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暮春三月,去海南尖峰岭观鸟。沿着山脊,我们跋涉在林茂草崴的热带丛林中,目不转睛地寻觅着鸟踪。</p><p class="ql-block"> 远处的枝桠上,一对鸟儿,小眼炯炯有神地、静静地望着远方。定睛观察,羽色或红或黄,头顶及颈部灰色,还点缀着些许的白色;背景是白色的天空,简练而干净,无需太多的装饰,妥妥的就是一幅从容而宁静的鸟乐图。他们就那样、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远方的风景,不急不躁,不惊不扰,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静谧的力量之美,一种不动声色的压顶气势。</p><p class="ql-block"> 这两只鸟面向前方,变换了一种姿势,居高临下,丛林里的一切都尽收眼底。我想,站在枝桠上的他们,羽色虽略显灰而不艳,但隐藏着彼此照应的信物,那就是红和黄。这是一种深藏的与自然的默契,一种对生活的坦然和淡定;他们的眼神里似乎有一种笃定,仿佛早已读懂了阳光的滋润,也看透了微风的轨迹。这样的画面让我想起那些真正领悟人生和懂得生活的人。像是两只山鸟一样气定神闲,不慌不忙,站在时光的枝头静静地守护着属于自己的光阴。</p><p class="ql-block"> 我突然悟到了,真正的气定神闲不是基于展翅,不是基于鸣唱;也不是气馁,更不是颓废,而是与情绪的共鸣、和平相处。</p> <p class="ql-block"> 灰喉山椒鸟是雀形目山椒鸟科山椒鸟属的鸟类,留鸟。有8个亚种,其是华南亚种。</p><p class="ql-block"> 特征:体长18~22厘米,雌雄体色差异大。雄鸟头部背亮黑色,腰、尾上覆羽和下部朱红色,翅黑色具一大一小两块朱红色翼斑,中央尾羽黑色,外侧尾羽基部黑色,端部红色。雌鸟下部及腰、上覆羽黄色,翅黑色,对称具一小一大的两块黄色翼斑,尾部黄色,头部和颈部暗灰色,是他们名字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生境: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次生阔叶林、热带雨林中。</p><p class="ql-block"> 食性:以各种翅目类昆虫为主要食物,如甲虫,蝗虫,椿象、蝉等,也食少量的植物种子。</p><p class="ql-block"> 分布:我国西南、华中、华南部分省份,还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如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p><p class="ql-block"> 保护现状:2000年,列入我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三有”保护动物。</p><p class="ql-block"> 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LC)无危级。</p><p class="ql-block"> 摄于海南尖峰岭</p><p class="ql-block"> 文于广东深圳</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