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暨课前操练培训会简报

定安县龙门镇中心学校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8日上午8:30,我校在二楼多媒体会议室热烈开展为期两天,以“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课前操练培训会。袁振雄校长指出我校将继续把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p><p class="ql-block">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校自建校以来就以“敬业修德,潜心育人”为宗旨,我校从校园环境、教职工讨论学习等多方面入手,营造了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氛围!</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相关报道——</p> <p class="ql-block"> 胡诗成副校长主持培训会议程</p> <p class="ql-block"> 胡诗成副校长强调对于开展好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我们学校一直都予以高度重视。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制订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目标、主题和具体方法步骤;统一思想,全年学习,提高认识!</p> <p class="ql-block">会议议程:</p><p class="ql-block">1.师德师风教育</p><p class="ql-block">2.传达县级研训工作会议精神</p><p class="ql-block">3.优秀班主任经验分享</p><p class="ql-block">4.智慧中小学应用技能培训</p><p class="ql-block">5.“共读一本书”读书分享活动</p><p class="ql-block">6.科组集中学习新课标内容</p> <p class="ql-block">  袁振雄校长首先带领全体教师宣读人民教师承诺书</p> <p class="ql-block"> 袁振雄校长主讲:如何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p> <p class="ql-block">  教师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撰写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广大教职工进一步增强了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意识,树立了教师职业的光荣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做强素质、树形象的带头人!</p> <p class="ql-block">  1.引导教师确立职业理想</p><p class="ql-block"> 教师工作平凡中蕴含着伟大,辛苦中潜存欢乐。要把教师职业作为神圣的事业去追求,既要在确定职业时处理好个人志趣同社会需求两者之间的结合与统一关系,又要处理好职业定位与个人才能的关系,建立起只要勇于实践,勤于积累,通过辛勤劳动定会成为合格教师的信心。还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精神,在实践中追求成就!</p> <p>  2.引导教师强化职业责任</p><p> 作为教师,首先应对职业责任在思想上承认和自觉认同,把它转化为认真履行的道德义务,落实到教师的全部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坚持把热爱学生和对学生负责看作教师的责任,坚持教育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和对社会负责、对事业负责的一致性原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基本遵循</i></p><p class="ql-block"> 袁校长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师德建设的标准和要求。</p><p class="ql-block">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先后用“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等表现力极强的称谓表达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并提出“三个牢固树立”“四个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师德建设标准和要求。号召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基本遵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为师者要敬业爱生</i></p><p class="ql-block">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没有师爱就没有师德,更没有教育。良好的师德最终要体现到对教育职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热爱上来,因此师爱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事业充满责任和奉献,对教师职业满怀敬畏和尊重,在教育工作中得到满足和幸福。唯敬业才能精业。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喜欢和享受,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p> <p class="ql-block">  袁校长传达县级研训工作会议精神</p> 优秀班主任经验分享 <p class="ql-block">  许儒海副校长主持优秀班主任经验分享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优秀班主任:王承鹤老师</p> <p class="ql-block">  做一年级班主任,是“牵着蜗牛去散步”。我们不能走得太快,要欣赏沿途的风景,陪伴他们一点点成长。当您看到孩子们从懵懂无知变得知书达理,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无与伦比的。</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优秀班主任:张小雅老师</p><p class="ql-block">· 对于内向胆小的孩子,多创造机会鼓励他,从他擅长的地方入手建立自信。</p><p class="ql-block">· 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给他分配任务消耗精力,并明确规则界限。</p><p class="ql-block">· 对于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要给予更多关注和辅导,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切忌比较和打击。</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优秀班主任:李树群老师</p> <p class="ql-block">· 奖励要及时:口头表扬、摸摸头、一个贴纸、当众展示优秀作业、奖励做老师小助手等,都是非常好的激励。</p><p class="ql-block"> · 惩罚要艺术:尽量避免当众严厉批评。可以采用“冷静角”、暂时停止游戏权利、课后单独谈话等方式。重点是让孩子明白“为什么错了”,而不是单纯地惩罚。</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优秀班主任:严青梅老师</p><p class="ql-block"> 多种渠道沟通:充分利用班级群、电话、家校联系本等。在群里多发孩子的在校亮点(如活动照片、表扬名单),让家长感受到班级的积极氛围。</p><p class="ql-block"> 沟通讲技巧:</p><p class="ql-block"> · 先报喜,再报忧:联系家长时,可以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再委婉地提出问题,共同商量解决办法。例如:“XX妈妈您好,孩子最近上课特别积极,真是进步很大。有个小情况想和您一起关注一下……”</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优秀班主任:胡仙萍老师</p><p class="ql-block">· 多提建设性意见:不要只抛问题,要给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建议您在家可以通过拼图、阅读等方式帮他练习专注力。”</p><p class="ql-block">家访/约谈:对于特殊需求或问题较突出的孩子,一次真诚的面谈远比电话里说更有效。</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优秀班主任:王绍珊老师</p><p class="ql-block"> 勤于记录:简单记录每天的教育随笔,哪些方法有效,哪些孩子有进步,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这是您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请教同事: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他们的“锦囊妙计”往往能让人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8月29日上午胡诗成副校长组织开展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技能培训</p> 共读一本书读书分享活动 <p class="ql-block">符红霞老师分享内容——以读促写助成长--读《儿童读写三十讲》有感</p><p class="ql-block">翻开魏智渊老师的《儿童读写三十讲》,初以为又是一部关于阅读技巧的指南,深入研读后却发现它是一把劈开语文教育惯性思维的斧头。魏老师通过三十个讲题,分析了读写背后最本质的问题--如何让语言成为孩子内在生命的自然生长,而非外部技能的生硬堆砌。</p><p class="ql-block">一、“读写”不是目的,而是“存在的方式” </p><p class="ql-block">书中反复强调,读写教育的终极指向不是“会读会写” 而是通过语言让孩子“成为他自己”。魏老师提出经典之所以重要,并非因其“权威”,是它提供了人复、 最精微的精神样本”。当孩子在《小王子》中读到“驯养” 的孤独,或在《草房子》里触摸到桑桑的羞耻时,语言不再是工具,而成为精神共振的媒介。这种视角颠覆了“读写=应试技能”的功利逻辑,让读写回归“人学” </p><p class="ql-block">二、从“读了多少”到“如何思考” </p><p class="ql-block">魏老师尖锐指出当下儿童阅读的误区--“海量阅读≠有效阅读”。浪漫期孩子被盲目推入书山,却缺乏将阅读转化为思维能力的工具,最终陷入“读而不思,积而不化”的泥潭。</p><p class="ql-block">我曾以为学生书读的越多越好,只在乎阅读量,却忽略了一个现象:许多学生在读后感中反复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王玉婷老师分享内容——《儿童读写三十讲》读书分享</p><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好!今天想和大家交流《儿童读写三十讲》带给我的教学启发。这本书没有复杂理论,而是用真实案例拆解儿童读写能力培养的关键,让我对“教什么”“怎么教”有了全新思考。</p><p class="ql-block">书中最触动我的,是“读写不是技能训练,而是生命体验”的观点。比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作者建议把汉字和孩子的生活联结一一教“雨”字时,带孩子观察雨滴形状,再对应“雨”的笔画;教“家” 字时,让孩子画出自家的样子。这种方式不仅让识字变有趣,更让孩子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温度,这正是我们常忽略的“读写初心”。</p><p class="ql-block">另外,书中提到“读写困难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教学需要调整”。有位老师分享,她曾为总写错别字的学生建立“错题故事本”,让学生把错字编成小情节(比如“辩论要说话,所以中间是“”),两个月后学生错别字减少了80%。这让我明白,面对读写能力有差异的孩子,与其反复纠错,不如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搭建桥梁。</p><p class="ql-block">书中最颠覆我认知的,是它对“读写起点”的重新定义。我们常默认“识字=读写基础”,但作者提出:“孩子对世界的感知,才是读写的第一粒种子。”有个案例特别打动我:一位老师教低年级“春天” 主题写作时,没有先讲修辞手法,而是带孩子到操场蹲下来一—看蚂蚁搬新叶、摸柳枝的软芽、闻泥土的湿味,再让孩子把“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写下来。有个孩子写道:“柳枝的芽儿像小虫子,挠得我手心痒。”这样的句子没有华丽辞藻,却满是童真的生命力。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总在教孩子“怎么写”,却忘了先让他们“看见什么”,而这本书恰恰帮我们补上了这堂“感知课”。</p><p class="ql-block">读完整本书,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记住了多少教学技巧,而是找回了读写教育的初心——儿童读写从来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帮孩子用文字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未来教学中,我想试着把书中的方法落进课堂:带孩子在早读课读有趣的绘本,而非仅读课文;让孩子写“班级小事日记”,而非仅写命题作文。</p><p class="ql-block">最后想和大家共勉:我们教孩子读写,就像陪他们走一条满是风景的路,不必催着他们跑,而是和他们一起慢慢看、慢慢说、慢慢写。相信当我们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巧思,每个孩子都能在读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周少云老师分享内容——探寻儿童读写的密码读《儿童读写三十讲》有感</p><p class="ql-block">1.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儿童读写教育始终是一座闪耀着迷人光芒却又充满挑战的高峰,吸引着无数教育工作者不懈攀登、深入探索。而魏智渊老师的《儿童读写三十讲》,恰如一把珍贵的钥匙,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儿童读写教育深邃世界的大门,让在阅读与思发,写教育的名的书中指出,学的程的标是现阅读自动教学实践续标化”。达成这一目标的主要路径是“海量阅读”。所谓“阅读自动写教的感悟化”孩子能够毫无障碍地将文字转化为大脑中的生动画面,与展望回连形成敏锐的语感,下意识地自动构建感官图像。阅读的重要性不心体言而喻,它不仅是积累词句、开拓视野的途径,更是从心理和文今化层面促进儿童成长的关键力量。儿童通过阅读经典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能在内心深处获得善良与勇气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在他们未来遭遇挫折时,成为指引方向的明灯。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阅读是为孩子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他们可以在书中领略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体验多样的人生百态。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更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边界,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p><p class="ql-block">魏老师强调,孩子的全部有意义的生活,都是写作的漫长准备。这让我意识到,要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用心去感受。</p> <p class="ql-block">王承鹤老师分享内容——</p><p class="ql-block">长文挑战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提高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识字量,还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和毅力。在阅读长文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集中注意力,克服生字和篇幅带来的困难,这无疑是对他们专注力的一次考验。而当他们一次次战胜这些困难,成功完成一篇长文的阅读时,他们所获得的成就感将转化为强大的动力,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毅力。这种专注力和毅力,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p> 科组集中学习、集体备课 <p class="ql-block">本次集体备课优点如下:</p><p class="ql-block">1.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p><p class="ql-block">2.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日趋激烈的广阔竞争背景下,个体的优势已显得力不从心。</p><p class="ql-block">3.有利于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活动前都要精心准备。</p><p class="ql-block">4.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通过集体备课,一个人的备课资源与成果同时供多人借鉴参考。</p><p class="ql-block">5.使学生享受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和专长。</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两天的课前操练活动,我校进一步强化了全校师德师风建设。全校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整个龙小教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