约半个小时,对消除疲劳效果显著</p> <p class="ql-block">第15天,经过前一晚的泡浸和休息,体力恢复得很好,步履轻松走完全程,创出了今年的最好成绩,也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从第15天起,我每天准备一个数字,或者贴在后背,或者贴在胸前,或者放在口袋里面,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每天至少拍一张照片作为留念</p> <p class="ql-block">第19天,酷热的天气开始降温,早上树林里浓雾萦绕</p> <p class="ql-block">第20天,早上暴雨倾盘,无奈只好下午提早下班再来爬山</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依然是云雾笼罩</p> <p class="ql-block">正值暑假,家长们带孩子出来玩,平时早上随时可以坐上的蓝色缆车,现在要排队十分钟左右才可以上去</p> <p class="ql-block">第21天,阳光灿烂,景色优美</p> <p class="ql-block">第22天早上有网课,下了课吃过午饭才过来。本来想着明天早上还要继续爬,相隔时间短,今天是不是该悠着点。可能是这两次之间的休息时间明显多于平时,走起来脚步轻松,走着走着,发现状态不错,最后刷新今年的最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后面的日子里,多次出现这种情况,刚起步没多久,觉得特别累,在考虑是否这两天该停止了。然而到了最后阶段,又犹豫是否冲击一下自己今年的最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第24天,因为白天要和大学校友出外郊游,早上比平时早一点起来,爬完山后再和校友汇合</p> <p class="ql-block">温哥华的七八月都是阳光灿烂的季节,这段时间除了第20天早上下雨之外,一直都是晴天,乘坐缆车下来,俯视山下的温哥华全景,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第26天,晨光中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攀爬</p> <p class="ql-block">顺利爬完GG,在等红色缆车下山的时候,后面来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原来是UBC大学的医学教授,圣保罗医院的医生总监Jordan Guenette。他是去年比赛的亚军,也是排行榜上历史最好成绩的第二名</p> <p class="ql-block">第28天,天气转阴</p> <p class="ql-block">天空中飘荡着大量的乌云</p> <p class="ql-block">山雨欲来风满楼,山顶上狂风飞舞,胸前的数字也被吹得折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第29天,正如天气预报预测的那样,早上大雨。本来打算一大早去爬山,看着大雨,既担心山上不安全,又担心路上堵车或者其他原因赶不回来上网课,只好放弃</p> <p class="ql-block">眼看着连续28天的爬山的记录要被中断,心有不甘。天气预报说两轮大雨中间有三个小时的小雨区,连忙冒雨赶过去</p> <p class="ql-block">天气预报并不准确,山上一直暴雨倾盘,在树林里感觉再放大几倍</p> <p class="ql-block">这里本来是光秃秃的悬崖,突然的大雨令山上的雨水奔流而下,形成一个瀑布。估计这里应该没有特别的名字,我把它命名为“Ciao Falls”,中文意思是再见瀑布。Ciao和我名字发音相同,只差一个字母,意大利语的意思是再见,脍炙人口的《啊朋友,再见》的歌词就是“O bella ciao, bella ciao, bella ciao ciao ciao”</p> <p class="ql-block">倾盘大雨一直下个不停,一天的雨量比平时整个八月都多很多,快到终点的地方到处是奔流的小溪</p> <p class="ql-block">走出丛林,依然是大雨,明显感到雨量小了,因为树林里滴下来的除了正常的雨水外,还有树叶上积聚的水滴。山顶依旧烟雨凄迷</p> <p class="ql-block">到了山上木屋里面,胸前的号码已经完全湿透</p> <p class="ql-block">第30天,出门的时候阴天,来到山里又下起了雨,山顶上雾大,山下的景色完全湮灭在云雾中</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一直犹豫是否爬完31天就结束,经过昨天的大雨洗礼,感觉还可以继续下去,而且渴望遇见更加有趣的新事物,于是把下一个目标定为40,刚好和GG路上40个标记吻合,我称之为“40全40美”</p> <p class="ql-block">第31天,在终点遇到群里的好友,越野大神Tracy</p> <p class="ql-block">第32天,本来是想慢慢走的,因为昨天足够的放松,腿部的疲劳程度舒缓了很多,<span style="font-size:18px;">脚步移动灵活,</span>不知不觉越走越快,结果又一次走出今年的最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第33天,因为前一天冲刺过猛,双腿又感觉到相当疲劳,这回老老实实慢慢地走完</p> <p class="ql-block">特意不和前面的人挤一辆蓝色缆车,等到后面一辆才上去。没想到关门之际,一位老人家顺势挤进来,我于是请老人家帮忙拍个照</p> <p class="ql-block">拍完之后,老人家问我33是什么意思,得到答案后微微一笑,告诉我他叫Robert Podeur,几乎天天爬GG,每天三次,今年已经爬了300多次了,目前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一。加上年初GG封闭,他走了200多次BCMC,今年才七个多月就已经爬了500多次山,总高度超过400,000米,高过地球到太空站的距离。另外,他今年参加18小时的连续爬GG比赛,以16次的成绩获得60-69岁年龄组的冠军</p> <p class="ql-block">第35天,天气有点闷热,感觉比平时多出点汗</p> <p class="ql-block">过了40/40的标记,旁边有六只松鸡在跳跃奔跑,仿佛在欢迎登山者的光临,松鸡山的确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第36天,早上九点有网课,六点来到停车场,GG的大门还没有打开。不过,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有不少人会提早到来,所以人性化地在中间留下一道可以一个人侧着身子通过的缝隙</p> <p class="ql-block">走了大概三分之一的路程,后面跟上来一位华裔男子,我问是Jason吗?对方回应确认,我连忙问他能不能合影,他愣了一下,不是前几天帮你拍过了吗?我只好尴尬地回答,当时匆忙,没有认出你来。Jason是第一个一生爬GG超过5000次的爬山好手,去年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CBC电视台特意做了专题报道</p> <p class="ql-block">第37天,已经开始感到比较疲倦</p> <p class="ql-block">旭日初升,山上大部分还笼罩在阴影中</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温哥华一如既往美丽动人</p> <p class="ql-block">第38天,一路来到“再见瀑布”所在地,这几天天气酷热,连旁边的小溪都听不到流水声了。我起名“再见瀑布”的另一重意思是,回头就看不见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大雨之后的第二天早上再次经过的时候,16个小时前看到的瀑布已经完全消失</p> <p class="ql-block">路上幸运地再次遇上Jason,到山顶后又一次和Robert同坐一辆蓝色缆车下山,大家互相聊了一会,我这次知道他已经快67岁了,依然冲劲十足</p> <p class="ql-block">第39天,路上遇到一个小型财务公司的老板,他拉着我求合照,忽然发现自己有了小迷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第40天,最后的冲刺</p> <p class="ql-block">昨晚特意浸泡了半个小时,又让太太帮忙捶打了酸疼的筋膜,腿部得到很好的放松。尽管连续走了40天,今天走起来还算顺利,到33号标记的时候看了一下时间,然后用尽全力冲刺,希望能创出今年最好成绩的同时,离自己的最好成绩只差一到两分钟左右。结果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今天的时间竟然追平了自己的最好成绩,实在开心不已</p> <p class="ql-block">艳丽的阳光洒照在脸上,浑身感到轻松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曲终人散,鸣金收兵。一个人斜靠在蓝色的小缆车里,惬意地欣赏着山下温哥华的美景。特别的年份做了一件特别的事,很有特殊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