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晋历史文化游15(壶口瀑布)2025.7

英铭

<p class="ql-block">《豫晋历史文化游》共15集</p> <p class="ql-block">上接《豫晋历史文化游》14(<b>广胜寺</b>)</p>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8日~7月7日,我和茂华跟随全国旅团在<b>豫晋</b>两地旅游。</p><p class="ql-block"> 在10天游程中,我们为自己做了必要的<b>历史文化</b>补课……</p> <p class="ql-block"> 我们登临<b>老君山</b>,探询老子在此归隐修炼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我们观览<b>龙门石窟</b>,认知它1400余年的营造历史。</p><p class="ql-block"> 我们游历<b>少林寺</b>,追寻禅宗祖师达摩面壁九年的遗迹。</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孕育“大宋文化”的<b>开封城</b>,观赏那幅北宋绢本长卷“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 我们观赏<b>云岗石窟</b>,翻阅“昙曜五窟”的历史记载。</p><p class="ql-block"> 我们置身<b>五台山</b>,礼拜在此演教传播智慧的文殊菩萨。</p><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b>雁门关</b>上,“目送”昭君出塞和亲的队伍。</p><p class="ql-block"> 我们夜游<b>平遥古城</b>,探知它遵循八卦方位的历史风貌。</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建于西周的<b>晋祠</b>,记下山西简称的历史文脉……</p> <p class="ql-block"><b>D9~6/7</b></p><p class="ql-block"> 天亮之际,我们拉开窗帘,立即收进外面的晴朗。</p><p class="ql-block"> 站在宽阔的大街上,我们在最初红光中拍摄前方高大的牌楼,上面赫然写着“<b>华夏第一都</b>”。</p><p class="ql-block"> 网上查阅得知,《帝王世纪》称:“<b>尧都平阳</b>,舜都蒲坂,禹都安邑” ……</p><p class="ql-block"> ​临汾古称平阳,因尧帝曾经建都于此而得名。由此知道,这个名称承载着4300多年的华夏文明印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水为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临汾”二字取自“</span><b style="font-size:18px;">滨临汾水</b><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地理特征。</span>“临汾”的命名可以追溯至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将平阳改为临汾。</p><p class="ql-block"> 既然没有时间在这座曾为“尧都平阳”的古城里探访和观光,那就让这两张照片记载我们在此度过的短暂时光吧。</p><p class="ql-block"> 6:30中巴出发,在逐渐强劲起来的阳光中驶离临汾市区,前往吉县壶口……</p> <p class="ql-block">  郑导为大家讲述“<b>壶口瀑布</b>”,我们在听讲中翻着<b>2020年9月</b>观览壶口瀑布的游记美篇……</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境内一处大型峡谷瀑布,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p><p class="ql-block"> 它处于晋陕峡谷的中段,黄河北干流的南端,西临陕西省宜川壶口乡,东濒山西省吉县壶口镇。</p> <p class="ql-block">  “<b>黄河之水天上来</b>”……</p><p class="ql-block"> 它自上游400多米宽的河床,奔流至河口,骤然收缩为40多米的狭窄处。</p><p class="ql-block"> 瞬间,河水在石壁峭立中汇集一处,汹涌倾泻下来,跌落于30多米深的石槽中,形如一个巨大的壶口,倾倒奔腾咆哮的河水……</p><p class="ql-block"> 一位明代诗人传神地描写出黄河壶口瀑布:<b>源出昆仑衍大流</b>,<b>玉关九转一壶收</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在安静的休憩中,大家为观赏即将呈现的黄河奇观准备着体能和情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为了更好地领略“壶口瀑布”大观,</span>按照那位明代诗人的提示,我在地图上扫视着“<b>黄河</b>”的流动……</p><p class="ql-block"> 黄河全长约6500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与山东,最后流入渤海……</p> <p class="ql-block">  随着黄河流动的曲线,《黄河大合唱》在我们脑中响起……</p><p class="ql-block"> “奔向东南”、“<b>九曲连环</b>”、“万丈狂澜”、“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p><p class="ql-block"> 黄河自内蒙境内的河口镇至河南郑州的桃花峪为<b>中游</b>,长约120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黄河在河口镇急转南下,直至禹门口,飞流直下725公里,在奔腾中将黄土高原分割为两半,构成峡谷型河道,左岸是山西,右岸是陕西。</p> <p class="ql-block">  在“<b>奔流到海不复回</b>”的行程中,黄河注定要在壶口形成“巨浪滔天,声若雷鸣,惊涛拍岸”的天下奇观……</p><p class="ql-block"> 8:40中巴到达吉县壶口。在游客中心团队乘上交通车,大约5分钟后来到黄河壶口瀑布景区。</p> <p class="ql-block">  在自由活动中,旅友们各自走向心中向往的黄河瀑布……</p><p class="ql-block"> 我的耳畔<b>又</b>响起《黄河大合唱》开篇朗诵中那句具有史诗特质的问话:</p><p class="ql-block">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看过黄河上的惊涛骇浪吗?</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第二次观览壶口瀑布了。黄河之水依然“义无反顾”地冲过壶口,我们却在无可奈何中衰老着。</p> <p class="ql-block">  黄河又在我们的视域中流着,它随着我们的心跳和呼吸,伴着我们的敬畏与欢欣,奔腾着、翻滚着、汹涌着、咆哮着……</p><p class="ql-block"> 我曾在第一次观看壶口瀑布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此刻,那些在脑中沉默的词语——汹涌澎湃、浊浪滔天、狂涛怒吼……刹那之间全部激活起来,展示着它们原始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在茂华拍摄中,我想着曾经涌动过的诗意语流……</p> <p class="ql-block">  此刻</p><p class="ql-block"> 在这巨大的壶口</p><p class="ql-block"> 黄河,倾泻着</p><p class="ql-block"> 千里积蓄的河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奔腾翻卷中</p><p class="ql-block"> 我震撼着</p><p class="ql-block"> 苍白的脸上</p><p class="ql-block"> 泛起红光</p> <p class="ql-block">  在汹涌咆哮中</p><p class="ql-block"> 我欢欣着</p><p class="ql-block"> 老化的血管</p><p class="ql-block"> 血性喷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黄河冲进壶口中</p><p class="ql-block"> 我,分明看见</p><p class="ql-block"> 自己的生命激情</p> <p class="ql-block">  站在黄河边上的游人,都在欢欣鼓舞中拍摄着那奔腾流泻的黄色瀑布……</p><p class="ql-block"> 此刻,大家都想通过照片永久地“拥有”眼前的黄河奇观!</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的运气真好,竟然看见飞架在壶口瀑布之上那道弧形的<b>彩虹</b>,这应是今天造化特别的馈赠吧。</p><p class="ql-block"> 茂华用心地拍摄视频,并立即发给家人和朋友,让大家在千里之外与我们一道实时地观赏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  在观览壶口瀑布中,我们巧遇上海新中高级中学“<b>思政问道</b>”暑期旅游团。</p><p class="ql-block"> 我们特地请了一位男生为我们拍照。 在“巨浪滔天,声若雷鸣,惊涛拍岸”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位高中生认真地为我们</span>拍下这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指示牌上写着,“壶口瀑布”誉为“黄河之心、民族之魂”。</p><p class="ql-block"> 由此想到,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该在学习中华民族史中认识<b>黄河</b>,都该亲睹一下拥有独特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的<b>壶口瀑布</b>,都该听懂歌颂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斗争精神的《<b>黄河大合唱</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个小时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欣然看见大幅石碑上,镌刻着当代作家梁衡撰写的《<b>壶口瀑布</b>》中的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b>个性</b>。</p> <p class="ql-block">  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的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p><p class="ql-block"><b> </b>这伟大只在<b>冲过壶口</b>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游客都在“漠视”中从这块巨幅石碑边走过……</p><p class="ql-block"> 一位同行的青岛初二学生和我一道读完这个结束语。</p> <p class="ql-block">  我认真地向这位与我同属龙年的男生问道,“你在壶口看见黄河的伟大了吗?!”</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是在反问自己!</p><p class="ql-block"> 大概只有知道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命运,我们方能“看见”黄河冲过壶口的一刹那闪现出来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  在团队集合前10多分钟,我们特地走到景区入口处,观看山壁上的巨幅画卷。</p><p class="ql-block"> 它们展现着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图谱,以及千年传承、赓续延绵的精神谱系……</p> <p class="ql-block">  中国上古时期,黄河泛滥,大禹奉命治水。</p><p class="ql-block"> 大禹从父亲鲧治水失败中汲取教训,率领民众,改堵为疏,历经13年最终<b>治水</b>成功。</p> <p class="ql-block">  古时,因壶口瀑布飞流直泻,凡是航行于黄河之上,路过壶口的大小船只,都要在瀑布上游的龙王滩停船卸货。</p><p class="ql-block"> 在船上拴上绳索,用人力将空船从河中拉上旱地,货物也由其它运输工具从陆上运过来装船。</p><p class="ql-block"> 人们称之为“<b>旱地行船</b>”。</p> <p class="ql-block">  10:20团队集合,乘坐交通车返回游客中心。</p><p class="ql-block"> 乘上中巴,我们装着<b>新的感觉</b>挥手告别壶口瀑布……</p><p class="ql-block"> 大约10分钟后,中巴停在壶口瀑布特色美食城,团队在完成中餐中共飨了黄河鲤鱼。</p> <p class="ql-block">  饭后中巴开往太原,大约450公里,预计4小时后到达。</p><p class="ql-block"> 这个因缘聚合的旅游团队将在太原自行解散,各自乘坐高铁或飞机回到自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中巴在没有奇特曲线的吕梁山中行驶,频繁地穿行山中隧道。</p><p class="ql-block"> 旅友们都在安静地休憩,我翻着六天前的游程备忘……</p><p class="ql-block"> 上面写着:下午4点后,在郑州开往太原的高铁上,我们在网上查阅“<b>太原</b>”……</p><p class="ql-block">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拥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自古享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作为太原人的郑导,已在前面游程中告诉我们,太原市在东、西、北三面由群山合抱,中南部为汾河河谷平原……</p><p class="ql-block"> 13:30中巴停在交口服务区,休息20分钟,这里距离太原市区还有一个多小时车程。</p> <p class="ql-block">  郑导突然发话,让大家向右远观“<b>双塔</b>”,告诉大家这座誉为“晋阳奇观”的“双塔”便是太原市著名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 “双塔”在中巴奔驰中立即消失在绿树红墙和松柏凝翠之间,但我在网上查阅中记下了它的信息……</p><p class="ql-block"> 太原双塔寺,本名“永祚寺”,又称“凌霄双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依山营造,形如孪生,兼具风水文化与佛教艺术价值(引用网上图片)。</p> <p class="ql-block">  历代地方志书都把“凌霄双塔”作为古太原城的八景之一,一个是创建于先的“文峰塔”(遵循“堪舆家言”的风水要求),一个是继建于后的“舍利塔”(供奉佛舍利子、收藏佛经)。</p><p class="ql-block"> 沿着塔内阶梯踏道,游人可以盘旋登顶,凭窗远眺,收进太原集成的三晋大地风光。</p> <p class="ql-block">  中巴开到太原机场后,4位旅友与我们挥手告别。40分钟后我们来到太原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站在太原站广场,郑导为我们拍下最后一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我们与这位80后山西小伙握手告别,特别感谢他一路陪伴我们,认真地为我们讲解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坐在太原火车站里,我们耐心地等候列车Z198。</p><p class="ql-block"> 翻着在豫晋两地旅游中拍摄的照片,我们整理着10天游程备忘……</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8日~7月7日,我们跟随全国旅团在豫晋两地旅游。</p><p class="ql-block"> 在两地旅游中,我们积极地展开学习,完成了必要的历史文化补课……</p> <p class="ql-block"> 我们登临<b>老君山</b>,探询老子在此归隐修炼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我们观览<b>龙门石窟</b>,认知它1400余年的营造历史。</p><p class="ql-block"> 我们观赏<b>云岗石窟</b>,翻阅“昙曜五窟”的历史记载。</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历<b>少林寺</b>,追寻禅宗祖师达摩面壁九年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孕育“大宋文化”的<b>开封城</b>,观赏那幅北宋绢本长卷“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雁门关上,“目送”昭君出塞和亲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  我们置身五台山,礼拜在此演教传播福音的文殊菩萨。</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始建于西周的晋祠,记下山西简称的历史文脉。</p> <p class="ql-block">  我们夜游平遥古城,探知它遵从八卦方位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乔家大院和王家大院,认知明清时期晋商家族的崛起与衰落。</p> <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黄河岸边,在敬畏和欢欣中观览黄河冲过<b>壶口</b>倾泻汹涌的<b>瀑布</b>。</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现代灯光照亮太原市区(引用网上图片)。</p><p class="ql-block"> 19:58,列车Z198开动,在夜幕下驶离太原,预计明天10:02到达上海……</p> <p class="ql-block"><b>D10~7/7</b></p><p class="ql-block"> 在今明两天交替之际,列车跨过黄河。</p><p class="ql-block"> 在破晓之时,列车停在徐州,很快在宿州驶过淮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7:00后太阳已经升起,列车在南京驶过长江,我们又奔驰在熟悉的沪宁线上……</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10:12列车在晚点10分钟后抵</span>达上海站。</p><p class="ql-block"> 装着新的<b>充实和满足</b>,我们乘坐地铁在辗转中回到家……</p> <p class="ql-block">《豫晋历史文化游》<b>共15集</b></p><p class="ql-block"> 我已将自己写进豫晋历史文化游,为此,真诚地感谢你每天做出的阅读与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