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安西

成风破浪(成良勤)

<p class="ql-block">  西安,陕西省省会所在地,十三朝古都。</p><p class="ql-block"> 安西,古地名,唐朝时设在新疆的一个驻扎军事管理机关的都市,先在吐鲁番,后迁至库车。</p><p class="ql-block"> 西安与安西,不是同时代的城市且相距甚远,为什么把它们连在一起呢?这要从一幅书法作品说起。</p> <p class="ql-block">  这是胡长清的一幅书法作品,其落款本应是“送元二使安西”,胡却写成了“送元二使西安。这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p><p class="ql-block"> 胡长清,年龄大些的同志都不陌生,他曾是江西省副省长,有名的贪官,因罪行严重被执行死刑。他的书法水平,曾被捧得很高。什么中书协会员,中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常务理事,北大兼职教授等等,其作品不但在国内获奖,还到日本,新加坡巡展。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以大版面介绍其作品,称其有深不可测的态势。</p><p class="ql-block"> 他的书法作品质量的优劣,我们一般人评判不了。尤其是当下,书法界乱象丛生,丑书横行,一些名家指鹿为马,信口雌黄,说起他们的歪理一套一套的,振振有词。稍有不同意见,便以“你不懂书法”一句话把你置于死地。</p><p class="ql-block"> 当前,一提丑书,那些书界权威们便会拿出傅山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的理论来打压之,似乎只有拙的和丑的书法才是佳品。笔者是外行,只想弱弱地问一下:傅山是祖师爷么?他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吗?</p><p class="ql-block">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艺术。要想掌握它,确实要下功夫,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毛主席说过,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当今,许多书法家脱离人民群众,闭门造车,自行其是,人民群众说好的,他们不认账,大家都看不怪的,他们视为珍品。网上有些大学里教书法的博导示范创作,其水平比春节期间街头现场书写春联的布衣强不到哪去。</p><p class="ql-block"> 话说胡长清上面那幅字,它是登载在一九九四年的一本台历上的。台历很精美,用纸很讲究,是香港印刷出版的。这样一本印刷品,一半是字,一半是画。按常理讲,其中每幅作品都应该是精品。可是,让人仰慕的名人书法作品却出现了上述低级错误,怎不让人唏嘘!</p><p class="ql-block"> 从诗人王维作品的内容看,他是送朋友元二由今日咸阳上新疆去的,所以称“西出阳关无故人”。假如是到西安去的,西安在咸阳东边,哪能“西出阳关”呢?年长的还好说,如果是个小朋友,他一定觉得西安在渭城(咸阳)西边很远的地方呢。这样一幅书法作品如果挂在大厅内,是为主人增光呢还是煞风景呢?</p><p class="ql-block"> 名人名家,往往任性。因为他有资格。对像胡长清这样的既是官员又是书家的贵人,大多数人恐怕都是恭而敬之。据说当年江西某地胡长清的题字比比皆是,普通人也以得到一张胡长清的墨宝而自豪。这也不奇怪,字因人贵么。胡长清一倒,他的字立即贬值。</p><p class="ql-block"> 现时的一些习字者,有的是为修身养性,耐住寂寞,临池不辍。有的是图名逐利,上窜下跳,附庸风雅。更有甚者,早上开始练字,晚上就想出作品。</p><p class="ql-block"> 踏实一点吧。把字写好,急功近利不可取!一日一小步,天长日久有长进。写作品,要一丝不苟,西安——安西切莫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