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转眼,又到了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从天上到人间,从凡人到神仙,无不知晓牛郎织女那凄美的爱情故事。谁不渴望爱情的甜蜜,婚姻的幸福?谁的父母不希望儿女们的婚姻天长地久,和和睦睦?</p><p class="ql-block"> 就拿我的婆婆来说吧,在她健在的时候,每年的七夕,都为我们做七巧果。她以做七巧果来满足孩子们婚姻幸福的心愿,可见一个母亲的良苦用心。现在,每每想起来,幸福感便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新婚后的第一个七夕节,晨光微透,婆婆就已起身。她走进厨房,踮脚从吊柜里取下做巧果的模具,几枚小果模,刷的干干净净,排的整整齐齐,她要为儿女们做七巧果了。</p><p class="ql-block"> 婆婆搲出雪一样的白面堆在一个大盆里,开始和面。兑水、放花生油,手指在面里来回划动,如舟行春水,静默而熟练。她不言不语,只将全身力气都用在腕上,一边揉和一边又加入蜂蜜,一样一样有条不紊地做着。我要上去帮忙,她却怎么也不肯,只是笑着说:“妈要亲手做这七巧果,是为了保佑儿女们的姻缘,每个儿女吃了,夫妻和睦,不受离乱之苦。”爱人也对我说,这是妈每年七夕必干的一个大工程,她谁都不让帮,说这样能管到她的全部儿女,你就安心地坐享其成吧!既然如此,我也只能是恭敬不如从命了。</p><p class="ql-block"> 模子磕出果形,一排排巧果卧在案上,小巧玲珑,精致可爱。婆婆将它们一一放入刷了油的平底锅,小火慢烙。厨房内,烟气袅袅升起,模糊了她的银发与皱纹。她立在那里,极有耐心地翻动着一个个巧果,满屋便渐渐地弥漫起香甜的味道。这味道极温存,不张扬,不做作,却直抵心扉,流到大脑的记忆深处。</p><p class="ql-block"> 巧果在婆婆不停的手下,逐渐变成了金黄。婆婆先从锅里用筷子夹出两个巧果,让我和爱人先尝尝,然后,特意问我们“熟不熟?”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熟了。”婆婆满脸堆笑,意味深长地说:“熟了好,祝你们小两口甜甜蜜蜜,和和美美!”</p> <p class="ql-block"> 婆婆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她没有什么高深的文化,却深信这小小的巧果里,藏着使爱情不腐,婚姻不老的魔力。她将自己对幸福的所有想象都揉进了做七巧果的面里。</p><p class="ql-block"> 这天,已分家另过的大伯哥、大姑姐两家也都回来和我们一起吃婆婆做的七巧果。</p><p class="ql-block"> 望着儿女们吃的香甜,婆婆心满意足。他们临走时,婆婆早已准备好了两大塑料袋,一家一包地带回去。而我们和婆婆住在一起,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p><p class="ql-block"> 也许,婆婆做的七巧果,冥冥之中影响了我们,我和爱人从来没有红过脸,打过架,一贯是互敬互爱,有福同享,有难共当,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大伯哥、大姑姐两家亦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七夕之夜,星河万里,世间不知有多少人在仰望乞巧。而我知道,有一种最深切的祝福,就藏在金色的巧果里,更是藏在我的心里。年年七夕,如期而至!</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蓝予,本名张月辉,辽宁大连人,现居大连。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其文学作品主要散发于纸刊与微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