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亲是1934年5月19日出生,2013年5月14日15点因病离世。父亲骤然离去,仓促得让我们猝不及防。或许是病魔如狰狞的恶兽,无情地啃噬着他的身躯,令他无力招架;又或许是他已圆满完成尘世的使命,功成身退。亲人们声泪俱下,呼喊声肝肠寸断,却终究没能留住他渐行渐远的生命,父亲无奈地与我们诀别,享年79岁。他的突然离世,宛如一把锐利的刻刀,在我们心底深深镌刻下无尽的思念与永恒的伤痛。时至今日,每当忆起父亲临终时,那紧紧握住儿女们的双手,以及脸上绽放的微笑,这份深沉似海的爱,便如同一股磅礴的力量,激励着我们无畏地勇往直前,永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父亲降生于贫寒之家,命运的苦难在他幼年时便悄然降临,他失去了父亲。彼时,年仅二十八岁的奶奶,带着八岁的姑妈和仅有4岁的父亲相依为命。孤儿寡母的日子,宛如布满荆棘的崎岖小径,艰难万分。奶奶仅靠着舂米那微薄的收入,含辛茹苦地勉强拉扯姐弟俩长大,其间饱尝了人间的千般疾苦。他们常常在饥饿与寒冷中挣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然而,艰苦的环境非但没有将父亲打倒,反而如烈火淬炼真金一般,铸就了他坚强、自立且永不向困难低头的坚毅性格。</p><p class="ql-block"> 父亲虽未曾踏入过学堂的大门,无缘接受系统的教育,但他凭借着自身的勤学苦练、吃苦耐劳的坚韧精神,以及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求学态度,熟练掌握了木匠的所有精湛技艺。他打造的家具,每一处线条都倾注着心血,精雕细琢,刻龙画凤,工艺巧夺天工,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他筑建的房屋,牢固结实,稳稳矗立,恰似泰山般岿然不动;他制作的物件,工艺精细入微,经久耐用,岁月的洗礼也难以磨灭其品质。父亲性格开朗豁达,为人朴实憨厚,待人诚恳且热心肠。他打造的物件,无一不让主顾们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听闻,有一对天津的朋友,对父亲为他们打造的家具视若珍宝,至今仍完好无损地保存着!不仅如此,父亲能说会道,对于他人的求助,向来是有求必应,从不推脱拒绝,仿佛帮助他人已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亲还极为擅长处理邻里纠纷、夫妻矛盾以及婆媳间的摩擦,他宛如一位睿智的调和者,经他一番耐心细致的调解,往往能让双方瞬间化解矛盾,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凭借着精湛绝伦的手艺与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父亲声名远扬,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师傅。</p><p class="ql-block"> 为了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父亲常年背井离乡,在外四处奔波,过着漂泊不定、居无定所的生活。俗话说:“过了农历二十四,长工不理事。”可我的父亲,每年都要坚守到年末的最后一天,才会挑着沉甸甸的工具,匆忙从外地赶回家,与翘首以盼的家人团聚。尽管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但父亲的心却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家中的亲人。若是离家不远做工,无论夜幕多么深沉,工作多么疲惫,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家,还会带上在外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食物,满心欢喜地孝敬老母亲和孩子们。因此,每次父亲回家,都如同节日一般,我们姐弟满心欢喜,收获满满,家中洋溢着幸福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父亲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像一位细心的工匠,仔细找出家中需要修补的物件,然后全神贯注地精心将它们修理得完好如初。处理完家中的琐事,他便会如同孩子般雀跃地带着我们姐弟尽情玩耍。夏日,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他领着我们到河里捕鱼捞虾,为餐桌增添美味,改善生活;冬天,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他陪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回荡在雪地之上,让我们尽情享受童年的欢乐时光。有时,父亲还会把自己童年的经历编织成生动有趣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我们听,仿佛带着我们穿越时空,走进他充满趣味的童年世界。他心灵手巧,不仅能自制玩具枪、陀螺、木头车等充满童趣的玩具,画出来的小鸟更是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会振翅高飞。在童年的我眼中,父亲就如同无所不能的“智多星”,是我心中的英雄,我们对他敬佩得五体投地。</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家,虽然生活清苦,物质匮乏,但却格外温馨,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家中大小事务,皆由奶奶有条不紊地掌管,妈妈和我们兄弟姐妹都对奶奶敬重有加,家庭氛围和谐融洽。1985年,我初中毕业,却名落孙山。我心中燃烧着渴望读书的火焰,不愿一辈子被困在农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生活,一心希望通过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然而,这一想法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遭到了封建思想浓厚的奶奶的强烈反对。父亲为了帮我争取读书的机会,不惜与奶奶据理力争,一场场激烈的争论在家中爆发。他想尽各种办法满足我的愿望,却无意间违背了奶奶的意愿,为此,他们多次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但父亲并未就此放弃,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依旧硬着头皮与奶奶耐心沟通,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p><p class="ql-block"> “女孩子读书有啥用,嫁出去还不是别人家的人,净花冤枉钱!”奶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情绪激动,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仿佛要将心中的不满全部宣泄出来。</p><p class="ql-block"> “妈,四姑娘年纪还小,多读一年书,长高些个子,以后在农村干活也更得力些,也算遂了她的心愿嘛。万一她考上了,生活好了,咱们也能跟着享福呀。”父亲边说边笑着,试图用温和的话语劝解奶奶,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坚定。</p><p class="ql-block"> “我是心疼你负担太重,怕你挑不起这担子啊!你瞧瞧,你头发都全白了!”奶奶心疼地望着父亲,眼中满是忧虑与心疼,仿佛看到了父亲多年来为家庭默默付出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妈,您当年带着我们姐弟俩,那么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现在还有啥可怕的!如今我那三个大女儿也能帮衬了,她们也支持妹妹读书,我的担子只会越来越轻,您就安心享福吧!”父亲耐心地安慰着奶奶,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与憧憬。</p><p class="ql-block"> 父亲就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同春风化雨般,最终成功说服了奶奶。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他既尊重母亲的意见,又竭尽全力维护子女的想法,在亲情的天平上,努力寻找着平衡。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与担当,我才获得了读书的机会。我如愿复习了一年,日夜苦读,最终考上了兴安师范,如同一只挣脱牢笼的小鸟,跳出了农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紧接着,弟弟和妹妹也相继考上了大学,那几年,是家中经济最为煎熬的日子,生活的重担如同一座大山,压得父亲有些喘不过气来。父亲看到弟妹放假回家,心中既充满了喜悦,为子女的成就感到骄傲;又隐隐担忧,害怕筹钱开学,无法给予孩子们更好的生活。但儿女们的这份荣耀,如同黑暗中的明灯,让父母咬着牙坚持,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只为让我们过上与父辈截然不同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2012年9月,命运的阴霾再次笼罩了我们的家庭,父亲的身体亮起了红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陪他到桂林医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为肺癌晚期。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瞬间击碎了我们心中的希望,让我无法接受,难以面对。但父亲对此却浑然不知,依旧笑着说:“我没病,身体硬朗着呢,再活个十年二十年都没问题。”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却刺痛了我的心。我强颜欢笑地附和着他,等他睡熟,鼾声响起,我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悲痛,钻进被子,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忍不住夺眶而出,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止不住。那一晚,悲痛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我彻夜难眠,哭到天亮。父亲啊,您的养育之恩我还未报答,怎能……看着父亲日益消瘦,曾经健壮的身躯逐渐被病魔侵蚀,我们心里满是心疼与无奈。尽管我们对父亲的病情守口如瓶,连母亲都没有告知,但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单,已然如同宣告命运的判决书,无情地宣告了父亲的命运。我们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赶忙赶回家,轮流守护在父亲身边。看着被病魔折磨得瘦骨嶙峋的父亲,我们心疼不已,却只能噙着泪水,强作笑脸,安慰他说如今医学发达,他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然而,父亲心里其实明白自己的状况,他只是不愿让我们担心。他吃力地环视着在场的子女,目光中充满了眷恋与不舍,缓缓伸出那曾经强劲有力,如今却略显虚弱的手,紧紧握住我们的手,用尽全身力气,微笑着说:“会……好……起……来……大……家……要……团……结……”说完,便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父亲,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他宛如一座巍峨屹立的高山,挺拔而伟岸,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依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不忘隐藏自己的痛苦,将微笑留给了后辈,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们的心。父亲没有留下任何值钱的财物,却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微笑,这份微笑,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值得我们珍藏一生,受益无穷。他一生历经的风风雨雨,犹如一本生动的教材,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人生的智慧与哲理,成为我人生中一笔无比丰厚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了父亲留下的这份微笑相伴,无论我们的人生多么坎坷,道路多么曲折,我们都有信心像父亲一样,让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而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父亲,如今已经离开我们十二年了,父亲的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我眼前,他的精神,如同播下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会长成一片繁茂的森林,荫庇着后辈,让我们终生受益,铭记一生。他的爱,如同潺潺流淌的溪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永远不会干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