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儿井--穿越戈壁的自来水

悠闲居

坎儿井,又称坎尔井,普遍存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哈密地区,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它是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中,人们为适应环境的一项伟大发明。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div> 2024年9月3日,坎儿井入选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div> 吐鲁番坎儿井乐园 在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从空中鸟瞰, 在广袤的戈壁绿洲上面,可以看到许多隆起的砂土小丘,排列有序,向南延伸,这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地下面就是坎儿井暗渠。坎儿井是利用当地地理、水文地质和地形条件而不用任何动力把地下水引入地面的古代水利工程。有人形容坎儿井流动的水为穿越戈壁的的自来水。<div>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吐鲁番、哈密地区极端干旱。正是因为有了坎儿井渠水的浇灌,在极端干旱的吐鲁番、哈密地区的荒漠中,才有了一片片绿洲;才有了著名的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div>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四部分组成。 <div> 修建坎儿井时,在地面由高至低打下井口,将地下水汇聚;在井底修通暗渠,将地下水引到目的地;明渠和涝坝将水蓄起以供人使用。 这样保证了地下水不会因炎热被蒸发、不会因沙尘而被污染。</div> 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农田、当地人作为生活用水、饲养牲畜。 从这张示意图可以看出坎儿井里的水自己从高处流到低处。 坎儿井创建于西汉,勤劳智慧的维吾尔人利用简单的工具,挖掘出了巨大的水利工程。<br><div> 吐鲁番坎儿井乐园建有坎儿井博物馆、向游客开放了一段暗渠、建了葡萄园,供游客了解坎儿井的构造和作用。</div> 修建坎儿井时铁匠锻打工具的铁匠炉 打坎儿井竖井时往上提土使用的辘轳 竖井比较浅的,用辘轳往上提土。 竖井深的,用牛拉天车往上提土。 坎儿井乐园还开发了一段坎儿井暗渠,供游客参观。 在炎热的夏天,当人们走进坎儿井暗渠时,能感到阵阵凉意。 坎儿井的涝坝 坎儿井的竖井  喝一口坎儿井的水,清洌甘甜。 坎儿井出水口 正是因为有了吐鲁番的光照气候条件和坎儿井渠水的灌溉,吐鲁番的葡萄才能得以茁壮成长,得以丰收。 从坎儿井乐园中出来,看见坎儿井乐园里枝叶繁茂,挂满果实的葡萄,于是就想起了施光南“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那首大家喜爱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