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7日,为深入挖掘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开枝、韶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杨小明、乐昌市委副书记书记、市长刘华益、乐昌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卢志华及市文广旅体等相关负责人,一行赴乐昌坪石镇开展红色文化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众人共商老区高质量发展新举措,为乐昌革命老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广东省三级老促会在乐昌市坪石镇的调研活动,目的是推动红色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个人思考的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乐昌革命老区的具体红色资源:乐昌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如红军长征经过的遗址、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皈塘村的革命历史等。特别是坪石镇的皈塘村,是朱德、陈毅等革命前辈活动的重要地点,有皈塘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和乐昌独立营的历史。此外,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于2021年启用,展示了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线的历史。这些信息可以丰富对乐昌红色资源的描述,说明其历史价值和现状。</p><p class="ql-block"> 2. 三级老促会调研的具体内容:根据乐昌市政府的新闻,调研组考察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的中师剧场,观看了纪录片《战火书声》,并前往皈塘村调研红色遗址保护和乡村振兴结合的成效。座谈会上,乐昌市市长刘华益汇报了“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情况,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提出了建议,包括构建革命文物保护体系、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加大宣传力度等。这些具体内容可以详细说明调研的重点和成果。</p><p class="ql-block"> 3. 乐昌市的乡村振兴现状与挑:乐昌在红色旅游开发中可能存在商业化与保护的平衡问题,以及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形成产业链。这些信息有助于分析乐昌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4. 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模式:提到红色旅游与农业、教育、艺术、康养等产业的融合模式,如皈塘村的红色研学旅游、肖家湾村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这些案例可以具体说明乐昌在实践中的尝试和成效,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融合路径。</p> <p class="ql-block"> 不负殷切希望,传承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 文/李翱翔</p><p class="ql-block"> 2018年4月20日,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陈开枝会长一行到乐昌市皈塘老区调研。时隔7年,2025年8月27日同样的领导们在乐昌市委市政府、坪石镇党委镇政府和乐昌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卢志华会长陪同下,再次莅临皈塘老区。在皈塘中心村,我向他们讲述了一张老旧照片的故事,那是1951年9月15日中央访问团到韶关仁化开展“老苏区”代表活动,皈塘老区京口村坳坵村小组肖英代表出席活动的珍贵瞬间。同时,我也向他们提及了中心村炮楼尚未恢复的情况,领导们对这段红色历史深感兴奋,也对炮楼的恢复事宜表示了关切。</p><p class="ql-block"> 在乐昌的山水之间,皈塘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革命队伍在取得“坪石大捷”后来到皈塘,在这里召开庆功大会,朱德、陈毅还在此驻宅,为革命事业日夜操劳。跟随他们上井冈山的“乐昌独立营”,300多人中皈塘就有170多人,其中35人更是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成为了皈塘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p><p class="ql-block"> 如今,皈塘老区42个村庄都挂上了老区村庄牌,48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见证着这里的革命历史。皈塘村史馆内,300多件老物件,其中79件红色文物,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峥嵘岁月。原皈塘区委支部旧址也成为了人们缅怀历史、学习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皈塘中心村的炮楼至今尚未恢复。这座炮楼,曾是皈塘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它见证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抗争,也见证了皈塘人民为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炮楼的恢复,不仅仅是对历史建筑的修复,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它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皈塘的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同时,炮楼的恢复也能够进一步丰富皈塘的红色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辜负革命先辈们的殷切希望。希望各级领导能够高度重视皈塘中心村炮楼的恢复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共同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不负殷切希望,让皈塘的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此文当天发表于《今日头条》,浏览量高达8142人次。</p> <p class="ql-block"> 一张旧照片的回忆 </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1951年9月15日,中央访问团来到韶关曲江访问,作为“老苏区”代表,乐昌市坪石镇皈塘老区京口村坳坵村小组肖英(女)出席了这次活动,活动期间代表团合影留念,留下了这张像珍贵的照片一一“中央訪问团曲江小组暨曲、樂、仁、老蘇區代表合影”。 </p><p class="ql-block"> 你们看,这18位都是“老苏区”代表,第三排中间穿黑色衣服的就是肖英(照片的背后附有手写体代表成员的名单)。肖英,是皈塘区委坳坵支部一名出色的支委,长期活动在皈塘寨头岭、竹岗、大公冲、廊头、廊头岭、杨柳湾、京口、上冲(杉树窝)、黄圃桃坪等地,在革命斗争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据乐昌市博物馆史料记载,皈塘是革命老区,“中共宜乐县委皈塘区委坳坵支部旧址”就在这里。 1932年春,为了便于领导乐昌、宜章地区的武装革命斗争,湘南特委成立了“中共宜(章)乐(昌)县委员会”,县委机关先后设在黄圃司、桃坪等地。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大规模“围剿”,1933年1月,县委机关移址在坪石皈塘区坳坵村为中心,谷子元出任县委书记,张才仔、廖求秀、谭京文、杨绍绩、肖超、邓丁贵为县委委员。宜乐县委管辖的范围内有梅花特区、黄圃区委、皈塘区委。皈塘区委下设四个支部,分别为寨头岭支部、京口支部、杉树窝支部、坳坵支部(支书:李金才 党员:李水生 李继生 邱辉珍 肖英 李有英)。坳坵支部领导下还有李崇生、吴金章、李孝生、李细生、李土生等游击队员,与此同时,这4个支部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游击队,先后奇袭国民党坪石警卫队田头中队,破阳村反动武装和镇压了桃坪天子地的反革命分子。 </p><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过境乐昌、宜章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进行清乡扫荡,湘南特委机关被破坏,宜乐县委也遭受严重破坏。从1929年至1938年,长达十年之久的大革命岁月里,中共乐(昌)、乳(源)、宜(章)边工委、宜乐县委、湘粤边工委和湘粤边赤色游击大队曾在坳坵秘密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从而使这里成为了一片红色热土。</p><p class="ql-block"> 这张珍贵的照片现保存在肖英第二儿子“李松柏”手头上,这是一个永恒的记忆。在这张照片中,我们一定可以挖掘更多感人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韶关日报记者 冯春华</p><p class="ql-block"> 通讯员 李翱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