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文之旅—保国寺、阿育王寺(七)

虎跳峡

<p class="ql-block">保国寺位于宁波市灵山之麓,始建于东汉武年间,初名灵山寺,唐代会昌法难中被毁,后于唐广明元年(8 8 0年)重建,由唐僖宗李儇赐现名。1954年保国寺被南京工学院师生发现,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 3年被评为国家AA A A级旅游景区。这座重建于北宋时期的大雄宝殿,为江南地区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比《营造法式》早9 0年,采用榫卯衔接工艺,以瓜棱柱、藻井及斗拱结构而闻名,其建筑形式与宋代《营造法式》高度契合 ,其“瓜棱柱”等工艺为宋代建筑孤例,直接影响日本建筑形制。</p><p class="ql-block">如今的保国寺已不再有僧众,也没有宗教活动,而是作为古建筑博物馆,致力于古建筑的保护、研究和展示,以及向公众传播建筑文化。</p> <p class="ql-block">保国寺古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涵秀潭</p> <p class="ql-block">虽然腿脚和腰部疼痛,大家顶着烈日仍坚持往上走,不到保国寺非好汉!</p> <p class="ql-block">半山腰有一处灵龙泉,潭沿有一条舞爪巨龙,龙尾隐于临潭山洞中。</p> <p class="ql-block">歇一歇再上</p> <p class="ql-block">加油!胜利在望。</p> <p class="ql-block">东来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四明保国寺大殿千年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高式熊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近山门,两边篆书对联映入眼帘:“山门寂寂惟留风月,觉路迢迢不断尘嚣”。</p> <p class="ql-block">经幢,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作柱状,柱上有盘盖,大于柱径,刻有垂幔,飘带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穿过天王殿,我们来到了后面的一口清澈见底的方池,这便是被誉为“净土池”的古池,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时期。而池对岸的石拦上,则刻着“一碧涵空”四个刚劲有力的楷字。</p> <p class="ql-block">离开净土池,我们继续前行,不久便抵达了大雄宝殿。这座大殿显得分外宏伟壮观,门前高悬着由书画家王个簃题写的“古刹重辉”匾额,更添庄重之气。</p> <p class="ql-block">步入殿内,可以看到大梁上悬挂一块“精进院”的匾额,彰显着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大殿前槽巧妙地布置了三个镂空藻井,这种设计在古代建筑中颇为罕见,展现了古人的精湛工艺与智慧。同时,柱子之间以倾斜梯形的方式相互支撑,不仅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还提高了抵御侧风侵袭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大雄宝殿,我们转向后面,便是“大悲阁,这里俗称观音殿,是信众们虔诚礼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位于最后的建筑侧是藏经楼,楼内精心布置了“宁波民俗文化陈列”,供游客们深入了解宁波地区的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同济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等保国寺教学研究基地,</p> <p class="ql-block">下山喽!</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阿育王寺。</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寺是我国禅宗名刹“中华五尊之一”,始建于西晋,迄今1700多年历史。寺内珍藏着一座释迦牟尼真身化骨舍利子“舍利宝塔”,闻名中外。是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不愧是八吉祥六殊胜地。</p><p class="ql-block">唐代鉴真东渡时曾暂住于此。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捐功德金1 0元</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舍利殿</p> <p class="ql-block">舍利殿供奉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为顶骨舍利,即释迦牟尼头顶骨碎片。</p><p class="ql-block">该舍利为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分发的八万四千佛舍利之一,西晋时期传入中国,现存于寺内舍利殿的明代石塔中。</p> <p class="ql-block">这块“般若智慧”匾额是沙孟海书写</p> <p class="ql-block">曼陀罗华意译为“天妙”“悦意”“白”等,可理解为散落的曼陀罗华,寓意佛发的慈悲与智慧,如花瓣般散落,普渡众生。</p><p class="ql-block">殿后“母乳泉”上方刻的四个大字是清朝书法家高振霄(高式熊父亲)书写。</p> <p class="ql-block">其中二位天王石雕</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至此,宁波人文之旅七篇美篇全部制作完毕,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送花!在制作过程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p><p class="ql-block">三天宁波之行圆满落幕,深深地感谢每一位老师的热情参与和支持!</p><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周小东老师专业精彩讲解!</p><p class="ql-block">感谢刘振纲老师、张家虹老师精心策划和组织!</p><p class="ql-block">感谢摄影老师拍摄了不少精美照片,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影象!</p><p class="ql-block">期待以后再有缘相聚!</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 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