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荣光 黔军抗战故事 ——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随缘即可

<p class="ql-block"><b> (六)黔军抗战故事之——兰封会战</b></p> <p class="ql-block">  占领徐州后,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夹击中原,企图打通平汉铁路、津浦铁路、陇海铁路并占领武汉,以迫使暂时迁移武汉的国民政府屈服投降。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提出:掘开黄河大提,利用黄河水淹没开封、中牟之间的铁路和公路以阻止日军进攻。1938年6月,郑州卫戍司令商震命令新编第八师实施该任务。</p><p class="ql-block"> 新编第8师的前身是25军第3师,王家烈和犹国材大战,师长蒋在珍押宝犹国材,那显然是押错了,犹国材跑到黔西南,蒋在珍就往四川跑,后来托桐梓系元老向王家烈说情才回贵州,那么老蒋一来,这个师是最先接受中央军整编的,蒋在珍还是师长,蒋在珍(1896-1952),贵州桐梓县官仓乡响水田人。</p><p class="ql-block"> 1937年,新8师开赴河南,随后归属90军序列,北上到达新乡、焦作地区维持秩序。1938年初,日军土肥原师团进犯河南,新8师是驻守郑州黄河铁路桥上下一线,磕磕绊绊的完成了炸桥任务后,拔出4个营补充在山西抗战伤亡惨重的85师,另外就派人回贵州征兵。4月新8师归属39军,并负责黄河花园口一带防务,这个安排,给新8师蒙上一层历史阴影。</p><p class="ql-block"> 39军是老滇军部队,和新8师同病相怜,又有共同语言,一开始新8师的心情还是不错的,驻守河防期间,他们还派人挺进河对岸和日军打游击并斩获颇多。到5月中旬,统帅部决定,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迟滞日军攻势。这个任务本来是56师负责,在赵口一带决堤,结果56师搞了3天没有搞成功,蒋在珍到赵口和56师师长会面时,发现他们选择的地点有问题,于是上报郑州卫戍司令商震,商震就传达老蒋的命令,要新8师在花园口决堤,于是包包受诟病的花园口决堤就由新8师完成了。这次行动,虽然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给日军西进造成了巨大损失,日军被淹死者接近20000人,日军被迫停止进军郑州并回撤,阻止了日军夺取郑州后迅速南下武汉,并西取洛阳威胁西北的战略计划。但也造成了80余万人惨遭溺毙,千百万人游离失所的悲剧,决堤形成的黄泛区年年灾荒,人民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 决堤之后,新8师到山西、陕西边界黄河禹门口一带布防,并再次打退日军进攻。1939年1月,新8师调往渑池归93军建制,随后参加对日军发动的4月攻势,并且在4月下旬进攻浮山县城,主攻的22团伤亡很大,团长彭镇璞靠近指挥时不幸殉国,最后是得到23团紧急增援才稳住阵脚,负责侧冀的166师不仅没有能保证新8师的后路安全,反而把日军放进来,差点被日军包了饺子。彭镇璞是遵义绥阳人,蒋在珍的老部下,也是该师骨干。</p><p class="ql-block"> 这93军军长刘戡,是中央军嫡系,对待黔军的态度非常恶劣,在新8师不了解敌情的情况下,仓促命令一打安泽、二打浮山,友军又不及时增援,赤裸裸排除异己。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新8师依然配合友军,在8月的战斗中,歼灭进犯日军一个支队,并且得到了一个河南籍新兵团的补充,此后,新8师就不是纯粹的黔军了。</p><p class="ql-block"> 12月,蒋在珍调升39军副军长,实际上是剥夺了他的兵权,新任师长是和刘戡关系比较近的湖南人陈牧农,这家伙一上任,就撤了原来的两个团长,另调自己的亲信接任。此后新8师在同蒲铁路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计划,并且配合八路军的百团大战,获得了收复大小野川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1942年,新编第八师调往陪都重庆,担任警备任务。1944年9月,新八师随九十三军调往广西,参加反攻桂林、全州等战役,93军因指挥失当,新8师被全歼。陈牧农撤退时还火烧全州城,老蒋大为震怒,把陈牧农就地正法,师长马叔明自动脱离部队,新8师本来应该随93军到广西南丹整编,结果一到南丹,这里靠贵州近,新8师官兵自由行动,不把新任师长胡栋成放在眼里,胡栋成控制不了队伍也跑了,结果剩下一帮团营级军官,干脆带着部队到了贵州龙里,成为当地一股带枪的盲流,给地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最后还是何应钦调13军89师到龙里,把新8师诱骗到龙里贵阳之间的七里冲,将新8师和跟着新8师来的93军军部全军缴械,这是参加过抗战的老黔军部队最悲催的一个尾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