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崖仙踪~武当神农叠翠游记(之二)亘古无双胜境 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8.22日)

撒阿鄰臣 索·额尔登达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瞎转瞎拍2025-24-1673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武当山,地处湖北省西北部,隶属于十堰市代管的县级市丹江口市,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世界文化遗产,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雄伟的古建筑群和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武当山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是真武大帝(玄武神)的道场,明代起成为全国道教中心。道教宫观与自然山水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存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 代表建筑有紫霄宫、金殿(铜铸鎏金,建于天柱峰顶)、南岩宫(悬壁而建)、太子坡(九曲黄河墙)等。武当山是武当武术发源地,与少林功夫齐名,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创始人张三丰在此创立内家拳术,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著称,强调"以柔克刚、后发制人"。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群峰环绕如"七十二峰朝大顶",云海、日出、红叶堪称奇景。武当山植被茂密,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被誉为"天然药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必游景点有金殿:武当山的象征,全铜铸造,历经600年风雨仍熠熠生辉。紫霄宫: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宫观,是道教法事活动中心。南岩宫:绝壁上的"悬空宫殿",龙头香惊险奇绝。太子坡:红墙绿瓦的曲折回廊,是摄影经典机位。逍遥谷:自然山水与武术表演结合,体验道家隐逸文化。武当山不仅是风景名胜,更是融合道家哲学、建筑艺术、武术养生的文化宝库,值得深度探索。</span></p> <p class="ql-block">网载~借用一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武当山金顶,坐落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之巅,海拔1612米,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这里的古建筑群由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下令敕建,主要包括太和宫、紫金城、金殿等,整体布局充分利用天柱峰高耸霄汉的气势,依山就势,达到了“美如天宫”的意境。明成祖朱棣曾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封这座绝顶道宫为“大岳太和宫”,使武当山的地位一跃成为“五岳之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顶建筑群分布在海拔850米至1612米之间,包括黄龙洞、朝天宫、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和太和宫中的皇经堂、紫金城、金殿、朝拜殿、朝圣门等。太和宫则位于天柱峰顶端,其建筑分布在1500米至1612米之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武当山金殿位于天柱峰顶端,是中国现存最大、等级最高的铜铸鎏金大殿,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殿内供奉着披发跣足的“真武大帝”铜铸鎏金神像、金童玉女、水火二将等,殿内香案、供器、供桌等也均为铜铸金饰。藻井上悬挂一颗“避风仙珠”(或曰“避风珠”),传说可镇风保证神灯长明,实则因殿体各处铸件严密精确所致。所有构件在北京铸成后,经运河、长江水运至武当山,再榫卯拼装而成,工艺精湛,毫无铸凿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殿(铜铸鎏金大殿)建造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 ,高5.54米,面阔5.8米,进深4.2米,用20吨精铜,300公斤黄金打造而成。其建筑特点是仿木结构重檐庑殿顶(中国古代建筑最高等级殿顶)、铜铸鎏金、榫卯拼装、鎏金明珠 。金殿由明成祖朱棣敕建,象征"君权神授",现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七十二峰朝大顶"的自然奇观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相传金殿内真武大帝神像是按照明成祖朱棣的模样塑造的,故有“真武神,永乐像”之说。传说朱棣对工匠所塑神像均不满意,后一高丽族工匠根据其沐浴后披发赤足的形象铸造了神像,才得朱棣认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柱峰顶是观赏日出和云海的绝佳地点,景象壮丽,如临仙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顶因特殊的金属材质和地理环境,历史上产生过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多与物理现象相关,但也被赋予了许多神话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雷火炼殿:历史上,每逢雷雨,金殿周围常出现盆大火球滚动,雷电直劈金殿,金光四射,但雨过天晴后,金殿不仅毫发无损,反而更加璀璨。此现象实为雷雨天气下的特殊电学现象。为保护古建筑,现已安装避雷设施,此奇观较难见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祖师出汗:大雨来临前,殿内神像上会出现水珠,仿佛是神像在“出汗”。这其实是殿内湿度增大,水汽在冰冷的金属神像上凝结成水珠的自然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海马吐雾:金殿屋脊饰有瑞兽,其中一尊海马,在夏季有时会“吐”出串串白雾并发出声响,随后常迎来暴雨。这可能是气压变化导致气流通过中空海马时产生的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紫金城,又名皇城、红城,是环绕天柱峰顶端修建的石城墙,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城墙依山势而建,随山势起伏,中心周长344.43米,由重达千斤的石条砌成。设有东、西、南、北四座石门,但东、北、西三门面临绝壁,仅南天门有路可通。朱棣下令修建时要求“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金顶极目远眺,可见周围群峰俯首朝向,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天然奇观,感受“众峰拱拥、八方朝拜”的磅礴气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武当山金顶,不仅是一座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和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承载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和明代皇家政治历史。它巧妙融合了自然山势与人文建筑,完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登临金顶,既是欣赏绝顶风光的震撼体验,也是一次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朝圣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紫霄宫,全称“太元紫霄宫”,是武当山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宫殿之一。它坐落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东北的展旗峰下,因其所在地势与周围山势形成二龙戏珠的宝椅状,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紫霄宫是武当山道教建筑群的核心,也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最具代表性、等级最高的皇家庙观,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紫霄宫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但在元末明初毁于兵火。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明成祖朱棣为报答真武神佑其“靖难之役”成功,并宣扬“皇权神授”,下旨敕建武当山道教宫观。紫霄宫是重点修建的宫殿之一,历时十二年建成。至今,紫霄宫不仅是一座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研究明代建筑艺术、道教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珍贵实物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紫霄宫是明代皇室家庙和国家级祭祀场所,其建筑等级极高,带有浓厚的皇家色彩。这里也是武当武术的重要传承和演练基地,尤其与“三丰派”太极拳有着深厚的渊源。作为武当山道教协会的所在地,紫霄宫是武当山日常宗教活动的中心,香火鼎盛,道乐悠扬。其建筑技艺、雕塑、绘画等代表了明代艺术和技术的最高水平,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不可多得的“活化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紫霄宫不仅是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杰出代表,更是集皇家建筑之宏伟、道教文化之深邃、自然环境之灵秀于一体的“紫霄福地”,是领略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魅力的核心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南岩宫,全称“大圣南岩宫”,是武当山三十六岩中最美、最险、最奇的一岩,素有“挂在悬崖上的故宫”之美誉。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平地宫殿,而是依悬岩峭壁而建,与山石融为一体,完美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巧借自然的巅峰之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南岩宫不仅是武当山九宫八观之一,更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险峻的地势、精湛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朝圣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南岩宫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由元代著名道士张守清在此创建道观,开启了南岩的营建历史。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明成祖朱棣敕建武当山宫观时,对南岩宫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形成了拥有640余间房间的宏大建筑群。遗憾的是,清末以后,大部分建筑因失火和自然损坏而毁塌。如今我们看到的天门、龙虎殿、御碑亭等是保存下来的部分,而最具代表性的玄帝殿等则为近代重建。但即便如此,其现存的石殿、南天门、以及绝壁上的遗存,仍足以令人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绝壁石殿 - 天乙真庆宫这是南岩宫最核心、最奇特的建筑。整个石殿全部用石材仿木结构建成,榫卯拼接,刻工精细。它完全镶嵌于悬崖峭壁之中,犹如从石头里生长出来一样,被誉为“国宝级”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下第一香 - 龙头香位于石殿外侧悬挑而出的一根长3米、宽仅0.3米的龙首石雕。龙首顶端放置一香炉,这便是闻名遐迩的“龙头香”。古代信徒为表虔诚,需踏龙背至龙头敬香,脚下便是万丈深渊,坠崖丧命者不计其数,因此在清康熙年间被下令禁烧,如今游客已不能上去,只能在护栏外观看。它是武当山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也是道教信仰极端虔诚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传说这是古人玩过的棋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镇宫之宝~桃木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南岩宫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杰出范例,其悬崖建筑技术令人叹为观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真武大帝修炼和飞升传说的重要场所,南岩宫在武当道教信仰体系中拥有极其神圣的地位,是重要的朝拜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结合得淋漓尽致,行走其间,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能体会到人文历史的深邃厚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南岩宫是武当山之旅中不可或缺的一站。它不像紫霄宫那样恢宏规整,却以险、奇、绝著称,更能让人感受到武当仙山的空灵玄妙和道教文化的超凡脱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