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毕业纪念树随想

庄园主

<p class="ql-block">  某今年已达古稀之年。因住在北农家属区,退休后常在北农校园里散步并路过经管楼。人老常思古,偶尔会想起经管楼的前世今生,想起1988年图书馆竣工时我们林学系师生为图书馆绿化工程作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人校园摄影:柏树夕阳无限好</p> <p class="ql-block">  1979年,北京农学院恢复招生。79级三个专业(农学、果树、畜牧)招生约100名本科生,80级四个专业(增加农经)约120名本科生。一直到1983年,增加林学系林学专业,招收一个本科班和一个大专班。1984年招收一个本科班(8451)40人。1985年4月我从罗马尼亚进修回国,担任林学系副书记,主管学生工作。同时担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主讲教师。我当年常和8451班一起打排球,后来他们班男子排球队曾打遍北农无敌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农学院大门</p> <p class="ql-block">本人校园摄影:农院大门</p> <p class="ql-block">  一直到1988年以前,北农还没有正式图书馆,只在宿舍楼中有一大间阅览室。在师生千呼万唤中,1988年春天,学校图书馆楼终于竣工,而84级学生即将毕业离校了。作为8451班毕业实习项目,林学系主动承担了学校图书馆内院及周边园林绿化设计及施工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图书馆东侧高大柏树</p> <p class="ql-block">楼房北侧的高大柏树</p> <p class="ql-block">  当时图书馆院内和四周都是建筑垃圾。时任系主任的姬君兆老师带领师生先用两轮车把院内和四周的建筑垃圾运出来,再回填黄土,平整土地。那些天师生们的衣衫经常浸透汗水。北林大毕业的风景园林专业老师徐蕾和郑强画图设计,8451班全体毕业生负责施工,我和团总支书记吴波老师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院内景色,不见翠竹玉簪</p> <p class="ql-block">现在院内景色</p> <p class="ql-block">  清除建筑垃圾和平整土地后,按照设计图栽种各种树木和草坪。由于当年学校给的经费很少,很多树苗花卉取自林学系花房和苗圃,故栽种柏树较多,人工费也几乎未花钱。当年图书馆院内修了蜿蜒小路和路灯,栽种了几棵玉兰树、大片翠竹和玉簪花。楼房周围种了多种树木,主要有玉兰树、大叶黄杨球、紫叶小檗、连翘、迎春花、月季和小叶黄杨绿篱等,铺设了草坪,努力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当年种下的蒯柏树苗只有一人高,现在已经超过六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楼房南侧的玉兰和黄杨</p> <p class="ql-block">楼房南侧的绿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姬君兆老师见图书馆西侧路边没有行道树,就组织学生从校园中扛来十几棵垂柳树木桩,栽种在路边。我当时怀疑能否成活,姬老师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肯定活。”将近四十年过去了,这些垂柳木桩早已长成参天大树,早春柳芽绽放,夏秋柳枝摇摆,仍每天为校园添绿增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垂柳长势很好</p> <p class="ql-block">垂柳夜景</p> <p class="ql-block">  2008年7月,8451班为纪念北农毕业20周年,全班集资购置一块石头,篆刻“毕业纪念树”安放在图书馆东侧草地,日期标为1988.6,成为校园一景。8451班大多数同学出生于1966年,现在都年近花甲,仍怀念毕业时参加图书馆绿化施工的美好时光,庆幸曾为母校校园建设做出过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451班毕业纪念石</p> <p class="ql-block">后来增加的石板路</p> <p class="ql-block">  后来北农新图书馆竣工,学校安排经管学院进驻老图书馆楼教学办公,把四层阅览室改造成计算机房和各专业实验室,从此北农有了“经管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农经管楼</p> <p class="ql-block">  2011年9月,北农1981级学生回校纪念入学30周年,经管学院毕业生集资送学校一块巨大的纪念石,安放在经管楼(老图书馆)东侧草坪,请名家书写篆刻“静观”,寓意“经管”,绿化工程从此饱含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管楼东侧“静观”纪念石</p> <p class="ql-block">  到今年8451班毕业离校已经37周年了,他们大多辛勤工作在北京园林领域第一线。同学中曾产生了两位正局级领导干部、多位市园林局处级干部和大公园一把手,为北京园林事业辛勤工作了几十年,现在大多年近花甲,即将退出工作岗位。可惜当年林学系老主任姬君兆老师已经仙逝,但他带领8451班学生种下的毕业树,却已长成参天大树,仍为绿化美化北农校园做着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楼房西侧的柏树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西侧的侧柏长势良好</p> <p class="ql-block"><b>感慨</b>:</p><p class="ql-block"> 1. 当年尽管学校办学条件简陋,仍尽量创造条件让师生在真实的园林绿化设计工程中开展毕业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论文。师生通过参加园林设计和施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怕流汗,亲身体验,师生并肩,增长才干,真是一种育人成才的好方法。</p><p class="ql-block"> 2. 8451班同学通过图书馆绿化工程毕业实习学到了真本领,后来大多在北京园林绿化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在校园里留下了班级的优秀“作品”,也为自己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甚至多年后还能回校反思审视当年自己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图书馆北侧绿化景色</p> <p class="ql-block">  3. 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而通过“育树”而达到“育人”目的,北农8451班毕业实习是一个真实可信的范例!</p><p class="ql-block"> 为北农8451班点赞!为自己参加校园建设而自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9日都市庄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管楼(老图书馆)远眺</p> <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1. 照片主要是自己最近在北农校园里拍摄的,少量以前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2. 背景音乐是本人的歌声《爱的奉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篇制作2025年8月29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农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  那年我(左二)和8451班三位学生小聚合影。张金政(右),后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p> <p class="ql-block">  1988年6月,本人(左)与8451班学生郑希平合影,后来郑曾任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任。</p> <p class="ql-block">  那年在香山饭店开会,与8451班甘长青合影,他当时任香山公园副园长,后任玉渊潭公园党委书记,现任北京市园林学校校长。</p> <p class="ql-block">  甘长青任北京市园林学校校长2025年4月工作照(网络)。</p> <p class="ql-block">本人书法:毛主席语录</p> <p class="ql-block">当年外出调研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本人校园摄影:深夏</p> <p class="ql-block">本人校园摄影:出污泥而不染</p> <p class="ql-block">当年北农参加学校运动会</p> <p class="ql-block">本人校园摄影:大草坪</p> <p class="ql-block">本人国画:深夏</p> <p class="ql-block">本人国画:秋</p> <p class="ql-block">本人书法</p> <p class="ql-block">本人国画:善者多寿</p> <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秋韵</p> <p class="ql-block">本人国画:白桦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