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客家地区,买卖猪子的市场叫“猪子行”。猪子行特别热闹,占用的空间大,往往独立于集市外或在集市的一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猪子行”除了有买家卖家、市场管理人员,还有一个中间介绍人,我们这边叫“猪子伢人”。这可是一个不简单的职业,猪子伢人的嘴巴舌尖能犁地,唾沫能生花,不比那媒人婆的嘴差。买家卖家讨价还价,猪子伢人努力两边说和,最后促成生意成交。卖家买家为了感谢猪子伢人,按一头猪子一元钱的介绍费付给猪子伢人。比如一笼十只小猪子,伢人两边可得二十元介绍费。有时候买家这头会少拿一点。买卖成交后,伢人还要帮忙把装着猪子的猪笼抬上板车,帮卖家把猪子从市场推到买家家里。这趟生意才算圆满结束。伢人又赶回猪子行奔赴下一场介绍。</p><p class="ql-block">三十六行,行行有门道。猪子伢人除了要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还要有一套“相猪”的本事。</p><p class="ql-block">猪子的上嘴要圆下颚要短,前肩厚实开阔,后肩强壮舒展,屁股滚圆,尾巴上扬,肚底贴地,肤色白里透红,毛发柔顺有光。这样的猪子好养,快长快大。反之,嘴尖颚长,肩膀单薄,屁股瘦小,尾巴下垂,毛发干燥,这样的猪子即使喂了好料,也长不快。</p><p class="ql-block">猪子伢人这个行当真的不赖。每五天一个集圩,一个月有六个圩日,一个圩日赚个三五十块没问题,收入相当可观了。</p><p class="ql-block">而今这个时代,家家户户都不养猪了。讲究的是环境整洁卫生,无污染。</p><p class="ql-block">那个大猪呜呜,小猪吱吱,买卖吆喝声此起彼伏的猪子行不见了,房前屋后放水莲或浮萍(猪饲料)的大大小小的池塘也不见了,左邻右舍喏喏喏的呼猪声也听不到了,农村里再也没有鸡的咯咯咯叫,再也没有鸭的呷呷呷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