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五)(国共内战)

樵人

<p class="ql-block">1),张国基武装的兴起与覆灭</p><p class="ql-block">张国基(?-1940年11月)是吴桥城东老鸦张村人,张家是吴桥的大户,有土地数十顷,还有一个很大的张家陵园,占地百余亩。陵园内有大片的柏树林,曾是吴桥城东的一大景观。张国基在抗日初期任国民党吴桥县党部监察委员和吴桥农会会长,凭借其财力和政治势力组织了《吴桥县抗敌后援委员会》,并将各村镇的自卫队改编成《吴桥抗日游击队》,积极进行抗日活动。</p><p class="ql-block">1938年3月张国基的抗日游击队被河北省政府主席、冀察战区司令鹿仲麟【注释1】收编,加入国民党二路军。</p> <p class="ql-block">《吴桥县志》记载的张国基地方武装行动历程摘录于下:</p><p class="ql-block">1938年2月张国基自卫队改称守望队,共有520人。驻守老鸦张、彭庄、牟家庵一带。</p><p class="ql-block">1938年3月被鹿鈡麟收编为“冀察战区二路军”。</p><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日军袭击吴桥城,二路军将日军击退。日军死伤20余人。</p><p class="ql-block">1938年6月张国基任河北第九区专员,津浦纵队司令,队伍发展到4000余人,司令部设在孙龙庄。</p><p class="ql-block">1938年9月二路军在灯明寺和日军相遇,八路军和二路军合作,共同击败日军。</p><p class="ql-block">1938年11月8日,日军进攻二路军辖区乔王戴庄,二路军转移。总务科长张之峰等四人阵亡。接着,日军又进攻高家集,二路军第10,11中队200余人,全军覆没。随后,日军在向吴桥县城行进时,张国基率四个中队在盘沟河畔迎击,激战一小时,二路军撤退。</p><p class="ql-block">1939年1月20日,日军及川支队1000余人进攻吴桥城,张国基部死伤四人。迫于形势,张国基部撤出吴桥城,在敌后打游击。至此吴桥全县沦陷。</p><p class="ql-block">1939年8月10日,八路军东纵司令肖华来吴桥边东村,11日离开,12日日军追来,侵占牟家庵、彭庄、徐连九等村,扬言追击八路。8月14日,边东村36人红枪会受张国基命令,配合二路军拦截阻击日军追兵,在油坊李村,牟家庵一带与日军展开激战。红枪会有28人遇难。</p><p class="ql-block">1939年年末,八路军运河支队接受一项重要任务:去东光县城以南接冀鲁边区某负责人,在津浦铁路沿途一个小村外被二路军发现,运河支队参谋长傅继泽说明情况要求通过,二路军不允许并开枪示警。随之双方开战,运河支队击退了二路军,从此双方结下了梁子。</p><p class="ql-block">1940年春,八路军冀鲁边区司令周贯五先后多次和张国基谈话,争取张国基加入八路军,张国基断然拒绝。由于无争取可能,11月8日周贯五召开会议,部署歼灭张国基。</p><p class="ql-block">1940年11月20日夜,八路军4000余人分割包围张国基驻地彭庄、油坊李村、牟家庵、许连九村等地,激战三天,俘虏敌军1000人,毙伤800,活捉张国基。缴获重机枪一挺,轻机枪20挺,长短枪2000余只。张国基等10名顽固分子被俘后拒绝投降,于12月4日被处决。张国基的死党、助手尤美玉带领500人残部逃脱。</p> <p class="ql-block">2),八路军攻打吴桥城</p><p class="ql-block">1940年11月张国基部队被歼灭之后,张国基的副官尤美玉率残部500人逃走,投奔了国民党河北省保安部队司令张蔭梧【注释2】,受张蔭梧委派,尤美玉任吴桥县长兼城防司令,尤美玉1000士兵驻守吴桥城。</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8月19日八路军渤海区党委根据上级“迅速占领城市及要道”的指示,决定围攻吴桥城,歼灭驻城尤美玉部队。八路军渤海区政委陈德率领沧南军分区四个连队、一个特务连配合东吴县大队、区队发起攻城行动。</p> <p class="ql-block">吴桥城有“铁城”之称,城墙十分坚固,驻守的国民党军队早有防备,城门紧闭,修建了防御工事,凭轻武器很难攻破。夜间偷袭、爬云梯强攻伤亡很大,进攻受阻。相持了多日以后,八路军调整了战术,决定在西关挖地道到城下,用炸药爆破的办法攻城。</p><p class="ql-block">西关街有一个茶叶店,店主人叫范连山,八路军首长对范说明想在他的院子里挖掘地道的想法,范连山表示同意。挖掘了20多天挖到了护城河位置,地下是岩石结构,只能采用石匠的工具,用钢钎榔头开凿,开凿石头的声音很大,为避免城墙上的守兵听见,就在城下敲起了锣鼓制造噪声。守城的尤美玉士兵不明白其中密秘,他们也拿来锣鼓敲起来了,好像在庆祝节日…。</p><p class="ql-block">1940年9月14日地道挖掘完成,八路军渤海区政委陈德布置了攻城任务。在城下的地道内放置了1000公斤炸药,八路军主力集中于西城门外,等待进攻命令。9月15日零时一声巨响,炸药引爆,守城士兵有的被震晕,有的被炸飞,城墙炸开了一个缺口。八路军趁机攻入城内,双方展开激烈厮杀,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战斗,全歼尤美玉的部队,此时天色方亮。经过清点俘虏和死伤人员,没有发现城防司令尤美玉,难道他逃出城了?</p> <p class="ql-block">3),捉拿尤美玉</p><p class="ql-block">全城搜查五、六天,搜查尤美玉家十余次,都没有找到伪城防司令尤美玉。尤美玉家住城内西北区一个较大的院落,平时他家里只有他老婆和一个女佣三口人,据他老婆说,八路军攻城那一夜尤美玉出了家门就没回过家。小小的吴桥城能藏到哪里去?军区领导开会研究了多次最终认为,尤美玉藏在他自己家里的可能性很大,估计他家有暗墙或地道,决定再去他家搜查。一个20人组成的搜查小组,带着洋镐、铁锨、斧头等工具来到尤美玉家,尤美玉的老婆吓得瘫坐在院里动弹不得。搜查队员终于在一间房子的暗墙夹缝里发现了尤美玉,他在夹缝里躲藏了七天后落网了。鉴于尤美玉的罪行,八路军区领导研究后,决定对尤美玉处决。至此,吴桥县域完全解放。</p> <p class="ql-block">【注释1】鹿鈡麟~(1884~1966年)河北定州人,国民党二级上将,是冯玉祥得力助手和西北军“五虎将”之一。1908年加入北伐新军,历任南京军事委员会委员、军政部次长及代理部长、河北省主席等职。抗战期间,曾任第三战区参谋长、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冀察战区总司令兼河北省政府主席等职。抗战胜利后辞去所有职务,定居天津,1966年去世,享年83岁。</p><p class="ql-block">【注释2】张蔭梧~(1891~1949年)河北博野人,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党高级军官。抗战初期任河北省保安部队司令,和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有短暂的合作,后期转变成反共分子。</p> <p class="ql-block">编纂:樵人 2025/08/10 </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