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广州艺术博物院”是广州市标志性文化项目🌈🌈🌈2023年新馆开馆,是全国唯一兼具"国家重点美术馆"和"国家一级博物馆"于一身的“双料”艺术机构。</p><p class="ql-block">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艺苑路198号。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的核心位置。新馆体型宛如“水中盛放的英雄花”它是全球首个五个立面均采用光伏技术的公共建筑。外立面由21008片鱼鳞状的光伏玻璃人工拼装而成并获得专利。👍👍👍👍👍👍</p><p class="ql-block">不同的时期展览的内容不同👻👻👻展览精彩不断,各类高品质的艺术展览,涵盖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老少咸宜、各自有各自精彩🌈🌈🌈</p><p class="ql-block">与广州塔同框呈现🌈🌈🌈🌈🌈🌈</p> <p class="ql-block">俩闺蜜相约地铁“陈家祠”站,一起从地铁八号线出发,换乘地铁十一号线、再换乘地铁十二号线到赤岗塔站👏👏👏</p><p class="ql-block">地铁十一号线是广州的环城地铁🚇换各个线路站点最多的一条线路,全程44.2公里,共设31座车站👍👍👍</p><p class="ql-block">各座站台设计建筑富丽堂皇,眼前一亮,忍不住停下来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设计太美了,拼图🧩入编🤪🤪🤪</p> <p class="ql-block">我也来😂😂😂</p> <p class="ql-block">这里最多市民打卡✌️✌️✌️排队🤪🤪🤪匆匆忙忙的、照片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这个柱子设计犀利👍👍👍随着音乐节奏变动显示的图像也不同,走秀🚶🏻♀️➡️🚶🏻♀️➡️🚶🏻♀️➡️亮相😂😂😂</p> <p class="ql-block">站台上的设计很漂亮吸引人,差点忘记今天的主题是参观“广州艺术博物馆”了。快快走🫣🫣🫣</p> <p class="ql-block">路过见到“小蛮腰”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我也来🤣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从东门进入,先留下纪念吧👻👻👻能见到“广州塔”博物馆的展品“百廿风华、播芳六合”“齐物自有序、方家八人作品展”“别开生面、许固令的艺术之作”</p> <p class="ql-block">我也来一张、中午的太阳🌞太猛烈了🤩耀眼✨</p> <p class="ql-block">赶紧跑🏃♀️➡️🏃♀️➡️🏃♀️➡️快跑😂😂😂</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塑叫“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广州艺术博物馆、广州美术馆”牌坊👍👍👍👍👍👍</p> <p class="ql-block">周边摆甫士👻👻👻</p> <p class="ql-block">我与“梦年华”🌈🌈🌈充满梦想的岁月,有如梦一般美好的时光。诗意和浪漫🌹🌹🌹🌹🌹🌹</p> <p class="ql-block">你也“梦年华”希望美梦成真🌈🌈🌈🌈🌈🌈</p> <p class="ql-block">大堂高大上👍👍👍</p> <p class="ql-block">入门,映入眼帘的是:大堂、圆形穹顶,高高的十几米,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影效果非常漂亮🌈🌈🌈中间还有一架钢琴,真的是艺术和音乐融为一体,只要会弹琴的人都会上去弹奏一曲 🎹🎹🎹</p><p class="ql-block">有位白衣少女在弹钢琴🎹我也在傍边乱弹😎😎😎</p> <p class="ql-block">手痒痒的👯♀️👯♀️👯♀️</p> <p class="ql-block">很专注👍👍👍</p> <p class="ql-block">白柱背景照相一级棒👍</p> <p class="ql-block">偷拍这母女俩,小女孩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百廿风华、播芳六合”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百廿风华 播芳六合——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正式开展。</p> <p class="ql-block">文人篆刻肇始于唐,两宋趋于流行,元代赵孟额、吾丘布自豪印稿,主张复古,明“古雅”“质朴”,奠定了汉印审美观。王冕、文彭以石材自潮印意,徽发“印已成而兴无穷”的情致。自此,文人借助印工之手制作印章的时代结束,文人篆刻艺术逐步兴起 。</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篆刻家云集,“吴门派”“雪渔派”“酒水派”“娄东派”和朱筒一派是明消之际享有盛誉的篆刻流派,为清代篆刻艺术的兴盛作出了必要的铺垫。</p><p class="ql-block">清代中期文人篆刻创作进入紧盛时期。乾嘉年间,丁敬开创“浙蕉”,形成切刀风格,行刀波磔而进,锋棱毕现,线条古朴苍劲,富有金石味继起者有蒋仁黄易、吴冈,世称“西冷四家”或“浙派四家”,与后来的陈豫钟、陈鸿寿、赵之尿、钱松合称为“西冷八家”。“浙派”二百年来影响深远,支脉延绵至今未。</p><p class="ql-block">“邓派”形成稍晚于浙派。邓石如篆刻得力于书法,强调“印从书出”,印文蔡法渗以碑额题字,体势笔意沉雄朴厚,章法上强调“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使当时调限于取法秦汉玺印的风气为之一变。晚清时期,经再传弟子吴让之等篆刻家的弘扬,“邓派”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进一步强化。</p><p class="ql-block">晚清篆刻群体空前活跃,文人篆刻创作进入巅峰。涌现出了以徐三庚、赵之微胡缓、吴昌硕、黄士陵、齐白石为代表的篆刻家,他们寻求突破、取法多元,强调个性,别具风貌。</p><p class="ql-block">近代以来,篆刻艺术可资借鉴的资料和技法经验日趋丰富多元,为创作与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篆刻家既有追求传统审美意趣的意识,又有力倡我法的观念,摆脱实白,与站为新。为当代篆刻艺术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金石拓本</p><p class="ql-block">金石学始于宋代、清代乾隆嘉年间学者对金石学发出前所未有的兴趣、推动了金石学的发展、清代道成以后青铜塘韩研究之学蔚然成风。随着金石学的研究的深入,金石器物传拓也日益成为学者实践、探素与研究的一门重要学问与艺术。其中马起风、释达受开剑了金石器物全形拓、极大地丰富了金石学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全形拓本提供了金石学者研究学术的资料的同时,为书画家艺术创作提供了载体和形式。金石拓本中的学者、藏家的题跋为拓本的承传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p><p class="ql-block">百廿西冷、金石永固!西泠印社始终秉持“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营,在印社中人的不断努力下,收藏、保存有不小金石器物拓本,此次展览遵选了数各具特色的金形拓、博古清供、金石拓本其中《六舟拓绘菊花博古图》《丁仁绘果品棋博吉图》《吴昌顾跋西汉喻麝陶陵鼎博图》《汉三老碑》旧拓等均为难得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清代:赵之谦</p><p class="ql-block">1829-1884年</p> <p class="ql-block">清代:蒋仁</p><p class="ql-block">1743-1795年</p> <p class="ql-block">名人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绵三十年(1904年),是现代历史最悠久的文人出团,也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西麓,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占地面积595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90.29平方米,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区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园林优雅,景致幽绝,人文景列荟革,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提、吴隐,叶铭召集同人发起创建。1913年,近代艺坛巨攀吴昌硕出首任社长,盛名之下,天下印人翕然向风,东瀛名家河井荃庐、长尾雨山渡海来归,一时精英云集,入社者均为精擅篆刻、书画、鉴藏、考古、文史等之卓然大家,历任社长为: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共计516人,其中社员474人,名誉社员42人,分布于中国境内外近30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返政区、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瑞典、加拿大等国家。👍👍👍👍👍👍</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承载、记录了122年的印人、文人交往史。</p><p class="ql-block">2009年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吴昌硕先生作品👍👍👍</p> <p class="ql-block">于行先生作品👍👍👍</p> <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创立九十五周年志庆🌈🌈🌈</p><p class="ql-block">赵朴初先生作品👍👍👍</p> <p class="ql-block">张宗祥先生作品👍👍👍</p> <p class="ql-block">马衡先生作品👍👍👍</p> <p class="ql-block">“齐物自有序——方家八人作品展”于2025年8月8日至9月16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3楼举行,展示方家三代八位艺术家的220多件作品,涵盖国画、书法、摄影、家具和文献等形式。</p><p class="ql-block">方家,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目光。此次展览汇聚了方泽浦、方楚雄、林淑然、方楚乔、方楚娟、方向、方璐与艾瑞等八位艺术家的作品,展现了他们在不同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上的探索与创新。</p> <p class="ql-block">“齐物自有序——方家八人作品展”。这一展览不仅展示了方家三代艺术家的220多件艺术精品,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盛宴。在这片充满岭南文化魅力的土地上,方家的艺术传承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每一个追求美的灵魂。</p><p class="ql-block">方家以“诚实、勤勉、坚毅、达观”的家风,成为艺术创作的精神源泉。正是这种家风,使得八位艺术家的作品在时代的浪潮中依然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欣赏到方泽浦、方楚雄、林淑然、方楚乔等艺术家的作品,涵盖国画、书法、摄影、家具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情感,仿佛在与观众低语,讲述着属于他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方楚娟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群狮头鹅胖胖的、看到👀联想到碌鹅、烧鹅好好味😋</p> <p class="ql-block">偷拍父女三人幸福快乐照🤩🤩🤩</p> <p class="ql-block">水井</p> <p class="ql-block">农村生活写照“井”</p> <p class="ql-block">多子飞奔🕊️🕊️🕊️🕊️🕊️🕊️</p> <p class="ql-block">雕塑:清晨的山花</p> <p class="ql-block">雕塑:二个老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马思聪的音乐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南粤之光🌈🌈🌈1923/1949</p><p class="ql-block">1912年,马思聪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海城镇幼石街25号,书香门第。在海边长大的马思聪,对音乐情有独钟,故乡灵秀的景物也赋予这位南粤之子以艺术的灵感。广东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及从西方传入南粤的西洋唱片,是马思聪最早的音乐启蒙。</p><p class="ql-block">1923年,马思聪远赴法国学习小提琴,后又再赴法国学习作曲。他是中国赴西方学习音乐艺术的第一代人,也是取得突出成就后为中国音乐做出贡献的第一代人。1931年马思聪学成归国后,与陈洪创办了广州音乐院并任院长,后于南京任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讲师,并不断巡回演出。937年抗日战净爆发后,马思聪辗转华南、西南各地巡演,为群众鼓舞士气。之后又担任了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教授、中华交响乐团指挥、贵阳艺术馆馆长等职。于此同时创作出了成名之作一一《第一回旋曲》和《内蒙组曲》(原名《绥远组曲》)。其中根据《内蒙组曲》中的第二首改编而成的《思乡曲》成为了传世经典之作。其后他又谱写出了《第一交响乐》和《西藏音诗》等著名乐曲,由此进入了创作成熟期。抗战时期他还谱写了《中国的战士》《自由的号声》等抗战歌曲。</p> <p class="ql-block">成长历程🤩🤩🤩</p> <p class="ql-block">这是马思聪最钟爱的小提琴🎻</p> <p class="ql-block">1967/1987年创作的主要曲目</p> <p class="ql-block">小提琴演奏🎶雕塑🌈🌈🌈🌈🌈🌈</p> <p class="ql-block">我的深刻理解演绎😂😂😂</p> <p class="ql-block">高潮迭起</p> <p class="ql-block">抒情优美、动听、流畅………💤💤💤</p> <p class="ql-block">我来啦🎻🎻🎻🎻🎻🎻</p> <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听肖邦的《奏鸣曲》的“丧葬进行曲”中间段,那细细的柔丝,银色的光亮的轻轻的向上升,无邪的人的灵魂便是这样告别人世的。</p><p class="ql-block"> 马思聪</p> <p class="ql-block">大家只要有才艺都能展示👏👏👏👏👏👏</p> <p class="ql-block">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大咖”☕️☕️☕️</p> <p class="ql-block">在一楼大厅西餐厅吃披萨🍕🍕🍕🍕🍕🍕叹咖啡☕️</p> <p class="ql-block">国家重点美术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广州艺术博物院出彩的标签。时光煮雨有神偷,岁月缝花凝成画,这里每一幅作品都是时光的印记,是爱与艺术的交织。</p><p class="ql-block"> 接受诗、画、艺术的洗礼,灵魂仿佛得到某种救赎,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平静,跌入无我境界。与展品对视,和创作者心有灵犀开关暂时不来电也无妨,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携一身墨香归家也是极致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