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位于庐山风景区内,此次九江寻访白居易遗踪,参观庐山植物园安排在27日上午。当天11点50分参观结束离开植物园时,忽然发现一个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是知名文史学者,江西省修水县人,其渊博的学识与坚贞的操守为现当代很多学者所高度赞扬。其为何会葬于庐山植物园,我非常好奇,冢茔就在目前,怎能不去凭吊。</p> <p class="ql-block"> 1969年,陈寅恪逝世前遗愿葬于杭州西湖父亲陈三立墓旁,但因风景区禁建新坟的规定被拒。后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协调,2003年6月16日,在征得陈氏后人同意后,陈寅恪夫妇骨灰入土<span style="font-size:18px;">庐山植物园。</span></p> <p class="ql-block"> 墓上有数块形态各异的岩石组成,其中一块呈竖长状的岩石写着“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另一块略呈椭圆状的岩石上面写着黄永玉的手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安置骨灰的小山冈被命名为“景寅山”。</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的研究范围甚广,其研究唐代文史的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p> <p class="ql-block"> 《元白诗笺证稿》是陈寅恪撰写的一部唐代文学研究专著,初稿完成于1944年,该书以诗史互证方法,通过对白居易、元稹诗歌的笺释考证,揭示唐代社会政治与文化文学风貌 ,着重考析了《琵琶引》《长恨歌》《新乐府》五十首等白居易的诗歌代表作,陈氏为近现代中国白居易研究最富盛名的学者。</p> <p class="ql-block"> 陈氏曾自言:庐山之<span style="font-size:18px;">牯岭,有</span>寒家先人之敝庐。修水县为江西省九江市的下辖县之一,陈氏夫妇入土于九江市庐山植物园,乃是叶落归根。陈氏把白居易研究作为一个重点,恐怕与白居易曾出任江州司马,写下大量与九江有关的文学作品有联系。</p><p class="ql-block"> 到九江寻访白居易遗踪,偶然亲临冢茔,有幸凭吊白居易研究权威学者,的确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