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龙宫景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龙宫镇境内。距贵州安顺市27公里,龙宫景区由龙潭秘境和通漩田园两大主题片区组成,拥有中国最长最美水溶洞、中国最大洞中佛堂(观音洞)、中国最大洞中岩溶瀑布(龙门飞瀑)、中国原子能机构测定的世界天然辐射率最低的地方,世界最大的水旱溶洞集群,世界上最大植物汉字“龙”字田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以布依、苗族为主的多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龙宫风景区是以暗河溶洞为主称奇、并集旱溶洞、峡谷、瀑布、峰林、绝壁、溪河、石林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着中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中国最大的洞穴佛堂、中国最大的洞中瀑布、全世界最多、最为集中的水旱溶洞,高品位风景资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山不转水转的旋水奇观——龙宫漩塘。一个面积达万余平方米的圆塘,池水不借风力,日日夜夜、年年岁岁永不停歇地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着。景象珍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全国最大的洞中寺院——龙宫观音洞。总体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所有的殿堂都是天然溶洞。人工雕刻佛像32尊,其中观音像高达12.6米,主殿上有一天然神似观音的钟乳石,天然和人造的佛像浑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龙宫飞瀑:龙宫龙门飞瀑。高50余米,宽26米,流水以喷泻之势钻山劈石,气势磅礴,丰水季节常常声势浩大 ,尤如万马奔腾。十分壮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水中金山,“吞石为洞,吐石为花,神宫赖水造;聚水成渊,覆水成瀑,胜景依石生”,是龙宫景观的真实写照。天然瑶池,碧水如镜,吊悬钟乳,倒影绰绰,景致迷人。其地上景与地下景、洞内景与洞外景交替展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天下第一“龙”字。在龙宫漩塘景区通漩河左岸的田地里,春季采用的是油菜花和蚕豆套种,秋季采用普通水稻和黑糯米水稻套种,占地面积120亩,折合约8万余平方米的“龙”字景观,是从2009年2月下旬起,贵州(龙宫)第七届油菜花旅游节期间开始推出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国天眼景区(又称:中国天眼科普基地),位于贵州省平塘县航龙•未来国际天文小镇。依托500米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而建设,以射电望远镜台址为圆心,包含半径5公里内的电磁波宁静区核心区,中国天眼景区主要由中国天眼和平塘天文科学文化园两个区域组成,有观景台、国际天文体验馆、天文时空塔、时光之门、天幕商业街等项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作为中国“天眼”景区地标性建筑的“天文时空塔”。天文时空塔建设塔高99.999米,塔身99.999米,取数五个九,暗合易经中乾卦九五之数,在易经中又代表了天,塔既表现了国人向往天空、探索宇宙的奋斗精神,同时也象征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而飞龙在天之“龙”。是我国西南地区最高的全钢结构塔。塔地面外筒直径18米,塔顶为擎天射灯,是天文小镇标志性建筑,该塔还有悬挑平台、3D观影银幕、VR展厅等,塔顶还可以设置蹦极、滑翔等极限运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天龙小镇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天宫一号空间站模型,天宫一号(Tiangong-1),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国天眼,震惊世界的大“天锅”“观天探地,世界唯一”。中国天眼Fast,也叫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是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可以‘听见’百亿光年以外的声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建设了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射电望远镜,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以上,大幅拓展人类的视野,用于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这个庞大的望远镜就像是一口巨大的锅,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天眼的诞生,增强了人类寻找外星生物的能力,让我们能够探寻更多外星球的文明,聆听更多来自遥远星球的问候。极目星空,步履不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天文小镇天幕街,凭借“天眼、天坑、天书”三大奇观,重构平塘天幕商业街的亮点。450米天幕街中段就是虫洞灯光秀。虫洞是由异形透明LED屏来组成,是整条街的视觉中心。通过虫洞灯光秀将东、西天幕隔离开来,形成中心焦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南仁东纪念馆,“‘时代楷模’南仁东先进事迹馆”坐落于天文小镇天幕街。南仁东,这位把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中国天文事业的科学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了FAST燃尽了生命最后的火花。从1994年提出FAST建设构想开始,南仁东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为下一代科学家建设好FAST。为了给“天眼”选址,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他用了12年,带着团队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选,又实地走遍上百个窝凼(dàng),最终决定选址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天眼第一栈,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被誉为“中国天眼第一栈”,一座古香古色的门楼巍然耸立,门楼正中“玉都北殿生态农业园”的三角形水泥柱分外显眼。以建设“天眼第一栈”综合服务区为核心,重点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依托的新型生态农业,推进农旅、农商、农文产业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贵州贵阳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巷8号,地处南明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设楼宇,历代屡加修葺[qì],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遗存。甲秀楼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地因人名,人以地传。”而甲秀楼便是取自“科甲挺秀,人才辈出”之意,这里历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处,使得它成为贵阳当之无愧的文脉胜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浮玉桥北头修建石木结构、造型典雅的‘城南胜迹’牌楼。甲秀楼加上浮玉桥、涵碧亭、水月台、‘城南胜迹’牌楼、翠微园,形成以甲秀楼为中心的甲秀楼景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浮玉桥,桥头立有“城南遗迹”石木牌坊,牌坊中央设有“城南遗迹”四个大字,桥上建有“涵碧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浮玉桥。浮玉桥如白龙卧波,全长90余米,穿过楼下,贯通两岸。甲秀楼初建成时浮玉桥有九孔,桥西侧的沙洲叫芳杜洲,洲上花木缤纷。月朗星稀时,桥与沙洲相映成趣,名“九眼照沙洲”,而解放后修滨河路九孔石拱桥被填了两孔,筑坝拦水,芳杜洲也没于水底。桥上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亭柱联语:"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集山光水色为一体的甲秀楼有一种独具魅力的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夜晚的甲秀楼华灯璀璨,古风古韵。穿过一座汉白玉石牌坊便可以看到甲秀楼的全貌。从浮玉桥上远看城市的霓虹,变幻的灯光装点着这座城市,林立的高楼倒影在南明河上,对称的美让人迷恋。</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的名字蕴含“科甲挺秀,人才辈出”之意。有趣的是,贵州在未建甲秀楼之前,没有出过状元,甲秀楼建成后,人文蔚起,向学之风日盛,明清两代“人才秀甲天下”,以“万马如龙出贵州”之势,创造了“一武两文三状元”“七百进士六千举人”的骄人成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甲秀楼内外联匾诗碑、名家书画甚多,其中尤以清代贵阳翰林刘蕴良所撰206字的长联最为引人注目,这也是楼以文奇之处。 全联气势磅礴,字字珠玑(ji),概括了贵阳的地理形势,凝结了贵阳的历史文化,堪称一绝。</p><p class="ql-block"> 上联: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岩疆半壁。恰好马撒碉隳,乌蒙箐扫,艰难缔造,装点成锦绣湖山。漫云筑国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p><p class="ql-block">下联: 数千仞高陵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想秦通僰道,汉置戕柯,唐靖且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千秋。对此云送螺峰,霞餐象岭,缓步登临,领略些画阁烟景。恍觉蓬洲咫尺,招邀仙侣话遊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甲秀楼前原竖有铁柱二根,一为清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乐泰镇压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铸铁柱以标榜功绩;二为清嘉庆二年(1797年)云贵总督勒保镇压兴义布依族王囊仙起义,收聚兵器所铸;两柱皆刻有铭文,现移存于贵州省博物馆保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甲秀楼景点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建有"涵碧亭"。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正圆,桥、亭、楼的影子一齐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的朦胧感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甲秀楼是一座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楼高22.9米,飞甍翘角,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浮玉桥如白龙卧波,全长90余米,穿过楼下,贯通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翠微园,这座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园林,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最初以“南庵”之名问世。历经岁月沧桑,它多次更名,从圣寿寺到武侯祠,再到观音寺、水月寺,最终定名为翠微园。在这一过程中,它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见证了贵阳城市的变迁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翠微园位于南明河南岸,占地4000多平方米,与甲秀楼毗邻,内有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三座阁楼,阁楼造型生动,长廊花墙四围,集幽、雄、朴于一体,有“半面山楼,半面江楼”的美誉。古色古香的园林被高楼环绕,尤为显眼。三座阁楼见证了贵阳百年的历史沉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甲秀楼是闹市中的清幽之地,入夜后灯火辉煌,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聚焦点,在现代文明中闪烁着历史的光芒,昂扬着"甲秀天下"的精神风貌,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