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叶桦</p> <p class="ql-block"> 大家知道,神农架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因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完好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神秘的“野人”传说而闻名于世。但其中最毋庸置疑、也最令人惊叹的,便是它作为“天然植物园” 的身份。这里不仅是植物的避难所,更是研究植物演化和生物地理的“活实验室”。</p><p class="ql-block"> 神农架目前已记录的植物超过4276种,包括苔藓植物258种、蕨类植物357种、种子植物3919种,其中红豆杉、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p><p class="ql-block"> 避暑休闲,闲来无事,我便提着微距去巡山了,主要去寻拍那山中野花。我漫步在山溪边、山道旁、缓坡上、栈道边,一眼望去,绿野中色彩不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鲜花在凉爽的秋风中摇曳。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它们或在山坡上独放,或在山溪边苦等,或在草丛中坚守,或在山路旁聆听。它们会在约定的时间吐蕾绽放,以其自然的颜色妆扮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这花也确实不易,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休眠、越冬、迎春、生长、吐蕾、开放、结果、谢幕,四季变换,循环往复,一生中最光鲜的时光就是鲜花盛开的时节。</p><p class="ql-block"> 山野花不同家养的花,它们无人施肥,无人打理,无人呵护,在大自然中沐雨栉风,独自生长,即便花香四溢,也确实很不容易。但它们仍是无私的,若到季节,它们会义无反顾,独自开放,把一片美丽奉献给大自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实我是一个花盲,除了简单常见的花认识一点外,大多数的花我一叫不上名字,二说不出习性,更不知道它们的属性科类。但是我喜欢花,只是喜欢它们盛开的样子,喜欢它们鲜艳的颜色,喜欢它们自由活脱的性格,更佩服它们顽强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在密林中,它们与其它植物和睦相处,不争空气不争水,不争地盘不争光。即便阳光稀少,它们也默默忍受,在一片阴暗中,顽强生长,如期绽放。</p><p class="ql-block">就是盛开时节也很少有人欣赏,它们心存高远,不羡赏目,不慕繁华,在这深山一偶,忍受孤独而一枝独芬。那些带花的藤蔓,借助山中枝条,伸向路边或醒目处,以期获得人们观赏的眼光。大朵的花绽放于一坡翠绿中,十分显眼。瘦小的花,豌豆大小,不十分留意,实在难以发现。</p><p class="ql-block"> 我拍到了一种经过识花君比对才知道的花——沙参花,我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花。沙参花有紫蓝色、蓝色、紫色和白色等几种颜色,紫的高贵,白的淡雅,我分别拍下了它们。沙参花骨朵不大,也就两厘米的样子,一朵朵一串串,花如铃,口朝下,蕊伸于花瓣外,细细看来,还是很漂亮的。</p><p class="ql-block"> 在一根树的草丛中,我发现了一朵醒目的花,一杆一花,蓬勃向上,红里蓝紫,小巧玲珑。拍下比对,名为红车轴花。花序由70余朵小花组成,花冠呈紫红色或淡紫红色,花萼筒状,萼齿条状披针形,最下面的一枚萼齿较长且具长毛。 </p> <p class="ql-block"> 山路边有一条山溪,流水潺潺如歌,溪两边也长满了植物花草,我徜徉在溪边,搜寻着美丽的颜色。在一丛藤蔓中几朵喇叭式的白花在风中飘舞,旁边没开的正积蓄力量准备怒放。走近一看,花素如绢,白中泛绿,拍照比对,名曰藤长苗。它的美,更在于其名字中那个“藤”字所勾勒的姿态。纤细翠绿的茎蔓柔弱无骨,却不甘匍匐,总是以一种倔强的缠绕,攀附着身旁的枯枝或草叶,蜿蜒向上,在阳光下织出一片绿意盎然的生机。卵形的叶片安静地衬托着花朵,叶柄短促,仿佛生怕打扰了花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微风拂过,这些可爱的小喇叭轻轻摇曳,不张扬,不喧哗,只是静静地点缀着秋日的绿意,在无人注目的角落里,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坚韧与温柔之美。</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露水还缀在叶尖,溪边的长鬃蓼已静静绽出它们的花穗。那花并非夺目的艳色,而是一种内敛的粉红,密密匝匝地簇拥成纤长的穗子,像一支支被朝霞染透的毛笔,谦逊地低垂着,却又在风中轻轻摇曳,书写着夏尽秋来的讯息。</p><p class="ql-block"> 它的美是整体而朦胧的。走近细看,每一朵小花其实微不足道,五枚瓣缘深裂的薄瓣几乎透明;但成千上百朵这样的小花团结成穗,便成就了一种动人的姿态。最是那名字中的“长鬃”——从花穗基部抽出的、细长如丝的苞片,宛若骏马飘逸的鬃毛,又像为每一支花穗系上了柔美的流苏,让整个植株在绿野中显得格外飘逸而风流。</p><p class="ql-block"> 它从不孤独生长,总是成片地立于水畔湿润之地,用连绵的、雾霭般的粉红花雾,温柔地模糊了土地与流水的界限。</p> <p class="ql-block"> 秋初的山野,当许多繁花渐次退场,胡枝子便悄然而从容地登场了。它从不炫耀孤独的一朵,而是将无数细小的蝶形花朵,密匝匝地缀满纤长的枝条,形成一串串轻盈婉约的总状花序。那花色是经典的秋之韵致——一种温柔到骨子里的紫红,不张扬,不炽烈,却透着难以忽视的娴静与典雅。远望去,整丛灌木仿佛披着一层如梦似幻的紫红色烟霞,在日渐疏朗的秋阳里,摇曳出几分诗意与淡淡的哀愁。</p><p class="ql-block"> 射干花极具观赏之美,此花不择地而生,耐旱耐贫瘠,于山野石缝、路边草丛皆可旺盛生长,生命力极为强韧。只是我来晚了,只拍下了射干双果。</p><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黄色的棣棠花出现在我的眼前。它不似桃李争艳,只将那鲜润的明黄色泼洒在那绿丛中。它生长在溪畔水岸,那极其明亮的黄色倒映在水中,与水影、光斑一同荡漾。其光华不夺目,却温煦暖心,仿佛遗落在人间最后一抹活泼的春意,温柔地提醒着:秋天到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花叫少蕊败酱,名字里带着几分荒疏气,却是山野秋日里一道倔强而清寂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溪畔的坡地草丛或石砾之间,一根细长而坚韧的花茎突兀地抽出,顶端托起一个松散微黄的伞房花序。那花色是极淡的黄白,近乎素白,细小如米粒的蓓蕾与刚刚绽开的小花挤作一团,并不艳丽,反而透着一股褪尽浮华的沧桑感。它的花瓣极小,基部往往微带淡紫,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三五枚伸得老长的雄蕊,远远超出了花瓣,仿佛要在秋风里竭力捕捉些什么,予人一种孤注一掷的挣扎感。</p><p class="ql-block"> 然而它真正的标识,是那股气味。若你无意间触碰到它的枝叶,一股浓烈而特异的“败酱”之气便会扑面而来,这名字由此坐实。这气味不算宜人,却也是它拒绝平庸的宣言。</p><p class="ql-block"> 在万物开始凋零的寒秋,少蕊败酱就这样举着一束束素淡的花束,姿态孤傲,带着它那不容忽视的气味,在山风里摇出一片顽固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野豇豆花,是藏匿于山野草丛间的精灵,自带一份伶俐的野趣。它那纤细柔弱的藤蔓,如绿色的线绳,悄无声息地缠绕在灌木或草茎上,于一片浓绿之中,忽然挑出几对俏丽的小旗。它的花是经典的蝶形花,瓣片分明,旗瓣宽阔,微微后翻,露出一角明亮的紫红或玫瑰粉色,翼瓣与龙骨瓣则含蓄地收拢,护卫着花芯。</p><p class="ql-block"> 三五朵花疏落有致地缀在长梗上,迎风轻颤,那纤细的姿态仿佛承不住一丝重量,却透着一股子顽强的生机。花谢后,它便垂下细长如指的豆荚,将这山野的点滴风情,悄悄孕育成实实在在的果实。</p><p class="ql-block"> 绿叶下卷缩着一盏小巧的金色灯笼——那便是荷青花了。它并非水中之荷,而是独属于山林湿地的精灵。在尚且稀疏的林间光线里,显得格外耀眼温暖。花心处簇拥着鲜黄色的花丝,如同为这盏小灯再添上明亮的光源。它没有浓郁的香气,只以这纯粹而热烈的色彩投向大自然的怀抱。</p><p class="ql-block"> 金光菊便是旷野与路旁最恣意、最奔放的生命宣言。它从不知含蓄为何物,总是挺立着粗粝坚韧的茎杆,将那张灿烂的笑脸毫无保留地迎向天空。</p><p class="ql-block"> 它的花盘硕大而坦荡,仿佛一颗微型太阳被安放在了绿色茎秆顶端。那规整排列的舌状花瓣,是纯粹得毫无杂质的金黄色,修长地向外舒展开来,甚至微微向后翻卷,洋溢着一股无拘无束的野性活力。 </p><p class="ql-block"> 它从不孤芳自赏,总是成丛成片地生长,在烈日熏风中汇成一片波澜壮阔的金色海洋。那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快乐,充满泥土的质朴与阳光的炽热。即便在贫瘠的土地上,它也能昂首怒放。</p><p class="ql-block"> 高乌头花则是开在林缘溪畔的一抹幽邃冷焰。它总在夏末秋初,于浓绿之中兀自挺立起一串独特的花序。花色是极为沉静的蓝紫,罕有的深暗色调,仿佛将山间的暮色与露水都沁染在了花瓣上。它不招摇,却自有一股孤高的气势。细长的花梗垂挂着朵朵沉静的花,像一串被施了魔法的铃铛,从不发出声响,只默默凝视着幽谷。这份与众不同的冷艳与孤傲,让它成为山野间最令人过目难忘的幽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