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出花园”

严峻

<p class="ql-block">  七夕来了,城里的人大多没有注意到,比不上214。这几年,国家大力提倡过中国节,不过西方节,但趋势形成后要扭转是不太容易的。</p><p class="ql-block"> 出生于农村的我是知道七夕的,十五岁那年“出花园”的简陋庄严仪式四十多年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那年的农历七月一到,母亲就专门为我出花园的事情去拜神,回来后很高兴地跟父亲商量:“神说孩子的花园整洁,小出就好,就是家里没钱,做不起新衣服,只能委屈孩子了。”父亲又欣慰又伤感:“你跟孩子说一下。”母亲就跟我说:“我问了神,你是小出,就做一件新衬衫,好么?”</p><p class="ql-block"> 我的衣服早已缝满补丁,鞋子是自己用废铁丝绕好的。我盼望“出花园”久矣,这一天到了,我就有新衣服新鞋了,小新学期开学后我就不用被同学嘲笑了。我有点失望,但望着母亲惭愧且期待的眼神,我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更何况,原先父母的话我也隐隐约约听到了。——穷人家的孩子需要更宽广的情怀,不是么?我不能让父母为难,长大后会有新衣服新鞋穿的,会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不是么?</p><p class="ql-block"> 看到我答应了,母亲欣慰地离开,转身的一刹那,我无意中发现母亲眼睛里有泪花。</p><p class="ql-block"> 42年前的今天,母亲早早起床,去村外采集12种吉祥花,石榴、木子、芙蓉以及其他不知名的花;从自家菜园摘了一大桶飞龙(寓意前途光明)、芹菜(寓意勤奋读书)、厚合(寓意厚道)等蔬菜;在村口猪肉档买了些猪肝、猪肉。回家后就用花熬水,泡冷水后叫我洗澡,洗去稚气,迈进成人行列,吉祥如意。我带着一身的花香穿上旧鞋旧裤新衬衣,迎接成年人的生活,虽然美中不足,但心里美滋滋的,油然而生责任担当。</p><p class="ql-block"> 母亲开始做粿,做团(一种寓意圆满的粿),做油锥(外形类似饺子,用食油炸,寓意富裕。食油是自家用花生制作的。)母亲心灵手巧,做的粿煞是好看,团和红粿还印有花纹。母亲接着煮肉煮猪肝(寓意金榜题名),凑足12碗,祭拜神明,答谢神明,祈求神明保佑我勤奋读书,前途远大。</p><p class="ql-block"> 拜完神后,母亲把食品放在倒扣的脚桶上,让我吃饭。我叫父母一起吃,父母说,今天我最大,我先吃。我坚持父母一起吃,父母说我真的长大了,懂事了。</p><p class="ql-block"> 我边吃边想:爸爸,妈妈,以后我一定让你们吃上丰盛的十二大碗的。可是,人生总是计划跟不上变化,当我通过读书到了城里工作生活后,父母通过种养改善生活很多了,我的那点微薄的工资并不能让我尽更多的物质孝道,反而在结婚买房等事情上还要让父母操心。即使如此,我能通过读书到城里工作生活,父母一直觉得是莫大的荣光。</p><p class="ql-block"> 离题了,还是回到吃出花园饭上。这是我印象中最好的美食,就放开肚皮猛吃,吃撑了,有点难受,上了几次露天厕所才舒服。这种难受不能冲淡高兴的滋味真的回味无穷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