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生日 (上)

狐狸

<p class="ql-block">我们五零后过个普通的不是整数的生日,且古法说的不祥岁数,应当尽量低调。但是我的生日又内含三重意义(我的妈妈历史上的遭难日,我的生日,母亲的受难日)不得不赋予一定的仪式和传承(母亲在世时非常重视这个日子)。</p><p class="ql-block">南京包括长江中下游和浙江今夏罕见的漫长高温,二个台风来溜个边就远离了,从媒体看到全国许多地方爆发山洪,江河泛滥,老天爷就这么不公平的分配气候资源。我躲在家里避暑不敢出门,妈妈七十多年前生我,之前的日子孕我,正逢夏末秋初暑热未退一定 很受罪,亲爱的妈妈为了我,您辛苦了。今天37度,我要按计划过生日,纪念这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计划是到新街口德基广场参观网红打卡点解忧所(卫生间),因为巨额投资,商场的每一层楼卫生间都是不同的国际风格,开业到现在,游客煕煕攘攘,拥挤不堪,今天不是节假日,我们就去猎个奇,然后在德基广场找个饭馆吃饭,最后到附近的万象天地调研炊具。</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是地铁里转车,所以德基广场的外貌没见过,找豆包供的图。</p><p class="ql-block">后来得知打卡德基网红解忧所和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的最佳路线:地铁2号线,新街口站下车,7号口出,步行不远即到德基一期。乘手扶电梯逐层参观到7楼,楼顶有到德基二期的天桥,二期八楼是德基艺术博物馆,参观大约一小时,太值得推荐看,最后在二期楼上向下逐层参观至一楼,德基广场有好多餐饮,吃饭不愁。</p> <p class="ql-block">德基广场二期</p><p class="ql-block">因为打算在这里的七楼饭店进餐,所以走进二期商场。</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瞅着商场的化石地砖问为啥好贵?跟他们也讲不懂化石形成原理。</p> <p class="ql-block">德基广场的化石地砖来自于德国某采石场侏罗纪时期的化石。</p><p class="ql-block">地砖上化石种类丰富,常见呈海螺状等。</p> <p class="ql-block">地砖颜色淡黄,经过抛光打磨为深浅不一不规则的图案。</p><p class="ql-block">价格昂贵,据说一块地砖约5000元。</p><p class="ql-block">我并不欣赏这地砖,它整铺在地面好象保洁有漏,不产生美和穿越。</p> <p class="ql-block">运输的无轨迷你小车</p> <p class="ql-block">德基二期顶层(八楼)设德基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是由德基集团创立的非营利艺术机构。2017年1月3日成立,9月26日正式开馆。2019年底宣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2021年全新升级后,致力于建设跨越文化与时代边界的综合性艺术机构和文化平台。</p><p class="ql-block">本馆位于南京玄武区中山路18号德基广场二 期八楼,展览空间由德国设计师菲利普.曼泽尔设计,强调材料与空间纯净性,营造出放松自在的观屏感受。</p><p class="ql-block">馆藏与展览藏品涵盖中国古代和中国及国际现当代艺术 。中国古代艺术藏品上溯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涵盖陶瓷、 书画、佛教造像等门类 。现当代艺术收藏则包括莫奈、毕加索等西方大师,以及常玉、吴冠中等中国留洋艺术先驱的作品。其举办的"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展览,甄选自印象派以来近百位中外艺术巨匠的百余件花卉主题经典之作,备受关注。</p> <p class="ql-block">展览分两部分,先参观金陵图。</p> <p class="ql-block">对七十岁以上老人很友好,免费。说是有大师真迹我们何不进去涨知识?</p> <p class="ql-block">数码墙</p><p class="ql-block">满墙533个“小人物”和90只动物塑像,尽呈金陵百态。</p> <p class="ql-block">《金陵图》长卷巨作纵贯展室</p><p class="ql-block">一幅画让你穿越到千年以前的南京城。</p><p class="ql-block">德基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与宋代相关的长卷画为冯宁的《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 该画完成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是描绘宋代南京城市风貌的清代宫廷写实风俗画长卷,被誉为"南京版《清明上河图》"。画卷从右至左大致可分为"乡野景致" "秦淮街市"和"郊野风光"三部分,生动描绘了宋代金陵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LED巨型屏幕长110M高3.6M,投影到屏幕上的《金陵图》有533个宋代人,90只动物,动态的表演着南京清明上河图,观众可以穿越千年(科技)沉浸式体验宋代金陵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秦淮街市</p> <p class="ql-block">乡野景致</p> <p class="ql-block">郊野风光</p> <p class="ql-block">宋.竹丝扇</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p><p class="ql-block">展品有百余位教科书级别的中外艺术大师真迹</p> <p class="ql-block"> 一 异花授粉</p><p class="ql-block">交叉配色随着全球艺术史研究的兴起,艺术史学家们已开始着手研究欧亚之间长期以来的文化和艺术交流。回溯历史,中国康熙皇帝(1654-1722)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之间的交往或许就是此类交流的最好例证。这两位统治者有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拥有至高权力的帝王,都对哲学、艺术与文学感兴趣,甚至都是幼年继位。十七世纪,在来往于中法间的传教士特使的帮助下,两位统治者通过书信往来,把本国文献的译本带给对方,并频繁互赠艺术品。纵然相隔万里,但两人情谊深厚并彼此尊重。他们的友谊为中法两国艺术与文化的密切交流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通过追溯静物画中著名的"玫瑰"主题的变迁,以及中国、法国及其他国家之间的各类艺术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与花卉之间如同"异花授粉"一般的关系。由于北半球有 200 余种蔷薇属植物,"玫瑰"已成为国际花卉静物画中的重要主题。尽管早在五千年前中国就已开始栽培"玫瑰",但直到十八世纪中期,那些栽培的"玫瑰"才从中国传入欧洲。随后,这些中国"玫瑰"品种与欧洲"玫瑰"杂交, 创造出令欧洲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都醉心描绘的具有异国情调的迷人花种,同时这也是欧中之间国际贸易和交流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玫瑰之路</p><p class="ql-block">我们日常所说的"玫瑰",实际上包含了蔷薇、玫瑰和月季这三大类,它们皆为蔷薇属植物。 蔷薇与中国古代史前文明一路同行,据研究,至少在 5000 年前,蔷薇就已进入人类日常生活,并作为一种图腾被绘制在彩陶礼器上。大约2000多年前,中国先民发现一种长相特别的野生蔷薇,其花色红艳,花香浓烈, 果实硕大红亮,形似珠玑,遂将其命名为玫瑰。后经长期栽培和繁育,形成了重瓣玫瑰、白玫瑰等一系列玫瑰品种。月季则非野生种,它是中国古代先民,在魏晋时期通过改良野蔷薇突破性地培育出来的新类型,因月月开花,季季开花,故称月季,至今已有 1700 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欧洲既有野生的蔷薇,也有经长期栽培而来的重瓣蔷薇,但花径较小,仅一季开花。直到中国月季于18世纪中期被西方植物猎人引入欧洲之后,才与当地古老蔷薇杂交,逐渐形成欧洲早期能够四季开花的古老月季,并最终于 1867年培育出带有茶香味且四季开花的所谓"现代月季"。</p><p class="ql-block">蔷薇、玫瑰和月季在西方俗称玫瑰,因近代翻译问题, 皆被译成了"玫瑰"。因此,现在很多语境中"玫瑰" 已不再是一个专有名词,而成了蔷薇、玫瑰和月季这三大类群的代名词。"玫瑰"自诞生之日起就永恒地盛开在几代艺术家的静物画中,时至今日依然对艺术家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卡特夫妇 英国 1968/1969</p><p class="ql-block">改变静物绘画2009-2012年</p><p class="ql-block">3小时循环电影、电视、框架</p><p class="ql-block">当代先锋艺术家组合卡特夫妇,以称传授艺术与数字媒体结合的系列同名。他们从古典艺术中汲取灵感,将虚空器静物画大师安布罗修斯.博斯查尔特1618年的传奇名作《瓷瓶中的花》,耗时三年制作成长达三小时的动态影片,画面中日夜缓慢更替,昆虫飞翔,花朵灵动,以更为生动的形式和当代先进的数字技术,让人在不经意间体悟“动”和“静”的辨正关系,也体现了虚空覆盖所传递的命运—虚荣的易逝与生命的轮回。</p> <p class="ql-block">亨利.马蒂斯 法国 1869—1954</p><p class="ql-block">《玫瑰花束.斜倚的女人》 1920年</p><p class="ql-block">野兽派创始人</p><p class="ql-block">“觉醒时期”的代表之作</p> <p class="ql-block"> 二 先锋园艺</p><p class="ql-block">当静物画体裁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日益流行之时,正是园艺在中上层阶级中日渐兴起之际。曾被王公贵族专享的花卉园艺成了欧洲人的一种时髦消遣。随着十八世纪晚期到十九世纪欧洲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不断地扩张,崛起的欧洲中产阶级有了更高的财务自由,他们许多人投向曾是皇室娱乐的园艺活动。随着园艺这一爱好的逐步普及,很多艺术家为了自己的艺术实践成了狂热的园艺家,更是为他们的静物画创作找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鲜素材。著名的印象派艺术家克劳德·莫奈,为了绘画创作,在他法国吉维尼家里,精心设计了一个令人赞叹的有睡莲池大花园。 艺术家们将种植的花卉作为绘画主题,使园艺成为他们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伴随着园艺的兴起,静物画在十九世纪变得前卫起来,成为从克劳德·莫奈到皮特·蒙德里安等一些最著名画家的首选题材。静物画的成功也必然部分归功于它与园艺的共生关系。通过在花园中种植他花店橱窗中的鲜切花被保罗·塞尚等艺术家布置在瓷瓶、玻璃瓶等场景中,成为他们探索艺术革新的沃土。</p> <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p> <p class="ql-block">画盲</p> <p class="ql-block">一池荷花,酷似莫奈的作品。</p><p class="ql-block">曾看过临摹的莫奈的荷花</p> <p class="ql-block">保罗.塞尚 法国 1889—1906</p><p class="ql-block">《瓶中花》1872—1873年</p><p class="ql-block">后印象主义领军者</p><p class="ql-block">艺术关键时刻的开创性作品</p> <p class="ql-block">克芳德.莫奈 法国,1840-1926 </p><p class="ql-block">1878年布面油画《盆中花(玫瑰与满天星)》</p><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作为印象主义的莫基人与领导者,克劳德·莫奈发展了以捕捉户外光影和色彩变化为核心的画面表现手法,奠定了印象主义绘画的基础。1878 年,莫奈搬到维特伊居住, 这一年他重返静物题材,仅绘制了四幅静物作品,其中便有本作。作品以莫奈特有的短促笔触特征与丰富的质感, 展现了粉色玫瑰的生机与动势,通过法语中"雾"与"满天星"的语义双关,使静物花卉与其户外原生地点相互呼应。</p> <p class="ql-block">皮特.蒙德里安 荷兰 1872—1944</p><p class="ql-block">《菊花》1909年</p><p class="ql-block">20世纪抽象主义运动先驱</p><p class="ql-block">关键性的探索之作</p> <p class="ql-block">爱德华.马奈 法国 1832—1883</p><p class="ql-block">《漫步者》1879年</p><p class="ql-block">现代主义绘画之父</p><p class="ql-block">展现艺术革新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基斯.梵.邓肯、荷兰、1877-1968</p><p class="ql-block">1920年布面油画《山茶花》</p><p class="ql-block">基斯.梵.邓肯是20 世纪初巴黎野兽主义运动的领导人物之一、以多变的长线条、强烈率直的色彩和浓郁的笔法著称。他最具个人特色的作品是描绘奢华的上流社会女性形象的绘画,此外他还创作了许多静物画,包括这幅《山茶花》。画面运用了他往常描绘女性形象相近的笔法,以其典型的浓烈色彩与厚重笔触勾勒出华丽丰盈的山茶花,体现着邓肯的审美情趣。他曾说:"我喜欢一切流光溢彩的东西…… 在绘画中,我最为彻底地拥有这一切。"这些独特风格的作品也记录下了特殊时代背景下巴黎的社会情绪与审美偏好。</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的倒映</p> <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立体感强,</p><p class="ql-block">不是画笔涂抹而是废物利用的另类作品</p> <p class="ql-block"> 三 花卉之外</p><p class="ql-block">汇集了现当代花卉主题杰作,这些作品不再是对真实花卉的单纯再现,而是揭示着象征性的、丰富多元的意义。该章节的作品仿佛随时在向观众提问: 花卉之外,花究竟以怎样的形态存在 ?例如,马格里特的《花之诞》将花卉静物与他常用的木纹与天空符号结合和置换,对图像及其意义之间的传统关联进行颠覆和反思 。潘玉良的《青瓶红菊》借菊花高洁傲霜的品格表达凛然无惧之气魄,体现了艺术家漂泊异乡却不屈从于困境的无畏意志,以及对家国和亲人的深厚情思。</p> <p class="ql-block">勒内.马格里特 比利时 1898—1967</p><p class="ql-block">《花之诞》1929年</p><p class="ql-block">超现实主义大师</p><p class="ql-block">极具代表性的重要杰作。</p> <p class="ql-block">潘玉良.中国,1895-1977</p><p class="ql-block">1944年布面油画《青瓶红菊》</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代留洋女性艺术家潘玉良,她坚持将西画与中国传统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时人誉为"中国西洋画家中第一流人物"。</p><p class="ql-block">《自画像》 安徽博物院藏。潘1940年,布面油画, 玉良将菊花视为自画像,以菊自喻, 赋予了无根菊花水恒的生命力。早年寓居上海期间,潘玉良与丈夫潘赞化就以栽种菊花为趣。 菊花常常出现在潘玉良的自画像中,她以菊花的高洁品性自喻,更将菊花视为自我的投射。尤其在其二次赴法、国内抗战存亡之际,艺术家在作品中频繁描绘失去土壤、在瓶中无根绽放的菊花,以抒发她对亲人与故土的深刻情感。</p> <p class="ql-block">菊花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具有高雅纯洁的象征意义,为潘玉良最钟爱的题材之一。</p><p class="ql-block">《青瓶红菊》是潘玉良创作成熟期的作品,时值中国抗战存亡之秋,潘玉良受战火波及滞留海外,她以概括性的笔触和浓郁的色彩描绘了瓶中虽已无根系却仍旧灿烂盛放的菊花, 清新隽永尽显高洁姿态,展现了她面对困境凌然无惧的心境与意志,以及对家国和亲人的深厚情思。</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 西班牙 1881—1973</p><p class="ql-block">《瓶花》 1901年</p><p class="ql-block">立体主义开创者</p><p class="ql-block">开启辉煌时期的序言之作</p> <p class="ql-block">吴冠中 中国 1919-2010</p><p class="ql-block"> 1992年布面油画《花卉》</p><p class="ql-block">现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p><p class="ql-block">1936年转学杭州艺专学绘画,1946年留学法国,1950年毕业归国,先后任教中央美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艺。2002年入选法兰西学士院院士。</p><p class="ql-block">擅长风景油画与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常书鸿 中国1904-1994</p><p class="ql-block">1975年木板油画《阅尽人间春色》</p><p class="ql-block">常书鸿 中国第一代留法艺术家,是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先驱,敦煌艺术研究室首任院长,为中国油画发展和敦煌艺术保护做出了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颜文梁 中国,1893-1988</p><p class="ql-block">1963布面油画《金蕊流苏》</p><p class="ql-block">其创作于颜文梁在油画民族化方面探索最为深入、艺术造诣到达巅峰之成熟期。 画面背景以不同饱和度的绿色构成通透的空间感, 前景耀眼的黄色菊花完全舒展绽放,花瓶灵动而透亮。颜文梁花卉静物题材作品目前可见仅三幅,本件作品为其一,极为珍罕。雾黑色的纯手工雕花木框为颜文梁先生亲自选配,足见艺术家对这件作品的重视与喜爱。</p> <p class="ql-block">颜文梁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是中国美术界“四大校长"之一。苏州美专与上海美专、 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后改名为南京艺术学院。还有杭州艺专,央大艺术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混编。</p><p class="ql-block">赴法留学归来的颜文梁多年来秉持着"纯粹美术与实用并重"继续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上砥砺前行, 为中国艺术走向现代之路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常玉 中国 1900—1966</p><p class="ql-block">《蓝色背景的盆花》1956年</p><p class="ql-block">中国现代主义先锋</p><p class="ql-block">创作生涯的集大成之作</p> <p class="ql-block">陈逸飞 中国 1946—2005</p><p class="ql-block">《静物.花卉 》1996年</p><p class="ql-block">享誉国际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陈逸飞唯一花卉主题史诗巨作</p> <p class="ql-block">《丹顶红》(百籽莲)</p><p class="ql-block">不知是哪位国师画作,只是丹顶红我们以前养育很多,它回报我们硕大艳红的喇叭花,此落彼绽,讨喜,怀念。</p> <p class="ql-block">汤姆.韦塞尔曼 美国,1931-2004</p><p class="ql-block">静物与丽兹 1992年份切割钢上醇酸油</p><p class="ql-block">作为最重要的波普艺术家之一,汤姆·韦塞尔曼常将日常生活元素与高雅艺术并置于作品之中,以大胆明亮的色彩和平面化的造型为标志性特征。20 世纪80 年代开始, 韦塞尔曼投入了以切割钢材为基底的创作,到了 90 年代则在作品中致敬同时代艺术家的作品。《静物与 丽兹》兼有这两个时期的特点,作品中以波普艺术先驱安迪·沃霍尔的名作《丽兹》为背景,以颤动的色彩笔触描绘了花瓶中的红色玫瑰、蓝色花束和两只橙子。通过保留笔触与线条感, 他消除了切割钢材的金属质感与工业性,凸显了绘画性。</p> <p class="ql-block">四 突围绽放</p><p class="ql-block">与人类不同,花卉总是不厌其烦地充当静态模特,这让艺术家拥有了探索不同的风格、色彩和构图形式的时间和机会。正因如此,花卉静物体裁一直以来都与艺术家作品中最具实验性与先锋性的创新相关联。二十世纪初,在保罗.塞尚的唤醒下,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静物画创作方法,不再通过直接观察实物来作画,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对静物画的创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究描绘主体,而之后的艺术家,如马克斯.恩斯特、安迪.沃霍尔,当代的艺术家如村上降、杰夫·昆斯等,则不再拘泥于物理实体,而是依赖他们在脑海中创造的对象。这些新一辈艺术家们在见证了静物画体裁不可思议的革新潜力后,继续在其实验性传统的基础上前行。马克斯.恩斯特的作品《贝壳﹣花》 通过一种名为"刮擦法"的创新手法偶然地被潜意识呈现出来,使花的意象具有多重指涉;安迪.沃霍尔基于摄影师帕特里夏.考尔菲尔德在1964年《现代摄影》杂志中刊登的一张花卉照,通过重复的丝网印刷,研究了图像与摄物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杰夫.昆斯用超真实的花卉代替真花,打破了现实与再现之间仅存的差异,仅留下了"眼像";村上隆的艺术创作挪用了平面化媒介的特性,将贯穿全球艺术市场的高雅艺术和大众艺术之间的差异混为一谈,可以说,纵观现当代艺术史,艺术家们在静物画上的实验性探索通常促使他们创造了重新定义自己艺术生涯的关键时刻。</p> <p class="ql-block">马克斯.恩斯特 德裔法国画家、雕塑家</p><p class="ql-block">1891—1976</p><p class="ql-block">《贝壳•花》 1932年</p><p class="ql-block">德国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引领时代的先锋之作</p> <p class="ql-block">村上隆 日本 1962—</p><p class="ql-block">《绿意盎然的季节》 2021年</p><p class="ql-block">日本“超扁平主义”创始人标志性作品</p> <p class="ql-block">背景为“波点女王”最富盛名的花卉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草间弥生《花》2008年</p> <p class="ql-block">静默</p> <p class="ql-block">背景左为《花之舞》1970</p><p class="ql-block">谢景兰 中国</p><p class="ql-block">“综合艺术”开创者集中呈现舞蹈、音乐、绘画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背景右为《墙面浮雕与鸟》1991</p><p class="ql-block">杰夫.昆斯</p><p class="ql-block">当代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罕见木雕花卉之作。</p> <p class="ql-block">画展扫盲小白的我,了解了为什么玫瑰,园艺,静物,鲜切花能成为画家的素材,是园艺造就了艺术家?还是艺术家发掘了美在大自然?</p><p class="ql-block">画盲的我在这号称总价值超40亿的中西著名艺术家真迹展中,有眼不识泰山,对画家尊名孤陋寡闻,我没找到几个名家,借助自媒体和展览说明书促进我感受艺术和视觉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感受了艺术美的精神熏陶,接着体验美食的果腹享受。</p><p class="ql-block">传说德基广场吃饭要排队,故参观卫生间且慢,按人的生理需求顺序当先进后出。</p><p class="ql-block">可是饭馆没有人流</p> <p class="ql-block">选择宴遇,是为避开淮杨菜,而它是福建菜馆,尝试一下遥远他乡的口味。</p> <p class="ql-block">店门口两位前导介绍了招牌菜</p> <p class="ql-block">落座点菜后上了开味提子(忘记先拍后吃,破规矩了)</p> <p class="ql-block">不大的饭铺,稀散落座的食客。</p> <p class="ql-block">福州荔枝肉</p><p class="ql-block">外形颇似成熟的荔枝妃子笑,内含肉馅和马蹄,外裹甜甜酸酸的酱料,和咕唠肉有一比。</p> <p class="ql-block">招牌首菜</p><p class="ql-block">厦门红鲟蒸米糕隆重登场</p> <p class="ql-block">揭开红盖头</p><p class="ql-block">大荷叶上铺着薄薄一层糯米饭</p><p class="ql-block">糯米饭上趴卧着一只缷了肢爪的红鲟蟹</p><p class="ql-block">红鲟膏散在糯米饭及白白的蟹爪上,煞是诱人。</p> <p class="ql-block">水煮东山小管</p><p class="ql-block">福建东山的海鲜,水煮小鱿鱼。</p> <p class="ql-block">我告知店家,今来过生日,他们免费赠送一碗生日面意味深长:</p><p class="ql-block">一只鲍鱼 谐音年年有余象征吉祥</p><p class="ql-block">二只虾仁 外表圆润寓意富贵美好</p><p class="ql-block">一只爱心蛋 代表生命的起源和开始</p><p class="ql-block">几筷长寿面 寓意福寿绵长,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清炒山苏</p><p class="ql-block">闽南绿叶菜,脆嫩有点象我们这儿的木耳菜味。</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甜点大红袍鲜奶布丁</p><p class="ql-block">是该店的招牌菜,必点菜。</p><p class="ql-block">我认为没啥特色不必挤入招牌菜</p> <p class="ql-block">生日面是用虾壳汤煮的,很鲜。</p><p class="ql-block">寿星我吃了中式面条,忘了西式蛋糕,不过还是很满意“祝你生日快乐”的。</p><p class="ql-block">长寿面的大花碗多喜庆!</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