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期,广东省博物馆特展区展出了意大利古老王室家族萨沃伊王朝(House of Savoy)的珍贵藏品。展览精选都灵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与拉科尼吉皇家城堡的部分馆藏,涵盖<b>钱币、画作、家具、挂毯、瓷器、漆器、银器、服饰、织物及扇子</b>等品类,全面呈现18世纪萨沃伊王室的宫廷生活与艺术风尚,有盛行的洛可可风格以及风靡欧洲的“中国风〞潮流,大有可观。</p> <p class="ql-block"> 萨沃伊王朝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王朝,曾统治萨沃伊公国、撒丁王国,也是1861年~1946年统治意大利王国的皇室。虽然这个家族建立了统一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王国,但其始祖翁贝托一世并非拉丁贵族,而是迁徙来的勃艮第人。</p><p class="ql-block"><b>王朝历史</b></p><p class="ql-block"> 萨沃伊王朝的建立者为拥有萨沃依、莱茵河以东及日内瓦湖南部地区的亨伯特一世(卒于1048年)。中世纪时期,他的继承人,包括阿梅迪奥六世在内,将法国、意大利和瑞士交界的阿尔卑斯山西部并入了版图。1416年该王室被提升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公爵,但此后直到16世纪晚期一直处于衰败的状态。17世纪,王室在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时代开始强盛起来。萨沃伊王朝首先获得西西里岛,成为西西里国王(1713年),接着又通过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交换国土,用西西里岛换得萨丁岛(撒丁岛),因而改称萨丁尼亚(撒丁王国)国王(1720年),获得了意大利西北部的领土。在意大利复兴运动之中,萨沃伊王室达到了鼎盛时期,在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一世和卡洛·阿尔贝托领导下,于19世纪统一了分裂的意大利。正式将王朝的名字改为意大利王国(186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意大利通过选举,结束了萨沃伊王室的统治(1946年)。</p> <p class="ql-block">银币</p> <p class="ql-block">王国版图</p> <p class="ql-block">《维纳里亚王宫景观》</p><p class="ql-block">乔瓦尼·巴蒂斯塔·阿布雷特Giovanni Battista Abret</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约1670年</p> <p class="ql-block">《从新街中轴线望向都灵城堡广场的景观》荷兰裔画家彼得·博尔克曼(Peter Borckmann)约1705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描绘了都灵城堡广场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萨沃伊王朝的摄政夫人们</p><p class="ql-block">《萨沃伊﹣内穆尔的玛丽亚·乔凡娜·巴蒂斯塔肖像》</p><p class="ql-block">Portrait of Maria Giovanna Battista of Savoy - Nemours </p><p class="ql-block">萨沃伊宫延肖像画家</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约1665年</p><p class="ql-block">都灵市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这幅肖像画借鉴了佛兰芒﹣法国肖像传统,通过对华服的极致刻画彰显贵族威仪。画面中,年轻的公爵夫人玛丽亚.乔凡娜·巴蒂斯塔尽显王室风华。她身着灰蓝色礼服,肩披白色蕾丝披肩,外罩镶有貂皮滚边的大氅。华服上点缀着珠宝,颈间珍珠项链、耳畔珍珠坠饰与发间珠饰交相辉映。画作着重表现新婚少妇的绰约风姿。她右手抚心,一绺蜷曲长发垂落胸前,构成"爱之结"(即萨沃伊结)的变体。</p> <p class="ql-block"> 卡尔.阿尔伯特.冯.莱斯皮列兹是库维耶的得意门生,他于1754-1756年赴法国与意大利深造,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艺术风格。这两幅洛可可风格室内装饰设计图,呈现了当时流行的室内装饰风尚。</p><p class="ql-block">①《室内墙面装饰设计(含玄关桌与镜子)》</p><p class="ql-block"> Design for Wall Decoration of a Room with Console Table and Mirror </p><p class="ql-block">②《卧室凹室装饰设计图》</p><p class="ql-block">Design for Bedroom Decoration with AIcove</p><p class="ql-block">卡尔.阿尔伯特.冯.莱斯皮列兹(根据弗朗索瓦.德.库维耶草图绘制)</p><p class="ql-block">蚀刻与雕刻,约1760年</p><p class="ql-block">都灵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大象与中国人物座钟</p> <p class="ql-block">冷酒器与盘子</p><p class="ql-block">都灵,罗塞蒂工坊</p><p class="ql-block">马约利卡陶器,1737-1779年</p><p class="ql-block">都灵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①饰有约翰.格雷戈里乌斯.霍罗尔特场景的<b>冷酒器</b>,在"中国风"创作中,都灵陶艺师还借鉴了德国版画的视觉语言。约翰.格雷戈里乌斯.霍罗尔特是18世纪德国迈森瓷器厂首席画师,以描绘"中国风"场景和彩绘花卉闻名。霍罗尔特自1720年代中期绘制的画册中,其"中国风"构图大多取材自18世纪初的德国版画样式,其中多数来自奥格斯堡地区。器物画面描绘了一位浸于水中的东方渔夫形象,与霍罗尔特设计的若干稿本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说明它们可能源自同一套德国版画模板,体现了18世纪欧洲陶艺创作中的跨国艺术交流。</p><p class="ql-block"> ②饰有亚历克西斯.佩罗特场景的<b>盘子</b>,亚历克西斯.佩罗特是18世纪法国洛可可时期装饰艺术家,擅长设计花卉、蔓藤纹样及田园主题场景。瓷盘中央的图像呈现了亚历克西斯.佩罗特所设计版画的镜像构图,主题围绕18世纪流行的"中国风"展开。画面中,两名东方人物分列两侧,一人手持阳伞坐于石台之上,另一人手持扇子站立并专注地指向坐在柱子上的人物。石柱前站立着一位女祭司,她正伸手指向两位男子。这件陶盘展现了1750-1779年间,都灵生产的锡釉陶所特有的洛可可装饰元素,体现了都灵陶艺师对巴黎流行范式的参考与借鉴。瓷盘边缘装饰有精美的花卉图案,与四组镜像排列的双" C "形图案交替分布。图案内部填充网格状结构,并点缀细小的浮雕点,形成独特的纹饰层次。这一装饰样式在其他瓷盘上亦有出现,很可能是罗塞蒂工坊于18世纪50年代引入并推广的标志性设计元素,标志着其对洛可可装饰语汇的深入探索与本地化表达。</p><p class="ql-block"> ③<b>盘子,</b>罗塞蒂工坊活跃于18世纪中后期,是意大利皮埃蒙特地区重要的陶瓷生产中心。其风格深受法国塞弗尔和德国迈森瓷器的影响,以烧制马约利卡陶器及洛可可风格瓷器闻名,代表作品包括饰有花卉纹、田园场景及洛可可纹饰的餐盘、花瓶及装饰器皿。这件马约利卡陶盘采用花饰边缘设计,装饰丰富多彩,运用红、绿、黄、蓝及焦糖色等多种釉色。陶盘中央绘有一簇叶片和一枝花卉,从古典栏杆后探出,造型灵动优雅。盘沿装饰呈放射状图案,增强了整体的装饰性与视觉张力。</p> <p class="ql-block">《在都灵贡泰里宫为萨克森安东尼奥·克莱门特王子与萨沃伊卡罗琳娜公主(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之女)的婚礼举办的盛宴》</p><p class="ql-block">克里斯蒂安.戈特利布.盖泽尔(根据约翰.戈特弗里德.本尼迪克特.泰尔的素描稿绘制)</p><p class="ql-block">蚀刻版画,手工着色,1781年</p><p class="ql-block">都灵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瓷器与银器(巧克力杯)</p> <p class="ql-block">《萨沃伊卡洛·埃马努埃莱三世与洛林伊丽莎白.特蕾莎婚礼庆典:城堡广场焰火装置》</p><p class="ql-block">蚀刻与雕刻</p><p class="ql-block">佚名版画家,1737年</p><p class="ql-block">都灵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都灵皇家剧院内景》</p><p class="ql-block">乔万尼.米凯莱.格拉内里</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约1752年</p><p class="ql-block">都灵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都灵皇家剧院始建于17世纪,1722年由建筑大师菲利波.尤瓦拉重建,1740年再经贝内代托.阿尔菲耶里全面翻新,成为都灵重要的文化地标。该幅画作描绘了1752-1753年的演出季,在都灵皇家剧院上演的音乐剧《卢西奥.帕皮里奥》的"幸福结局",舞台布景由法布里奇奥.加利亚里设计。这幅全景式画作巧妙融合了剧院内景的多重空间,包括舞台表演区、容纳32名乐手的乐团席,以及正在演奏羽管健琴的作曲家,还有神态各异的观众群像。这幅作品当年被悬挂在剧院大厅,作为迎接观众的首道艺术景观。</p> <p class="ql-block">《里沃利城堡大厅景观》</p><p class="ql-block">菲利波.尤瓦拉</p><p class="ql-block">纸本墨水与水彩,1723年</p><p class="ql-block">都灵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时兴女性发型图集》</p><p class="ql-block">Models of Female Hairstyles </p><p class="ql-block">法国版画家</p><p class="ql-block">纸本蚀刻与雕刻,约1790年</p><p class="ql-block">都灵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都灵女性着装:宫廷礼服、哲人装扮及女仆罗西娜服饰》</p><p class="ql-block">安东尼奥.马里亚.斯塔尼翁</p><p class="ql-block">蚀刻版画,手工着色,1780年</p><p class="ql-block">都灵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狄安娜与恩底弥翁神话场景床头板 </p><p class="ql-block">皮埃蒙特,1725-1750年</p><p class="ql-block">亚麻底布,彩色羊毛线刺绣</p><p class="ql-block">都灵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班德拉"( bandera )刺绣是皮埃蒙特地区的传统工艺,运用彩色羊毛线在麻质或亚麻底布上刺绣。这种刺绣工艺在18世纪流行一时,被广泛用于装饰皮埃蒙特乡间贵族宅邸的客厅帷幔和卧室织物。刺绣图案通常以五彩缤纷的花朵为主,辅以洛可可风格的卷曲花饰。具象场景仅出现在最复杂的帷幔表面,如萨沃伊王室某居所的床幔。这件王室珍藏的床头板描绘了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狄安娜和恩底弥翁的故事,曾多次出现在古典文献之中:月神狄安娜爱上了牧羊少年恩底弥翁,于是向朱庇特求得永生和永恒的青春,代价却是令他陷入永久的沉睡。这一主题与床具的功用意境完美契合。</p> <p class="ql-block">天球仪</p><p class="ql-block">巴黎,让.安托万.诺莱</p><p class="ql-block">纸、羊皮纸、木、金属</p><p class="ql-block">1728年</p><p class="ql-block">都灵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这件由法国牧师兼物理学家让﹣安托万·诺莱制作的天球仪,堪称科学艺术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纹章挂毯</p><p class="ql-block">都灵皇家制造局</p><p class="ql-block">多彩羊毛、多彩丝线与金银线织造</p><p class="ql-block">约1775年</p><p class="ql-block">都灵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这件挂毯以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的皇家纹章为核心装饰,原为宫廷门帷之用。挂毯主题为饰有王冠的萨沃伊家族纹章,呼应了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在1720年获得撒丁国王头衔后,对家族纹章所作的扩展调整。整个纹章盾徽由双狮拱卫,背景衬以锦缎纹理的华盖,顶部由两位飞舞的小天使轻盈托举。盾徽顶部装饰着象征王权的冠冕与盔饰。盾徽主体融合了古老的萨沃伊雄鹰与现代盾徽,巧妙结合撒丁四摩尔人徽章与尼斯雄鹰的意象。盾徽外围环绕着王室勋章体系,缀有"圣莫里斯"与"圣拉撒路"十字勋章的绶带,战利品装饰及国王花押字交替排列,下方悬挂着天使报喜勋章。这件作品不仅展现了萨沃伊王朝纹章学的演变历程,更是18世纪欧洲宫廷纺织艺术与纹章学结合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i> 背景音乐 :Luigi Alva/Orchestra del Teatro alla Scala di Milano/Tullio Serafin《L'elisir d'amore - ATTO SECONDO: Una furtiva lagrima (爱之甘醇 - 第二幕:偷洒一滴泪) (1993 Digital Remaster)》</i></p><p class="ql-block"><i> 《爱之甘醇》是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盖塔诺·多尼采蒂的经典作品,1832年5月12日于米兰首演,得到了门德尔松的褒扬。从故事与人物结构看,《爱之甘醇》与后来的《卡门》在故事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讲述老实的小伙子爱上一个姑娘,而姑娘却爱上军官或斗牛士的故事。该剧作为轻喜剧,情节幽默,节奏明快,同时也是美声歌剧的代表,以上是剧中的咏叹调《偷洒一滴泪》。</i></p><p class="ql-block"><i> </i><b>适值七夕,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qFkz0T76goB9d6PgmlA1jg"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网页链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