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纪念章|转交毛吟槎牧师遗属段华娜女士

光影艺术 乔和平

<p class="ql-block">  鉴于对已故的毛吟槎牧师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卓越贡献,2025年8月29号上午9时,常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吴雷春受上级组织委托,<span style="font-size:18px;">冒着高温,</span>赶到毛吟槎牧师外孙女段华娜女士(市一中66届初三校友)的住宅小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向他颁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将纪念章郑重的交给了她。以表彰毛吟槎牧师在抗日战争时期做出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 转交仪式在段女士居住的小区会议室举行,整个仪式朴素简单、庄重。大家以崇敬的心情缅怀毛吟槎一生所做出的可歌可泣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毛吟槎牧师在抗战期间,积极投身救亡事业。1938年,他与冯玉祥将军共同发起成立“抗日战争基督徒全国联合会”,担任副总干事;其后,他主持昆明分会工作,创办“难童院”收养战争孤儿;辗转重庆后,他修复社交会堂,先后创办启明小学、敬善中学,并支持高等教育发展,为民族的未来倾注心力。</p><p class="ql-block"> 此次纪念章的转交,既是对毛吟槎牧师的崇高褒奖,也是对宗教界爱国传统的充分肯定。常州基督教界将继承先贤精神,坚持走三自爱国道路,积极推进基督教中国化,为社会和谐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段华娜 (毛吟槎牧师外孙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冯玉祥将军 照</p><p class="ql-block"> 1945年九月二日(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二日)日本投降日赠毛吟槎签名照片</p> <p class="ql-block">毛吟槎 (1891-1991年) 江苏吴县北里巷人。母亲寡居,家境贫寒。从小随母亲入基督教监理公会圣日学校学习。</p><p class="ql-block"> 1898年入监理公会小学读书。</p><p class="ql-block"> 1905年开始在北里巷教会小学代课。在此期间受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的祖父李仲覃牧师的器重和栽培。</p><p class="ql-block"> 1911年被李仲覃牧师派至吴县平望镇传教。</p><p class="ql-block"> 1912年由监理公会保送至南京金陵神学院深造。1916年毕业(系金陵神学院首届毕业生),毕业后先在苏州甪直镇、常州戚墅堰任传道。</p><p class="ql-block"> 1917年,调监理公会无锡牧区为协理牧师,兼东吴大学无锡附属第八小学校长。</p><p class="ql-block"> 1918年,任监理公会年议会书记,并被派往常州北牧境工作。在此期间在常州与社会贤达恽丁戊组织“惜阴社”传播新文化。近代著名报人恽逸群受引导,订阅《新青年》杂志接触到马克思主义。</p><p class="ql-block"> 1922年调回苏州宫巷社交会堂,在廉溪坊组织工人夜校,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曾应邀在夜校授课。</p><p class="ql-block"> 1924年调苏州圣约翰堂为牧师,协助主任牧师李仲覃。1924年,他在圣约翰堂办的社交组织"益德会",支持纺织工人反对资本家克扣工人工资的罢工斗争获得胜利。</p><p class="ql-block"> 1925年动员纺织工人捐钱支持声援“五卅运动”,并将捐款剩余退回的2800元,组织在苏州城中修建“五卅路”。</p><p class="ql-block"> 1927年,东吴大学教导主任赵紫宸牧师与毛牧师商量,决定东吴大学顺应潮流,不再勉强学生参加宗教活动,宗教课由必修改为选修,开中国教会大学的先河。毛吟槎因此受到其他教会大学的指责。</p><p class="ql-block"> 1933年,任常州教区教区长,兼恺乐堂主任牧师,后来任监理会年议会办的《福音光》刊物主编。</p><p class="ql-block"> 1935年与上海董健吾牧师(地下党员)联合出面保释被捕的上海临时中央宣传部长浦化人。</p><p class="ql-block"> 1936年,作为监理会5代表之一,到南京参加美以美会选举会督的盛典。这一年4月邀请张之江将军率中央国术团成员来常州开展国术表演,并请张之江将军在常州恺乐堂和武进医院进行演讲。</p><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毛吟槎举家至武汉,参加冯玉祥将军在武汉格非堂组织的"抗日战争基督徒全国联合会",冯任会长,毛任副总干事。1938年,迁居昆明,担任抗日战争基督徒全国联合会昆明分会总干事。办"难童院",收养在日机轰炸中失去父母与家庭的孤儿。</p><p class="ql-block"> 1941年日军进攻昆明,毛吟槎牧师辗转到重庆社交会堂工作(即今重庆基督教圣爱堂)。在冯玉祥将军帮助下,毛牧师修复了社交会堂,创办了启明小学。之后又在冯玉祥将军帮助下办了敬善中学。革命烈士江竹筠(江姐)曾在敬善中学担任会计。此后毛吟槎牧师协助冯玉祥将军在社交会堂成立了“利他社”,开展抗日献金运动。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李公朴、马寅初等都曾在社交会堂参加利他社的演讲等活动。此后毛牧师又与东吴大学法学抗日救亡组织“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盛振为和沪江大学校董凌宪商议,将西迁的东吴大学法学院、沪江大学商学院组建为东吴沪江联合法商学院,在社交会堂恢复办学。</p><p class="ql-block"> 1946年5月毛吟槎牧师与冯玉祥将军乘坐民联号轮船从重庆回到南京,再回到常州、苏州。</p> <p class="ql-block">主要履历</p><p class="ql-block">1950年,毛吟槎任湖州海岛教堂主任牧师,后被选为湖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p><p class="ql-block">1954年任常州市北大街卫理公会教堂主任牧师, 常州市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1958年任常州恺乐堂主任牧师。</p><p class="ql-block">1963年当选为常州市基督教首届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p><p class="ql-block">1977年当选为常州市政协常委。</p><p class="ql-block">1980年当选为常州市基督教第二届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p><p class="ql-block">1983年,在常州市基督教第三届代表会议上,被选为常州市三自爱国会名誉主席、基督教协会名誉会长。</p><p class="ql-block">晚年写下了4万字的回忆录《永不止息》,为编写教会史提供了丰富有益的资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91年10月,在常州逝世。</span></p> <p class="ql-block">1988年海外友人来常看望毛牧师</p> <p class="ql-block">1990年复活节时年100岁的毛牧师为信徒施行洗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江越 克林 华娜 明德 光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