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健者与章仲士

春草堂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巴蜀诗坛曾活跃着一个名为“千龄会”的诗社,成员有方鹤叟、查蹇公(介庵)、章仲士、藏以尹、张鹏皋、盛震生(绍龄)、陈可大、盛壶叟、盛迂公、李少海(欣寓斋)、廖剑扶(嘉淦)、章健者、官晓农、洪翰如、刘黎仙、桂仲宏等十六人,该会民国27年戊寅由方鹤老主建,初设藏以尹之“闷庐”,至民国36年丁亥,前7人已故,仅余9人。他们轮流作东,定期雅集,成就了一段诗坛佳话。</p> <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前清考取功名或做过知县以上的地方贤达,入民国后均未再仕,擅金石书画,常以诗酒自遣;二是以浙江、江苏、安徽等江南籍人士为主</p> <p class="ql-block">  章健者,仅知成都图书馆藏盛迂公诗稿《放歌》即其署耑。其余章仲士、陈可大、洪翰如等四人当時均不可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今日见《老迂诗草》浩浩达57卷之巨,知成都除了“千龄会”以外,还有“壶榼会”和“抑社”。壶榼会千龄会诗人张健者张仲士昆仲,盛光倬盛光伟兄弟称之为“亲家”盖源于川康盐务管理局科长盛国光娶了章家女儿盛章佩德的缘故。根据现有的资料,张健者原名渐逵字鸿年,老迂的诗集《和声》亦由其题耑。钤印:渐逵晚号健者。另有资料表明,张渐逵字鸿年清末成都知县。民国22年盛国光“到扬州运署章渐逵处再到南京图事”。</p> <p class="ql-block">从以下诗稿看,章氏兄弟曾躲避日机轰炸暂居圆觉庵今爱道堂,章仲士亦“历为宰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