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全国游选集之八

LWT(J)

<p class="ql-block">5,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山东、(苏浙沪皖赣闽鲁) 5.1,江苏省江苏省,简称“苏”,位于中国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省会南京市。土地面积10.72万平方千米,水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6.9%。截至2023年末,江苏省共有13个设区的市,95个县(市、区)。</p><p class="ql-block">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早在35万年前,江苏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先后在今南京建都立国。隋唐时期开凿大运河,江苏许多城镇因河而盛。两宋时期,江苏地区成为全国著名粮仓。清康熙六年(1667年),江苏始建省。</p><p class="ql-block">江苏省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p><p class="ql-block">。江苏省实体经济强,城市群发达。截至2023年9月,江苏省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和占比居全国第一;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二。江苏是中国著名“水乡”,许多江南城市、集镇、村舍依河而建。水造就了“水乡江苏”“锦绣江南”的典型文化特征。</p><p class="ql-block">著名景点有:中山陵、苏州园林、云龙湖、瘦西湖、周恩来故居、洪泽湖等。</p> <p class="ql-block">人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者江苏的苏州也,杭者,浙江的省会杭州也。乾隆帝南巡指的是清朝乾隆时期清高宗的六次南下江南地区的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乾隆帝曾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1765年(乾隆三十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六次巡幸江南,每次一般都要到江宁府(今南京市)、苏州府、杭州府、扬州府,后四次还巡幸了浙江的海宁。乾隆帝的祖父康熙帝在位期间也曾六次巡视江南。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月初五日、十七日,乾隆帝弘历相继下了两道上谕,讲述欲于十六年巡幸江南的原因,大致有四点:一是江浙官员代表军民绅衿恭请皇上临幸;二是大学士、九卿援据经史及圣祖南巡之例,建议允其所请;三是江浙地广人稠,应该前去,考察民情戎政,问民疾苦;四是恭奉母后,游览名胜,以尽孝心。</p> <p class="ql-block">5.1.1,苏州。和天堂比美的城市。我父母的墓就安置在苏州天平山公墓,願他们在苏州安息。 这是我在2019年5月4号又一次到苏州看望父母的墓。</p> <p class="ql-block">在我父母的墓碑旁。愿父母在苏州的天堂安息。</p> <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5,我去苏州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这是公园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进去后往前走,经过一个牌坊。</p> <p class="ql-block">进入公园,欣赏美景。</p> <p class="ql-block">山下的风車屋及盛开的红、黄、白色礬金香。</p> <p class="ql-block">百花競艳-宝灵積泉</p> <p class="ql-block">各色杜绢花</p> <p class="ql-block">花树下绿草地上席地而坐的三个姑娘。</p> <p class="ql-block">苏州中日和平园</p> <p class="ql-block">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香炉</p> <p class="ql-block">金光大佛</p> <p class="ql-block">在中日和平园高处,一群荷兰和奥地利的男女青年和我打招呼交谈并邀我和他们合影。很高兴和来华学习的西方年轻人交流并合影。</p> <p class="ql-block">野生弥猴</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道</p> <p class="ql-block">楞伽塔院</p> <p class="ql-block">楞伽塔</p> <p class="ql-block">楞伽塔简介牌</p> <p class="ql-block">上方山的日落</p> <p class="ql-block">又遇见荷兰來的一对游客。</p> <p class="ql-block">那位荷兰姑娘走到前门嵌在塔院墙上的院名石牌前,示意要我给她拍个照片。但忘了留下她的微信号 故我无法将照片发给她。</p> <p class="ql-block">5.1.2,江苏常州。 2021年9月6日,我乘高铁列车从上海站开出,只用了58分钟,就到达常州高铁站。 </p> <p class="ql-block">下车安顿好后,去天宁宝禅寺和寺内的天宁宝塔。</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宁寺的西门,也是原有的老门。要进西门,先要走过一座小桥。</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的大殿</p> <p class="ql-block">我在大雄宝殿内留影</p> <p class="ql-block">铜铸大象共8只,每只大象高3.2米,长5米。</p> <p class="ql-block">天宁宝塔始建于2002年4月,于2007年4月30日开光。总建面积2.7万平方米,塔高13层153.79米,为国内4000多座宝塔之最;从底层地宫到顶层钟楼,整座宝塔以佛教文化为主线,以东阳木雕、扬州漆器、常州乱针绣、惠安石雕等手工艺术为表现手法,巧妙地诠释了大乘佛教的诸多教义,天宁寺,佛塔的建成,与北方云岗大佛、中原龙门大佛、西方乐山大佛、东方灵山大佛、南方香港天坛大佛遥相呼应,成为五方五佛的佛心。天宁宝塔在外形上采用了唐宋古塔的风格:八角飞檐,形态端庄,简洁粗犷,气势宏大;塔身装饰也沿天宁禅寺袭唐宋建筑的风格:华贵而不繁复,简洁亦显大气,虽无雕梁画栋之美,却有古色古香之韵,透出一股庄严之气。</p><p class="ql-block">2002年4月奠基以来,天宁宝塔已经使用了6500吨钢材撑起了塔身骨架,宝塔钢结构在2003年底封顶,经精密测量,塔尖与底部的垂直度误差不足1厘米。如此精确度,为天宁宝塔赢得了第一个奖项:2004年国家钢结构协会颁布的金奖。天宁宝塔中的大柱、栏杆、吊顶、楼梯、扶手、门槛等全部使用的是楠木,用量已达5000立方米。这些楠木出自于缅甸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深山老林,均为直径1米、长度则分别为9米和6米的原材。其中,每一层分别60至72根,13层总量达1000余根的楠木大柱,用材即达1000多立方米。而在一层的附节层,伸向塔身外8米多的飞檐全由楠木制成,仅这一层,楠木用材即达1300立方米。</p><p class="ql-block">在天宁宝塔承载的1000吨铜饰中,最夺人眼球的就是塔顶那座金刚宝座型的塔刹,这座塔刹包括莲台、象轮、鼓座、火焰板等组成,由75吨黄铜浇铸而成。考虑到安装难度,整座塔刹被分别浇铸成5节,然后逐节套接,浇铸拼接的出色工艺让整座塔刹浑然一体。在层层宝塔屋檐上,共加盖了5万张青铜铭文瓦,底部是条形的青铜底瓦,瓦上铭文,缘于古代青铜器上铭文而引发的灵感,这一创新设计令青铜铭文瓦获得了国家专利。</p><p class="ql-block">此外,屋顶的椽子、望板,檐上的斗拱,也全为铜材装饰,不再承重的斗拱由铜皮包出外型,而斗与拱的型制、尺寸则完全按古建法则。在中国现存塔林之中,最具盛名的是少林寺的塔林。而新建的天宁宝塔,在宝塔基座的6层围栏上,将围绕起1000座汉白玉雕刻的玉塔塔林,与天宁宝塔形成“众聚如林”的盛况。玉塔每座高65厘米,加上基座高1.75米,由四川雅安的“东方白”玉,经中国南北著名的雕刻之乡福建惠安和河北曲阳两县的民间艺人之手精心雕琢而成。在1000座玉塔之间,是由1000块玉石旁板聚成一座佛教经文碑林,碑林上的经文,将邀请海内外500名高僧书写,迄今为止,已经搜集到了200多位高僧撰写的经文。</p><p class="ql-block">在宝塔13层顶的钟楼层,悬挂一口15吨重的大钟。钟声需数人合围,钟壁厚如青砖,敲钟之柱更粗于碗口,需几人合力。钟声幽远,福音广布。这口大钟虽然称不上最大,但118米的悬挂高度足以令其成为第一高钟。“高钟第一”及天宁寺松纯方丈题写的“国泰民安”八个大字,分别位于南北两壁。另外六面墙壁,则是一部完整的《金刚经》全卷,8000个8厘米见方的大字,镌刻于千年香樟木上,苍劲古朴,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在第一高钟四侧内壁上,是四幅雕刻精致、金色饱满、富丽堂皇、庄严肃静的扬州漆画。这四幅《华严大法》、《法华妙典》等大型贴真金漆艺壁画,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吕永林、杨忠宝等人的呕心之作,也是扬州漆画首次进入佛门。宝塔13层,展现的是佛祖释迦牟尼讲经说法,各路佛法神仙共聚灵山盛会的宏大场面。诠释这一场面的分别是五方五佛和四幅壁面。五方五佛分别供奉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位于中央的是一尊堪称镇塔之宝的天然水晶佛。这尊通体透明浑然天成的释迦牟尼古佛像源于16世纪印度,上世纪流落于欧洲。2003年,爱华人士高培芝将其迎请回国并捐赠给天宁宝塔,另四方玉佛将采用新疆和田玉和昆仑玉中白、墨、蓝、红四种色玉雕刻而成。</p><p class="ql-block">五方佛表现佛祖讲经场面,而四面壁面展现万佛朝圣的宏大气势。每面壁长6米高2.4米,雕刻的工艺为中国最好的东阳木雕。十多位东阳民间雕刻大师们,将用8个月的时间,以凸出10多厘米的阳刻工艺,在柚木上展现500-600个神态各异的人物造型以及各种场面。</p><p class="ql-block">步入天宁宝塔塔基广场,抬眼望去,是宝塔一二层间悬挂的“龙城象教”的大匾,匾长5米高2米。而在塔基四角,高5.3米、全铜铸成的四大天王高大威严、神采威武,分别手持的剑、琵琶、伞、龙四件“法宝”,隐含着对“风调雨顺”的祈求。</p><p class="ql-block">每座天王像两侧,分别摆放铜铸大象共8只,每只大象高3.2米,长5米。另有两根高19.8米、直径3米的九龙柱矗立于宝塔两边,九龙柱由花岗岩雕刻而成,重200余吨。龙与象共聚广场,也应了“龙城象教”之说。此外,广场上还有两只长5米、宽1.8米、高2.8米的香炉,是迄今全国最大的香炉。</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宁宝塔景区的平面布置图</p> <p class="ql-block">石灯柱</p> <p class="ql-block">塔前华表</p> <p class="ql-block">每层塔外走道拦杆柱上均有小菩萨</p> <p class="ql-block">天宁宝塔正面</p> <p class="ql-block">1820年的《日晷》。为省级保护文物, 为天宁寺专用。</p> <p class="ql-block">1681年的经幢</p> <p class="ql-block">晚霞中的天宁宝塔</p> <p class="ql-block">2021-9-27晨,我到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常州武进《春秋淹城》参观。</p><p class="ql-block">春秋淹城,是东周时期城池遗址。江苏5A级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规划总面积7.6平方公里,分为5大区块:春秋淹城遗址、淹城春秋乐园、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淹城传统商业街坊和淹城宝林禅寺。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通过再现人文情景,全方位演绎春秋时代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极打造中国春秋文化品牌,形成融旅游、休闲、娱乐、科普、购物、餐饮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春秋淹城旅游区,正如一颗璀璨明珠在长三角地区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1935年,我国考古学者首次对淹城进行了实地调查,确认淹城为一处古代居民活动遗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淹城内河出土了3条独木舟和一批青铜器、陶器,这批成组文物的出土,首次展示了淹城遗址独特的文化面貌和内涵,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轰动。这之后,对淹城的研究一直不断。</p><p class="ql-block">1986年,江苏省淹城遗址考古发掘队首次对淹城遗址进行了为期6年的考古发掘,解决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为当年考古发掘队队员之一,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陆建芳经过多年研究后认为:“淹城是吴国的一个军事城堡,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春秋时期唯一保存完好,三道城河、三道城墙形制的军事设施。”</p><p class="ql-block">淹城为何方人士所居?从东汉《越绝书·吴地传》、北宋《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得知,常武地区在春秋吴国时称延陵,春秋晚期为吴王梦寿四子季札的食邑。季札因不满阖闾刺杀王僚篡位,立誓“终身不入吴”,遂在自己的封地延陵掘河筑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建起了一个“独立王国”,名之“淹城”。</p><p class="ql-block">淹城的最早历史文字记载是东汉袁康《越绝书—吴地传》:“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吴所葬。”常武地区,在春秋时称延陵,至汉改曰毗陵,春秋时期为吴王寿梦四子季扎的封邑。北宋《太平寰宇记》云:“常州府春秋时为吴国内地。”《史记》云:“吴公子季扎所据,是为延陵之邑。”吴为越所灭复属越,到战国时越为楚所灭复属楚,故《越绝书》谓之“淹君城”。清代《读史方舆纪要》云:“淹城,在(常州)府东南二十里,其城三重,壕垫深宽,周广十五 里。” 这是淹城遗址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春秋淹城到了。</p> <p class="ql-block">一排五个青銅大鼓</p> <p class="ql-block">这是其中之一的青銅大鼓</p> <p class="ql-block">进门壁上浮雕</p> <p class="ql-block">青铜鼎</p> <p class="ql-block">  往前走,在一个大的亭子里有一组《滥竽充数》故事的人物铜雕,铜雕人物形象逼真。 “古代,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这是听吹竽乐队演奏的齐宣王。</p> <p class="ql-block">吹竽乐队</p> <p class="ql-block">滥竽充数</p> <p class="ql-block">诸子百家</p> <p class="ql-block">孔子讲学</p> <p class="ql-block">法家</p> <p class="ql-block">姓氏起源</p> <p class="ql-block">二座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西施浣纱</p> <p class="ql-block">滥竽充数</p> <p class="ql-block">亡羊补牢</p> <p class="ql-block">廉颇负荆请罪</p> <p class="ql-block">自相矛盾</p> <p class="ql-block">掩耳盗铃</p> <p class="ql-block">季扎挂剑</p> <p class="ql-block">淹城赋碑石</p> <p class="ql-block">关濉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寤寐求之。</p> <p class="ql-block">关濉亭</p> <p class="ql-block">淹城书院</p> <p class="ql-block">武经堂。 兵圣孙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军事家。如果说《孙子兵法》排第二,那么就没有哪一部兵法敢排第一。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的传奇人生:孙武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贵族家庭出身为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使他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尚、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些对少年孙武军事能力的熏陶与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当时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庆封。后来,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以展现自己才华的念头。</p><p class="ql-block">孙武认定吴国是他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孙武逃奔到南方的吴国。吴王阖闾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即位后,礼贤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大得民心,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阖闾又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继而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向吴王介绍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称赞孙武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吴王不信,伍子胥便反复推荐,仅一个早上就推荐了7次,吴王才答应接见孙武。周敬王四年(前516年),吴王阖闾亲自召见孙武。孙武见了阖闾,便把自己所写的13篇《孙子兵法》呈给阖闾看。阖闾每看一篇,都拍案叫绝。吴王欲试孙武用兵,对他说道:“先生所著兵法十三篇,我都拜读过了,那里面所谈,甚是精妙,不知您的理论,可不可以拿来实地操练一下?”孙子答道:“当然可以。”阖闾又说:“可以就近调我的宫女来演练吗?”孙子回答:“自然可以。”于是阖闾调出宫女一百八十人交他操练,孙武将宫女编成两队,并以吴王两个宠姬分任两队队长,然后要她们全体持戟,准备操练。</p><p class="ql-block">孙武向她们发令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后背吗?”宫女回答:“知道!”孙武号令她们:“我发令向前,你们就看你们心口所对的方向;向左,就看右手所在的方向;向右,就看左手所在的方向;向后,就看背所对的方向。”号令交待清楚,便陈设出斧钺等刑具以示警诫,又“三令而五申之”,反复说明。于是击鼓传令向右,宫女们都大笑起来,孙武对宫女们说:“约束不明,号令不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交待好几遍,然后击鼓传令向左,宫女们又大笑。孙武说:“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既已交待明白,却不依号令去做,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要斩两位队长。</p><p class="ql-block">台上观看的吴王见要斩他的爱姬,大吃一惊,忙派人传令:“我已经晓得将军善用兵了。如果没有这两个妃子,我连吃东西都没有味道,希望不要杀他们。”孙武说:“我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依次用后二人为队长,再击鼓操练,向左向右,上前退后,跪下起立,无不符合命令和纪律要求。这时,孙武派人向吴王报告:“队伍已操练整齐,大王可以过来看看,听凭大王怎样使用他们,即使叫他们赴汤蹈火,都是可以办到的。”吴王知道孙武的确善于用兵,就任命他做了将军。</p><p class="ql-block">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治军理国,制定了以破楚为首务,继而南服越国,尔后进军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和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继而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时机未到,请再等待。伍子胥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战法来骚扰楚军,消耗楚的实力。阖闾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条件。孙武和伍子胥还根据楚与唐、蔡交恶,楚国令尹子常生性贪婪,因索贿得不到满足而拘留蔡、唐国君,蔡、唐两国对楚极其怨恨的情况,献联合唐、蔡以袭楚之计。蔡、唐虽是小国,但居于楚的侧背,这就为吴军避开楚军正面,从其侧翼作深远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孙武与伍子胥佐阖闾大举攻楚,直捣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吴军要由今天的苏州进到江陵附近,进行千里战略奔袭。孙武等人协助阖闾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即从淮河逆流西上,然后在淮油(今河南潢川西北)弃舟登陆。再乘楚军北部边境守备薄弱的空隙,从著名的义阳三关,即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直插汉水。吴军按照这一进军路线,顺利地到达汉水,进抵楚国腹地。楚军沿汉水组织防御,同吴军隔水对阵。由于楚军主帅令尹子常擅自改变预定的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为了争功,单独率军渡过汉水进攻吴军,结果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战败。吴军乘胜追击,5战5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乎灭掉楚国。在吴王北上与齐晋争霸的斗争中,孙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史记》说: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此后,孙武隐居,不知所终。</p> <p class="ql-block">我在《钱家大院》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目湖旅游区,国家AAAAA级景区。作为天目湖的核心景区,山水园景区是天目湖诗意天成的精华所在,拥有慈孝文化园、状元文化区、奇石馆、精灵国、彩蝶谷、中国茶岛等景点。四面群山枕水、碧波荡漾,湖中岛屿散落、湖岸曲折通幽,以山绕水、水映山而取胜。泛舟湖上,山重水复,松涛竞逐,禽飞兽走,带你进入梦游仙境。</p> <p class="ql-block">天目湖游览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候船排队期间,前面是金坛来的92岁的崔大姐,由三个70~58岁的女儿陪同旅游。眼前这位92岁的崔大姐精神状态很好,看起来不像是92岁高龄的老人。真应该向她学习,我请她的五十多岁小女儿笪女士给我和她妈合影留念。 这是我和92岁的崔大姐合影</p> <p class="ql-block">沙河水库。它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南部丘陵山区,与安徽省广德县交界,始建于1958年9月,总库容1.09亿立方米,集水面积148.5平方千米。枢纽工程由主坝、东副坝、西副坝、吴岭坝、乔山下坝、溢洪闸、泄洪隧洞、上珠岗分洪闸及输水涵洞等组成,主坝为均质土坝,总长2052米,最大坝高21米,兼具灌溉、水产养殖功能。</p><p class="ql-block">水库主体工程于1961年竣工,1962年至1973年完成续建配套工程。1992年以沙河水库为核心启动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建设。 2025年计划实施灌区续建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涉及输配水系统升级及信息化建设。</p> <p class="ql-block">南山竹海</p> <p class="ql-block">龙兴寺遗址</p> <p class="ql-block">龙兴寺遗址照片</p> <p class="ql-block">彩蝶谷</p> <p class="ql-block">5.1.3,无锡,这是灵山大佛景区的进口。</p> <p class="ql-block">“湖光万千尽琉璃”</p> <p class="ql-block">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言,是诸佛教</p> <p class="ql-block">莲花台</p> <p class="ql-block">如来如愿</p> <p class="ql-block">五联牌坊</p> <p class="ql-block">无锡灵山大佛进口</p> <p class="ql-block">躺着的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灵山大佛</p> <p class="ql-block">大佛前信女</p> <p class="ql-block">我在佛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大佛的巨手</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柱和后面的大佛立像</p> <p class="ql-block">祥符禅寺</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前的小立佛及殿后的大立佛。</p> <p class="ql-block">大佛前的莲花台</p> <p class="ql-block">莲花开启,莲花中是如来幼年左手食指指天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印度现屬尼泊尔国內的佛视释迦摩尼幼年时左手食指指天-唯我独尊的彩色塑像。</p> <p class="ql-block">灵山梵宫</p> <p class="ql-block">宫内宝塔</p> <p class="ql-block">妙应无穷</p> <p class="ql-block">五层宝刹</p> <p class="ql-block">5.1.4,南京牛头寺。牛头寺欢迎您! 牛首山位于南京市南郊风景区江宁区境内,因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恰似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称为牛头山。牛首山自然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 之美誉;文化底蕴深厚,乃岳飞抗金之地,郑和长眠之所;佛禅文化源远流长,乃中国禅宗牛头一系牛头禅宗的开教处与发祥地。</p><p class="ql-block">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作为南京市“十二五”期间重大文化项目,以“长期安奉世界佛教最高圣物——佛顶骨舍利”为主题,以“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为建设定位,整个景区在挖掘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三大胜境。景区核心区设计理念为: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2011 年9月,完成《天阙藏地宫,双塔出五禅——牛首胜境》的创意策划概念方案,目标是“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再现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牛头禅文化园在宏觉寺遗址上建造。宏觉寺是牛头宗的发源地,初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原名佛窟寺,又称弘觉寺,清代为避乾隆帝弘历名讳,改称宏觉寺。抗日战争时期,宏觉寺遭日军焚毁。</p><p class="ql-block">牛头禅文化园核心景点弘觉寺塔,塔高45米,七级八面,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塔。</p><p class="ql-block">1956年在弘觉寺塔的地宫里出土的鎏金喇嘛塔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塔高0.35米,须弥座高0.16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和“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题记(在千佛廊里有个复制品,可见前面的照片)。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瓶、金睡佛、青瓷罐等文物,现均收藏于南京博物院。而后,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派人对砖塔塔壁上题记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七十余条明清两代游人题记。1957年弘觉寺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那天,该塔也是大门紧锁,游客无法入内。牛首山位于南京市南郊风景区江宁区境内,因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恰似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称为牛头山。牛首山自然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 之美誉;文化底蕴深厚,乃岳飞抗金之地,郑和长眠之所;佛禅文化源远流长,乃中国禅宗牛头一系牛头禅宗的开教处与发祥地。</p><p class="ql-block">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作为南京市“十二五”期间重大文化项目,以“长期安奉世界佛教最高圣物——佛顶骨舍利”为主题,以“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为建设定位,整个景区在挖掘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三大胜境。景区核心区设计理念为: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2011 年9月,完成《天阙藏地宫,双塔出五禅——牛首胜境》的创意策划概念方案,目标是“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再现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一只巨大的牛头</p> <p class="ql-block">牛首胜境</p> <p class="ql-block">佛顶寺牌坊</p> <p class="ql-block">佛顶寺:是舍利护持僧团的弘法道场。佛顶寺占地面积2373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04.6平方米。佛顶寺按功能划分为礼佛、弘法、斋堂、僧寮、茶苑五个区域。</p><p class="ql-block">佛顶寺位于牛首山主峰西南侧,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5.6亩,总建筑面积10549平方米。整体建筑群依山造势,寺院佛殿建筑以中轴线贯穿对称布局。佛顶寺建筑群沿袭古代宗教建筑礼制——佛院的伽蓝七堂之制,秉承唐代建筑风格,按功能划分为礼佛、弘法、斋堂、僧寮、茶苑5个区域。佛顶寺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南片区包括茶苑区、僧寮区和斋堂区,以庭院式布局为主,其中僧寮区是舍利护持僧人的生活区域;北片区包括礼佛区、弘法区,以宫殿式布局为主,整体按照禅宗佛教寺院的伽蓝七堂之制来修建,其中弘法区包括大雄宝殿和禅堂,禅堂可容纳200-300人禅修。</p> <p class="ql-block">伽蓝殿上栱奉的不是伽蓝菩萨,而是三国时代的关云长!</p> <p class="ql-block">佛顶圣境</p> <p class="ql-block">佛顶寺和佛顶塔</p> <p class="ql-block">佛顶寺</p> <p class="ql-block">寺内大厅</p> <p class="ql-block">寺内环形大厅里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如來卧佛</p> <p class="ql-block">我在大厅里留影</p> <p class="ql-block">寺外网架下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佛顶塔</p> <p class="ql-block">牛首山里还有一些次要景点,如吟龙湖(原名八亩塘),在民间,吟龙湖还是自然的天气预报员,据说每当湖面上起雾,就预示着要下雨。吟龙湖的周围修建了一条环湖路,游客可以在这条路上环湖步行。广场周围种植了黑麦草和果岭草,交替生长、四季常青。因时间问题,我就没有下车,就在环保景区电动车上望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5.2,浙江省,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北与上海市、江苏省接壤,南接福建省,西与安徽省、江西省相连。浙江省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七山一水两分田”是浙江地形的概貌,浙江省是中国岛屿最多的省份,海岸线总长居全国首位。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浙江省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170。2024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为6670万人。 明初,置浙江行中书省,简称浙江省,省名自此出现,后改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省界区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沿袭迄今。浙江省是中国古代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祥地之一,有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吴越文化、江南文化、宋韵文化等地域文化。</p><p class="ql-block">浙江省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交汇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居省(区)第1位,是唯一一个所有设区市居民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p> <p class="ql-block">5.2.1,平湖市李叔同纪念园。平湖,是我父亲的故乡。李叔同-弘一法师,他所写的诗“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令人难忘!1915年,中国艺术家李叔在根据美国作曲家约翰·庞德·奥德威于1851年创作、在南北战争期间的美国广泛流传的通俗歌曲-以思乡与亲情为主题的《梦见家和母亲》,用了古典诗词意境,以长亭古道隐喻人生别离而创作。</p> <p class="ql-block">叔同公园</p> <p class="ql-block">我和侄子柯立夫妇在李叔同公园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平湖的李叔同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我和侄子柯立在平湖的李叔同纪念馆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弘一法师像</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的夫人-俞氏</p> <p class="ql-block">悲欢交集</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浮雕像</p> <p class="ql-block">趙朴初题写的李叔同的诗碑:“深居早观茶花女,胜願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蠗天心”</p> <p class="ql-block">台湾出版的李叔同的书“弘一法师输墨因缘”</p> <p class="ql-block">2019-04-12,我参观平湖莫氏庄园。</p><p class="ql-block">该庄园始建于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位于平湖市南河头老街的东隅,由平湖豪绅莫放梅所建,耗资十万两白银,历时三年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庄园占地七亩,房屋七十余间。主体建筑有前后四进,对称布置。雕刻精美的梁檐,华丽的廊前挂落,精湛细腻的砖雕、脊塑。房内摆设集家具字画古玩器皿于一体,浓缩了江南文化精华。其完整的建筑,丰富的清代原物,典型的建筑风格,堪称江南独有。故有“江南故宫”之美称。自1981年以来,已有《红楼梦》、《家春秋》、《梧桐雨》、《原野》、《半生缘》、《画魂》等一百余部电影电视在这里拍摄。</p> <p class="ql-block">平湖目前唯一的沿河街-南河头</p> <p class="ql-block">门厅</p> <p class="ql-block">莫氏庄园牌子</p> <p class="ql-block">莫氏庄园布置图</p> <p class="ql-block">庄园仪门(正面)</p> <p class="ql-block">仪门门当</p> <p class="ql-block">庄园仪门(反面)</p> <p class="ql-block">庄园主莫放梅</p> <p class="ql-block">莫夫人是三开间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美人靠窗外的右花园</p> <p class="ql-block">厨房七星三眼灶</p> <p class="ql-block">厨房壁炉</p> <p class="ql-block">花厅</p> <p class="ql-block">巩庐内是孩子们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正厅-春暉厅</p> <p class="ql-block">书房</p> <p class="ql-block">大少爷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孙子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东花园</p> <p class="ql-block">庄园后门</p> <p class="ql-block">5.2.2,游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2018年4月,我利用住在杭州拱北左岸花园的机会,陆续用了几天时间游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一部分,增加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和现状的了解,颇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标志碑</p> <p class="ql-block">桥两头的防冲墩</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顶看京杭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2021-9-22上午九点半华东院退休概预算专家黄女士(其夫是原中国水电八局副局长,后调中国电建集团华东院分管涉外项目招投标工作)开车到左岸春天小区大门口接我上车去西湖下面七O四工程-林彪行宫参观。</p> <p class="ql-block">704工程介绍垟</p> <p class="ql-block">我在进口布置的一辆坦克边留影</p> <p class="ql-block">704工程入口</p> <p class="ql-block">我向704工程入口走去</p> <p class="ql-block">704工程介绍牌</p> <p class="ql-block">林彪行宫-704工程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地下指挥中心。可以抵御原子弹的攻击。</p> <p class="ql-block">专用吉甫车</p> <p class="ql-block">林彪三个时期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林彪对“文革”有异议,他建议毛泽东尽快结束“文革”。这是一张“炮打司令部”的旧报纸。</p> <p class="ql-block">因林彪受过伤,怕风怕光怕水。故地下行宫内设有电子加热器。</p> <p class="ql-block">地下卫生间</p> <p class="ql-block">警卫室</p> <p class="ql-block">物资仓库</p> <p class="ql-block">医务室</p> <p class="ql-block">走近战神</p> <p class="ql-block">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首长休息室</p> <p class="ql-block">接见等待室</p> <p class="ql-block">从704工程参观完出来,到西湖边走走。</p> <p class="ql-block">湖边廊亭</p> <p class="ql-block">学到老亭</p> <p class="ql-block">京剧武生祖师盖叫天的墓</p> <p class="ql-block">林中木栈道</p> <p class="ql-block">我在西湖边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3-9-20~26。孙女陪我游浙江横店影视城、金华万佛塔和丽水古堰画乡。</p><p class="ql-block">游程:9月21号,早餐后离店打的去近景点的国贸大厦连住二晚。住了放下行李后立即打的去“清明上河图”景区。看“汴梁一梦;下午去圆明新园(夏宫)参观。看大内高手比刀功和喉部刀口拉车的硬功。 9月22号,去秦王宫。 9月23号,去“明清宫苑”景点参观。观看表演:“紫禁大典”,“八旗马战”,“明代殿试“。“清宫秘戏”,“甄嬛惊鸿舞”。出皇宫,看公主府,府衙,恭亲王府。 9月24号,到万佛塔免票观光。9月25号,参观“古堰-通济堰”,</p> <p class="ql-block">十里秦淮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江南贡院</p> <p class="ql-block">西辕门</p> <p class="ql-block">我在清明上河图景区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景区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守门石巨獣</p> <p class="ql-block">昭獄-包拯审案处</p> <p class="ql-block">击鼓鸣怨</p> <p class="ql-block">我戴包公帽在大堂审案</p> <p class="ql-block">和卖饼的武大郎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扮包拯的演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牌坊下和包拯及展昭合影</p> <p class="ql-block">穆柯寨</p> <p class="ql-block">晏清坊</p> <p class="ql-block">樊楼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武林外傳</p> <p class="ql-block">司马府</p> <p class="ql-block">大家私塾</p> <p class="ql-block">我的大宋子民证</p> <p class="ql-block">参观丽水的莲都古堰画乡小镇</p> <p class="ql-block">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双荫亭</p> <p class="ql-block">150年树龄的老樟树依然长得很茂盛。</p> <p class="ql-block">詹司马、南司马,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在松阴溪与大溪汇合处筑堰坝截水灌溉碧湖平原,世界首创拱坝形式得以建成。</p> <p class="ql-block">詹司马、南司马是世界首创拱坝形式的人</p> <p class="ql-block">拱坝型式的通济堰在历史上是首创。</p> <p class="ql-block">节孝留芳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村落-堰头村</p> <p class="ql-block">塔</p> <p class="ql-block">古堰画乡油画市集</p> <p class="ql-block">古堰画乡简介</p><p class="ql-block">"古堰画乡"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西南,核心面积391平方公里,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和浙江省旅游特色小镇,景区包含了通济堰和瓯江莲都段多个国家5级旅游资源单体。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是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迄今已有1500余年,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能,还在为碧湖平原的百姓造福,被称为活着的通济堰。而世界首创的拱形大坝和"水上立交桥"石函以及秀丽的瓯江风光、千年古樟树群、古镇、古村落构成的美景更是独树一帜,无法人为复制的。这里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美术写生、艺术创作、油画生产基地和摄影创作基地。</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中国五大古堰之一的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6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01年06月25日,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通济堰,2014年通济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我在通济堰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多余的水回流入鸥江</p> <p class="ql-block">通济堰</p> <p class="ql-block">鸥江江中行驶的帆船船队</p> <p class="ql-block">日㳺秦皇宫</p> <p class="ql-block">我和守城将军合影</p> <p class="ql-block">穿上秦军盔甲拍照</p> <p class="ql-block">四海归一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ihaiguiyi Hall</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王宫主殿,殿名即彰显了秦王意欲一统天下、君临四海的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海归一殿为庑殿重檐式建筑,内部采用大量大跨度斗拱,以显穹隆高耸,气势雄浑,整个大殿纵深120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是秦王宫的主建筑。"四海归一殿"功能类似后世故宫太和殿,是秦王上朝理政处。主殿又分前、过、后三殿,前殿乃觐见场所:过殿乃文武百官上朝所站场所,内有一"天池",设有可升降的浮桥机关;后殿为王座所在。</p> <p class="ql-block">秦皇宝座</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秦代的马车上</p> <p class="ql-block">晚逛上海滩,看看像不像我小时候的夜上海。这是上海有轨电車总站。</p> <p class="ql-block">上海电车站</p> <p class="ql-block">上海大厦</p> <p class="ql-block">百老舞滙</p> <p class="ql-block">大世界</p> <p class="ql-block">国泰大戲院</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