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数学学科张志红名师工作室 工作简报 第三十三期

探寻好课之道 解读教材本质 <p class="ql-block">  为精准落实2022版数学新课标要求,助力区内小学数学教师把握好课标准、明晰教材意图,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025年8月28日,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秋季学期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在经开区林溪小学开展,本次培训分为上午、下午两场展开。 </p><p class="ql-block"> 上午理念引领,由昆明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李惠萍老师主讲,以《新课标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好课之道》为主题,为老师们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专业盛宴。</p> <p class="ql-block">  培训开篇,李惠萍老师以“头脑风暴”激活现场氛围,抛出“你心目中的好课是什么样子的?”问题,引导老师们思考好课核心指标。随后,李老师以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特性》中“给三角形画高”这一教学难点为切入点,展示三种不同教学方式,组织参训教师观看后分享“最喜欢的课堂及理由”。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踊跃发言,从学生理解难度、教学方法创新性等角度展开讨论,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好课”的实践认知。随后李老师从问题一:如何拟写教学目标;问题二:体现数学学科本质,两个方面进行培训与分享。 </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以一个趣味“画图小游戏”让老师们直观体会到目标的重要性“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凸显清晰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关键引领作用。接着围绕“如何科学拟写教学目标”,李老师系统拆解教学目标的四大来源:一是通过教材分析确定“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二是结合教材地位梳理“知识结构”,三是依托教学前测掌握“学生起点”,四是依据课标及理论分析明确“核心素养方向”。为让理论落地,李老师以“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为例,以及张志红老师执教《认识面积》的课堂视频,通过真实课例讲解如何将教学目标融入具体教学活动,让老师们清晰看到目标从“制定”到“落地”的完整路径。同时,李老师聚焦“体现数学学科本质”,以“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认识”为案例,指出数学学科本质涵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等维度。</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最后强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需以教学前测为基础,提出“无前测不上课”,这与教学目标制定中“依托前测掌握学生起点”相呼应,唯有摸清学生需求,才能让其成为课堂主人。整场培训紧扣“教学目标”这一核心,深刻的阐述了清晰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好课的“指南针”,指引着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核心素养的培育。</p> <p class="ql-block">  下午分年级开展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专场由经开区小学数学张志红名师工作室成员、明致学校教师卢绍娇老师进行讲解。卢老师从新旧教材对比入手,从新旧教材内容变化,结构变化和理念变化上先对一年级教材进行了整体介绍剖析。结合一年级新生的刚入学的特点和幼小衔接的需求,卢老师在单元教学建议讲解中,融入了对学生的关怀和人文教育。倡议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培养孩子遵守游戏规则,加强合作交流,强化正确表达。</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专场是由云南省骨干教师盘龙区明通小学刘纲老师进行培训。刘纲老师将本册书一页一页专业细致的给大家分析,包括习题应该怎么处理都给了大家可行的建议,短短一下午为我们下学期的教学指明了方向。通过此次培训,不仅让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为大家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专场由昆明市官渡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黄金华老师主讲。黄老师从教材的新旧变化,面对新教材教学观需要关注的一些重点,以及每个单元内容的具体分析与解读和对一些教学内容给的小技巧和建议,给老师们做培训。黄老师的培训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温度,如同一场“及时雨”,为我们破解了新教材的教学迷思,指明了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教材的每一处变化,都是在提醒我们:教学不是照着书本念,而是要跟着学生的成长走,跟着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走。</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专场是由经开区小学数学张志红名师工作室成员、林溪小学教师普文蕊、丁燕玲、张记飞老师进行讲解。三位培老师按单元划分职责,围绕“教材例题解析、课标解读、核心素养培养”三大维度展开,针对性覆盖全册教学重点。</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专场是由经开区小学数学张志红名师工作室成员、明致学校教师杨春玲、张蕊老师进行讲解。两位老师围绕新教材、新课堂、新理念深度解读。主要从单元课程的知识结构,梳理每个内容承载的核心素养,并将结合关键课例,讲述如何通过教学培育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专场由昆明市官渡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谭傲菡老师和东华二小何柱老师进行培训。首先由谭傲菡老师对五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分析。谭老师从监测目的、命题原则、命题规划、命题立意和试题特征进行分析。从监测数据分析内部原因,提出教学建议,如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数字应用等,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日常教学中的挑战。接着谭老师和东华二小的何柱老师进行六年级上册教材培训,两位老师重点分析了本学期教材的整体架构、内容编排及各领域中重难点部分提供教学实施建议,根据典型教学实例,生动诠释了如何在教学中把握数学本质,对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p> <p class="ql-block">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设计图纸”,教师则是将图纸转化为生动课堂的“实践者与创新者”。唯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逻辑,精准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节奏,才能切实达成“减轻负担、提升质量”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愿各位老师以新课标为行动指南,用心设计每一堂数学课,让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成为学生思维能力萌芽、成长的优质土壤。</p> <p class="ql-block">图片:工作室成员 </p><p class="ql-block">编辑:张记飞 普文蕊 丁燕玲 </p><p class="ql-block">初审:张蕊 </p><p class="ql-block">终审:张志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经开区小学数学张志红名师工作室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025年8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