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假期已经接近尾声,校园生活即将重新按下启动键,想起马上就要上学了,同学们是否会提不起精神或者焦虑不安?面对假后返校,我们家长如何让孩子的心理复位,更好地迎接学习生活呢?这里为各位家长准备了一份简单实用的《开学心理调适指南》,一起来看看吧!</p><p class="ql-block">(一)理解接纳,积极引导</p><p class="ql-block">假期中大部分孩子生活安排不像上学的时候那样紧张而有序,“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是部分孩子的假期常态。孩子一想到开学后的作息与学习任务,多少有点不情愿,紧张不安,这是人正常的心理反应,而且这种状态也是暂时的,通过调整是可以改变的。家长要接纳孩子,少责备,多理解。</p><p class="ql-block">在开学前,针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多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把心里的负面情绪说出来,同时给予疏解和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尽快摆脱负面情绪。</p> <p class="ql-block">(二)营造环境,帮助收心</p><p class="ql-block">孩子们习惯了暑假的作息时间,很难一下子恢复学校的作息时间。所以,家长要提前帮助孩子调整好规律的作息时间,让孩子适应开学后的“时差”。注意,调整作息时间要循序渐进,家长可以在开学前一周让孩子逐渐提早睡觉,提早起床,直到逐步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p> <p class="ql-block">(三)鼓励分享,增加期待</p><p class="ql-block">鼓励孩子提前联系老师同学,互相分享见闻和“新鲜事”,相互关心,相互表达彼此的想念和对新学期的期待,不仅能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共同拟定新学期学习计划,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增强孩子对新学期的新鲜感、期待感。</p> <p class="ql-block">(四)家校合作,共促成长</p><p class="ql-block">良好的家校合作,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里,家长可以主动与学校老师建立并保持沟通联系,分享孩子在家的点滴进步与挑战,帮助老师更全面地认识孩子。同时,针对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家长也能从教师那里获得专业的建议,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