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七夕 感恩健康的自己活在精神的世界里

爱是源—晴天安好

<p class="ql-block">今天在学习心理学的德芬空间群,看到的一段话,有点长,我一边瑜伽垫上练基本功,一边慢慢读着。</p><p class="ql-block">是不是我们对孩子有太多的期待,才会生出很多的煩恼。给自己一个框,还要给孩子一个框。</p><p class="ql-block">师从曾奇峰的么利华说,自己在孩子时期和父母的未完成事件,得到父母的打压,未释放。待到自己成为父母亲时,这些情绪都一一呈现出来。</p><p class="ql-block">孩子受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攻击孩子。各种。</p><p class="ql-block">语言,行为,表达方式。情绪。表情。</p><p class="ql-block">不是表达情绪,而是情绪表达。</p><p class="ql-block">孩子在你的控制下,无处藏身。</p><p class="ql-block">孩子在上大学只想远离家,到更远的城市去。</p><p class="ql-block">谁痛苦谁改变。我觉得自己活着痛苦。于是我想改变。</p><p class="ql-block">用生命影响生命。</p><p class="ql-block">我想活得更好,我认为我的生命值得拥有更好的一切。我值得所有的美好向四面八方向我涌来。</p><p class="ql-block">清爽的人生,自洽的人生。</p><p class="ql-block">醒来。</p><p class="ql-block">有的人快60活到现在还没明白。还在自高自大,还在强撑。把责任推至别人身上。把自己当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真庆幸自己醒来。哪怕成长的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的二段文字,细细品。觉察自己。</p> <p class="ql-block">《不再受伤的心:关系的自由从觉知开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要是相爱过的人,可能都有过越爱越受伤的体验吧?甚至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苦人。无论是恋人之爱、夫妻之爱,还是父母之爱,若缺乏觉知,可能都会被因为爱而生起的种种情绪所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有时候,我们不是被对方的行为伤到,而是被自己的期待、控制欲和“你本该懂我”的剧本设定搞得很苦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白了,你以为你在谈恋爱,其实你在导演《我以为你是那个懂我的人》,演员临场发挥一下,你心态就崩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有可能这一切的核心,并不是谁辜负了谁,而是我们忘了用心里那个“能觉的”清清明明的心去看清一切。是的,不是用爱,不是用脑,而是用觉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恋爱关系:不是你不好,是我太用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现代社会,情感与婚姻正前所未有地经历剧烈震荡。曾经,白头偕老是常态;如今,即使两个相亲相爱的人走到一起,也常常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哪怕还在一起,也常因争吵、冷战、怀疑等等精神内耗而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因为“爱”本身出问题了吗?不是。问题出在爱的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喜欢上一个人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对方往自己的模板里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应该秒回我消息”“她应该只关注我一人”“他怎么能一出去玩就忘了我”——这些不是爱,是控制欲披着深情的马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开始紧张、焦虑,过度付出,用沉默惩罚,用崩溃试探……关系很快就变成了一个需要运营的项目。爱情秒变成一场交易,我送你一件外套,你得赠我一支高级口红。最后我们忘记了最初的心动,却收获了很多期待带来的失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你有没有试过,在“上头”的当下,不急着表达,不急着抓住,而是回头看看那个“动念”的心:“此刻,我是因为爱他,还是只是想让他填补我内在的匮乏?还是用他对自己的妥协来证明自己的独一无二?”“我说这句话,是出于真正的关心,还是出于掌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要这样回头看一眼,这份觉知就会像光一样,打在你的欲望上。当你不再用力,不再执着回应,也不再随对方的喜怒起舞,开始明白:爱不是你必须属于我,而是我看见你是自由的,而我依然爱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候你已经从“感情关系的乙方”变成了“内在觉知的C位”,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父母和孩子:管教里藏着恐惧,觉知才是真正的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多创伤都来自“为你好”。小时候父母揪着耳朵骂孩子,明明是情绪失控,转头却说:“我不打你,你就学不会,我是爱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说真的,那种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的教育,带有了很多投射和焦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必须照着自己的意志长大。不能学画画,不能太软弱,不能去当什么自由职业者,理由是“社会很残酷”“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父母容易用自己过去的经验来套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有没有想过:父母其实不是怕孩子失败,是怕孩子选了一条他们没有掌控力的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活在觉知里的父母,会在想要干预之前先问自己:“我现在说这句话,是因为我信任他的成长,还是因为我不敢面对自己的不安全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正看见了自己的恐惧,才可能真正松开手,看到孩子的独特。真正的爱,不是让孩子成为期待中设定中的人,而是让他成为他本来可以成为的那个人。在如今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我们需要跳出原有的认知,重新估量一切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智者曾说,“因为我们以往的价值、意义、幸福,全都建立在物质世界,但这个世界已飘摇不定。”今年还很热门的专业,明年可能就已经不再是香饽饽,把价值全部建立在外界的评价体系是充满不确定性的,而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支持、关心、温暖,却是孩子在这个飘摇世界里心中的定风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上司与员工:你以为你在掌控,其实你也很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些领导,像审讯,邮件像催债,动不动就是一句“你要有责任感”“别让我操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不是他真想管得那么细,他只是太怕失控了——怕下属搞砸了他背锅,怕别人不尊重他,怕“领导”这个角色不被承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活在觉知里的管理者,会很清楚:“我现在是在引导目标,还是在通过控制别人来稳定自己的地位感?”懂得信任,会反馈,会划边界,也会承认自己的局限。于是员工不怕他,尊重他,也更愿意把他当“人”看,而不是一个带薪发号施令的机器。有觉知的管理者,往往有一种令人舒服的气场——不冷不热,不压不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说你要离职,他祝福你未来更光明;你说你迷茫,他不急着劝你回头,而是给你一段时间成长;你工作干得好,他会在合适的时候激励你、奖励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不活在“要控制员工”的剧本里,而是活在“觉知自己与人共事”“自利利他”的真实里,因为本质上,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职场关系:竞争不可怕,失去觉知才可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事之间,有时候也会暗流涌动。一个眼神,一个会议上的打断,足够让人回去编八百字内心独白:“她这是针对我吧?”其实对方也许只是昨天失眠,今天没化妆,不太想说话。职场里最让人疲惫的不是竞争,而是我们不停用“揣测——自我防御——回击”的循环过日子。你的心很累,对方可能也毫无知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愿意用“觉知”来照见这些起心动念,你就会发现,“啊,我又在脑补了”“我又想抢功劳了”“我又想被看见、被肯定、被需要了。”一觉察,情绪就像泡沫破了。你不是不再有情绪,而是你不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可以大方地说“这个点子不错,我们可以再补充一下”,也可以淡定地说“不太认同这个做法,但我愿意配合尝试”。不太卷,不爱演,不用躲,无攻击。你只是清醒地做人,松弛地做事。日久见人心,这样的同事,想必也会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正的自由:不从控制中来,而从觉中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一件事值得我们记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要不再受伤,不是要找到一个不会伤你的人,而是要找到那个能觉的心。那个心没有伤害。原本这能觉的心,没有什么能够束缚它,没有什么能够影响它,其中蕴含了无条件的自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心原本就能觉知万物的变化,也能觉知自己的喜怒哀乐、期待、控制和恐惧。清清明明的心,觉到苦的心不苦,觉到乐的心不乐,它自己不苦不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你想要争夺时,看着那急迫的心,看着看着,可能念头一转,“其实我已经够好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你陷入期待时,看着此心一会儿,安心了,发现“没有回应,希望落空,好像还是可以很自在嘛”;当你被拒绝时,看见这份痛苦,痛苦就会自然歇下来,“哎呀感觉好尴尬好难过……咦?怎么只是这样看着看着,好像也没想象中那么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命不是靠抓住了谁而完整的。我们之所以完整,是因为发现本来,逐渐看到那个生命中真正的本具自足的主角。我们的生命原本自由自在,“雁过长空,飞过即逝,没有精神内耗,时时自在人。”</p> <p class="ql-block">内观心法理论早读day4</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外在皆镜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外在皆镜子”是净心的第二个基本理念,也是核心观点之一。 在净心里,我们把外境、外相,外在所有的发生都看作镜子,是为了照见我们的心,配合我们的心在演出。心里有,才会看到外在有,外相都是内心的宝贝投射出来的,心是一切的根本。所以,净心不琢磨镜子,不修改镜子,外在发生任何问题,回归内在观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外在皆镜子,只为照我心,一切心投射 </p><p class="ql-block">人们最大的痛苦之一,就是我的痛苦是你(外境)造成的,只有你(外境)变了,我才能幸福,继而把努力的方向放在对方的改变上,越努力,越痛苦。 在净心里,我们认为痛苦是宝贝,住在自己的心里,只需要向内陪伴,尊重他,爱他,就可以获得内心的安宁。无论外在变不变,都可以让痛苦消融,自己的心态自己做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举个例子:我们看到伴侣玩手机不管孩子,心里有评判和生气, 就会指责和抱怨;如果当时状态好,心里很平静,就会温和提醒。面对同样的外境,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只和当下的心态有关,和外境无关。 所以外境不是造成痛苦的因,他只是照见了心里的痛苦。换句话说,心里有痛苦,才会看到痛苦,才会创造痛苦的相,痛苦是因不是果。 中国的圣人智慧认为“心外无物”,也是在阐述这个认知,外境是内心投射出来的,我们所有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世界都是内心宝贝的诠释,都是被宝贝过滤过的,他们随时随地在投射着我们的世界,吸引并创造了各种结果和互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比如,父母有期许,期许只会看到孩子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去指责或者教导;妻子有委屈,委屈会关注丈夫做得不满意的部分去挑剔或者唠叨。对方的回应方式,对应的是我们内心的状态,外在只是如实如是反映了我们的心。所以,净心认为心是投影源,相是投影幕,想要外在改变,需要回归内心关闭投影源。无论外在遇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看向自己,提醒自己:外在是果不是因,是内心的宝贝投射出来的,他们渴望被看到、被尊重、被爱,回归内心,守护他们,善待他们,不向外投射。 心变了,外境(相)就变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外在皆镜子,分离不当真,答案在自心 </p><p class="ql-block">净心把外在看作镜子,是为了引领我们第一时间和外在分离,提醒自己:外在是镜子,只是如是照见了我的心,修改镜子无用,回归内心陪伴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比如,青春期的孩子经常对抗父母,与其琢磨孩子(镜子),不如回归内心问自己:孩子经常对抗你,不搭理你,什么感受?什么想法?内心可能会有生气、焦虑、担心、期待等一大堆宝贝粉墨登场, 一一陪伴善待,协助他们安静下来,带着平静的智慧,再去跟孩子互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再比如,伴侣对自己很挑剔,与其改变伴侣(镜子),不如回归内心问自己:Ta对你很挑剔,什么感受?什么想法?内心可能有生气、 评判、讨厌、委屈等一系列宝贝出现,一一陪伴善待,稳定在平静和 放松的感觉里,再去和伴侣互动,传递的磁场完全不同,对方都能感受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所以,无论外在遇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看向自己,感受内在被 扰动的部分,陪伴他们回归爱与平静再行动。因为情绪投射出来的语言和行为,和爱与平静投射出来的语言和行为是非常不同的。 净心把外在看作镜子,随时分离,不当真,不较真,才能按下暂停键。外在出现任何挑战,闭眼观心问自己:看到这种情况,什么感受?什么想法?最不舒服的是什么?对你意味着什么?类似这样的语言,扰动出内在的宝贝,协助他们流动,回归平静,静能生慧,大智慧就在平静处,跟随大智慧的指引去行动,就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这个“知”指的是大我(觉)的智慧,也就是宇宙的最高智慧,跟随祂的指引去行动,轻松不费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外在皆镜子,彼此皆配角,无法负责任 </p><p class="ql-block">净心把外在看作镜子,是为了引领我们看到关系互动的真相:我们是彼此世界里的配角,配合彼此的宝贝(起心动念、情绪感受等)在演出,无法为对方负责,对方也无法为我们买单。 过去我们认为,自己经历的伤痛都是外在造成的,如果外在不变, 生命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心安。现在我们知道,外在是镜子,只是如是照见了我们内心有各种宝贝,他们为了被看到和尊重,不断向外投射相应的相,吸引外在配合演出,以便我们回归内心,善待宝贝,协助他们回归大我之爱。他们的心静了,我们的心安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是自己世界里的主角,对方世界里的配角。当我们接纳了这个认知,就会真正尊重每个生命,他们都有各自独特的生命体验,我们没有力量改变任何人,即使深爱对方。就像很多父母爱孩子,但无法保证他们永远幸福快乐,父母对孩子最深的爱,就是活出内在的大我之光,成为孩子的灯塔和榜样,把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同时在孩子需要支持的时候,带着最高品质的爱陪伴他,这份高品质的爱,是从自我陪伴,自我尊重和善待中习得的体悟,而非道理和认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把外在看作镜子,所有的关系就会解套。我们可以自我满足,自我善待,不再要求对方负责,也不再为对方的生命买单。我们都是自己世界里的主角。我们对彼此最深的爱,就是好好爱自己,带着爱自己的体悟去支持和滋养对方,关系变得轻松自在,有界限,首先从自己开始。</p> <p class="ql-block">晴天领悟能力超级棒。</p><p class="ql-block">跟着我在江边看师姐们练太极。继而去玩泥巴。我练功,在跟我玩捣乱。</p><p class="ql-block">回来就在家练给我看。</p><p class="ql-block">爱你。</p><p class="ql-block">你爸爸那会,我没做到无条件的爱。</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我,学习心理学,成长后的我,学会无条件的爱你。</p><p class="ql-block">记录热爱生活的片段。</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我也会离开。</p><p class="ql-block">晴天记得爱自己一百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