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里有当时北京仅有的四家舞厅之一,有可口可乐、进口橙汁和麦当娜的歌。</p><p class="ql-block">1981年10月,梳着大背头的法国人皮尔卡丹在北京饭店举办了全中国第一场面向普通观众的时装秀。</p> <p class="ql-block">走秀这天,开场先是一段京剧里的猴戏。</p> <p class="ql-block">15名模特都是中国人。他们全是出身底层的年轻屌丝,卖菜的、烧砖的、做地毯的……还有皮尔卡丹在北京饭店偶遇的。</p> <p class="ql-block">那年她刚中学毕业,因为亲戚从国外回来住在北京饭店,她得以被接进去,坐在大堂喝咖啡。在去洗手间的路上,被擦肩而过的皮尔卡丹叫住,就此改变了一生。</p> <p class="ql-block">尽管每天工作九个小时,还要下班后再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到鼓楼训练。不停地在音乐伴奏中走路,纠正形体和步伐。</p> <p class="ql-block">男模特们到买菜的地方买了一捆带花的韭菜,插在兜里。</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口超过10亿,按一人一年使用30颗纽扣计算,整个国家需要300亿颗纽扣!</p> <p class="ql-block">跟晚清的时候,那些幻想把钢琴卖给4亿人的老外一样。吉他?</p> <p class="ql-block">这场秀结束后,他在中国定制了十万条头巾,贴上皮尔卡丹的商标,卖到了美国和法国。</p> <p class="ql-block">卡丹先生也是比郭台铭更早发掘中国人口红利,看到世界工厂潜质的商人。</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她还在中央美院读大学,被来自保加利亚的留学生马林.瓦尔班诺夫邀请,在北京饭店吃了顿晚饭。</p> <p class="ql-block">宋怀桂因此跟着丈夫远走保加利亚,后来又一起搬到了法国。</p><p class="ql-block">她改变了更多人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在她的建议下,皮尔卡丹还在中国开了一家餐厅,就是后来姜昕在《长发飞扬的日子》中写到的,中国摇滚乐的圣地,马克西姆餐厅。</p> <p class="ql-block">堂而皇之的在壁画中出现了全裸人像。要知道,这在那个年代不仅是少儿不宜,成人也不宜。</p> <p class="ql-block">宋怀桂当年还想把北京饭店中楼买下来,改建成一座200个客房风格都不一样的北京马克西姆饭店。</p> <p class="ql-block">在当时人均月薪69块钱的中国,马克西姆餐厅一顿饭的人均消费就得200元。阿兰.德龙在此举办五十岁生日宴,张国荣在这里留下了生前最后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帮年轻人,天天在这里搞摇滚乐。其中一个朝鲜族的北京小伙,在这里第一次唱起了自己的歌,那歌叫《一无所有》。</p> <p class="ql-block">崔健经常出没于马克西姆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他出得起饭钱,而是因为认识了宋怀桂的女儿,比他大四岁的宋小虹。</p> <p class="ql-block">当时还在北京歌舞团当小号手的崔健,在宋小虹的邀请下,才得以在马克西姆演出。</p> <p class="ql-block">崔健想了很多办法帮她治疗,请了一堆按摩师、气功师、中医,最后也没有治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