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眼望三国,我望见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一一 站在防川龙虎阁十层景观台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乙巳2025. 6. 27日,自驾自由行。一早在自治区首府延吉市参观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又到图门市观光了图门口岸;特欢乐的是我们一艘小艇畅游了中朝界水图门江。朝方一岸没什么游人,我们一艇也无须顾忌有什么界线,放任亲水,暑溽尽消,游出了: 江山美、民族亲、家国兴的豪放。(疯玩的照片,我至今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的)。午后轻车,乐趋→珲春。</p><p class="ql-block"> 珲春小城的位置,在我国雄鸡高鸣的版图上,正是那个发声之喙(鸡嘴)的位置。 珲春,面和5134平方公里;人口22万,朝鲜族人居多。</p><p class="ql-block"> 车还未进小城,一片金碧辉煌、圆顶塔尖的宫殿迎面撞进眼帘。旅伴们惊诧交赞,这怎么又到了满洲里的套娃广场!车转弯时才看清: 哎呀呀!这华丽洋味的异国风情可不输满洲里市那一片呀!搜查得知,这里一片是这边境小城外、针对相邻俄罗斯,打造的旅游景观哇斯托克欢乐岛。黑河市的套娃广场已是几游啦,这里虽未进去,心里却掂出了这么个鲜族小城镇的现代气息份量!</p><p class="ql-block"> 进了珲春小城,街市的鲜族传统瓦顶宫室式建筑,道路的整洁、绿化、彩化,一派新锐!沿街的鳞次栉比的牌匾让我在目不暇给中,捂上了嘴别笑出声来:“夜巴黎大酒店”、“天池中心洗浴”、“欧式街”、“汉唐衔”;我们住的旅社都叫“水立方宾馆”。城小匾大、人心向上,感觉一城商机鲜活、欣欣向荣。来自两千万人口大都市哈尔滨的我,踏进了轻快活泼的生活节奏。</p><p class="ql-block"> 珲春市的朝鲜民族风情园自成一系,一园幽梦。小桥流水、假山喷泉、戏社书屋、紫竹小院,淑女郎君、皇亲国戚,万紫千粉、长鼓舞裙,高帽玄靴、书生官绅,浓郁的古典民族风。千万套民族服饰妆扮起来的靓女俊男,双双对对,千姿百态、拍照美食,满园春风、人间恣意! 人潮如汐,这项生意那是稳赚大吉!就连不少五、六十岁的旅游大妈们,都租了鲜衣长裙、挽上发髻钗环,一过青春之瘾的甜蜜。感觉,珲春老老少少、一城美人一城小戏。</p> <p class="ql-block"> 从珲春市里到“东方第一村” 望川村和望川景区,沿着图门江边,另一侧则是郁郁葱葱的林木带。直到车停在一个也算宽敞的停车场,看到“东方第一村”的高大牌坊,和旅友们拍了照合了影,依次进村观光时,我都不知道我们自驾中巴而来,行过的这条柏油路只有八米宽,且是人们到第一村唯一的通道!(不论是从珲春还是国内任何地方来)!</p><p class="ql-block"> 这第一村太有看点了!无论是在这国土之东,还是放到国内东西南北任何地相比,那都有“第一”的范儿!</p><p class="ql-block"> 迎客牌楼后面的一组巨雕: 铜制垦荒牛。雄壮强劲,一看就是村民精神的象征。游后,我把它认成边境人民自选的图腾!</p><p class="ql-block"> 又经过几组鲜族歌舞生活群塑,就进入村子。整个村前街面向一带芦苇荷菱大池塘。群群白色的鹤鹭鸥鸟,群起群落: 空中如大海边,洁白的海鸥拍着长翅翩翔;池中如大苇荡,白鹤、灰鹤、白鹭、野鸭、大雁、鸳鸯,觅食戏水。苇草拔绿,荷叶浮波,澄水流淌。何曾见过这样的村落?</p><p class="ql-block"> 这无以数计的海鸥,鸣叫着掠食;群飞盘旋,如云朵在上空飘游。引牵着游人目光,我也正迷茫: 这一方苇塘,怎会让如此多的海鸥集翔?原来,这望川村离日本海只15公里距离!难怪这方苇塘本是海鸟觅食繁育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民居,一色的新建、仿古的民族式样。屋瓦檐墙、宅院各异,且现时都是在做民宿。宅院布局都各有突显各有所长,大酱缸、泡菜醰,水磨、石杵,画扇、雕廊,展示着民族民俗传统的优雅和韵味。放眼一条街,竟是民俗博物馆与生活画卷展示的长廊。</p><p class="ql-block"> 防川村现土地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41户140余人,在张鼓峰下,距图门江入海口才15公里。只靠我们来时车行的那条: 宽8米、长880米的洋馆坪堤路与珲春相连。</p><p class="ql-block"> 我们刚游过的望川村,富饶美丽,兴旺和谐,安居乐业的东方第一村。这个历史久远的古村落,其实在苏联和日本张鼓峰之战时就荒芜废弃了,直到1963年,吉林军区赵南起将军踏察到这里,建设边防守卫边疆怎能无人?当地动员了十七户鲜族共产党员在这重建村落。1957年大洪水又冲毁了望川村唯一的土路,这里出行要或从俄地、要或从朝地绕行,再入珲春国内。这里成了实际脱离国土的一块“飞地”。直到1983年国务院斥资500万修了这条依图门江堤而建的柏油路一一洋馆坪堤路。</p><p class="ql-block"> 原本是我们临近日本海的一个内陆小渔村,有着4000多年的渔耕历史,是新石器时期肃慎人祖先生息之地,亘古以来的渔米之乡。哪有什么看三国之遇!只是清末百年,统冶昏聩、国运衰微、列强凌辱,中俄《瑗晖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丢掉了濒临日本海的140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海参崴)。才使望川成为我们雄鸡版图的鸡喙(嘴)之上!况且,连这块鸡嘴之地也曾被沙俄侵夺,几成无喙之鸡!!!</p> <p class="ql-block"> 从第一村我们乘坐景区大巴,很快进入了望川景区。一眼望三国的最佳观景点一一龙虎阁,就在眼前。(图3 )</p><p class="ql-block"> 一座高耸的深灰色的,顶部三层古塔式飞檐,底部两层高厦广厅托底,中间八层方方正正堡垒式阁体。一座仿古高阁,全高64.8米,共十三层。外观石壁坚垒、矗立凝重、肃穆威严。</p><p class="ql-block"> 龙虎阁名出清末能臣吴大澂手刻龙虎石牌。此遗物就现存龙虎阁。意取“龙盘虎踞”,宣誓这位爱国士大夫保卫国土的赤胆忠心。此地原址系1886年吴大澂做为钦差副使督办中俄重勘边界时的行宫。(原舍就近,经重修,现为展馆)。</p><p class="ql-block"> 我们登上了第十层的室外观光平台,</p><p class="ql-block">江风猎猎,江海莽野。亲眼见证了祖国东界的现状,百年前国家民族曾经的历史的磨难沧桑!又参观了第九层的历史资料和吴大澂事迹展览。</p> <p class="ql-block"> 登上十层观景平台,视野极其辽远。无怪乎人称“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脚下是奔腾向东滔滔而去的图门江;顺江流入眼的那座横跨的俄朝铁路桥,桥身桥栏清楚历历;桥东头(我们视线的右侧)是朝方的豆满江洞,桥西头(左侧)是俄方哈桑小镇的火车站;目随图门江滚滚东逝水,远处影影绰绰、隐约可见白亮亮的一片无涯,那就是日本海!十五公里,尚是我登高眺远的目力可及!这片土地、图门江右岸,自古就是我们的疆域!当我定睛看清了这一切,站在那,心里是翻江倒海、怒火冲顶啊!</p><p class="ql-block"> 那座桥高仅有九米的铁路桥,根本不能通过我们的中小型货船,更何堪我们百万吨远洋轮!。就一破桥,限制我国东北的出海权近百年!这地球上有我们建不成的桥吗?而至今俄朝还延迟不务,空许虚言!</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一眼三国的龙虎阁观景台,我双脚凝固在那里了。我真切的看到祖国东延的边关!我真切地看到了离我们并不久远的一尊先贤: 一介致学求取功名的书生,一员封建朝庭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一位中华民族亘古传统的仁人君子风的忠勇典范!一一 现实人们称颂的爱国英雄。</p><p class="ql-block"> 他,与列强俄国智勇周旋、据理拼争,在国势颓微,败局已定之后,力挽狂澜,收复失地,保留下图门江一线的出海权。今朝,这权益要为子孙后世开路破局,近在眼前了!</p><p class="ql-block"> 下了观景台,参观展览,翻阅史料,我又一次顶礼膜拜了。一一吴大澂。</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了。看到了历史与现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 龙虎阁展厅.吴大澂组雕之一</p> <p class="ql-block"> 吴大澂 (1835.6.6 一一1902.3.6)。字子敬、清卿,号恒轩,江苏吴县(苏州)人。晚清官员,同治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金石学家,书画名家,擅大篆。做过学政,任过赈灾巡抚。1880年钦差去吉林督办边防,1886年授三品卿銜 钦差副都统,主持与沙俄重勘吉林国界。著书《说文.古籀补》、《容斋集古录》。</p><p class="ql-block"> 1886年吴大澂受命于危难,作为中方首席代表,与鸷傲的沙俄官员重勘边界,亲临踏查,据实力争,证实沙俄私移过“土字碑”,得以向前移 8公里重立“土字碑”,收回了黑顶子(珲春敬贤镇)。百多平方公里国土,并立铜柱以纪实。迫使沙俄签署了允许中国船只出图门江口至日本海的通航文牒。艰难谈判幹旋、理辩、愤争了五个多月。</p><p class="ql-block"> 谈判成功,在率官员随从回程时,在图门江畔见一巨石,面平如镜,兴起挥笔亲书“龙虎”二字,刻石为牌。取意“龙盘虎踞”,畅舒誓捍国土的豪迈情怀。</p><p class="ql-block"> 今在景区的沙滩公园,人们以一巨型花岗岩雕塑,为他纪念,功德长存,万古留芳!</p> <p class="ql-block">石牌铭文吴大成亲题亲刻,字体为他精擅的大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网上下载的吴大澂大篆书帖。</p> <p class="ql-block"> 从龙虎阁下来,夜宿“水立方宾馆”,标间很舒适,劳累却少睡意。上网查讯吴大澂生平,竟有不少的豁然。</p><p class="ql-block"> 吴大澂是同治七年进士,和他同榜登科的还有洪钧、许景澄、陈宝琛等。看看我们略知一二的这几位:</p><p class="ql-block"> 洪钓。科举状元,大清王朝首派欧洲驻法、德、意、荷,四国的公使。1880年开始外交生涯,1897年代表清庭与沙俄就新疆帕米尔战事谈判停火。赛金花的丈夫,曾朴小说《孽海花》(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的男主人公原身。</p><p class="ql-block"> 许景澄。翰林院大学士。哈尔滨人熟知的许公,清庭派驻修建中东铁路的督办大员。他在哈尔滨兴办的《许公工业学校》是哈工大的前身,《私立许公中等技术学堂》是哈十三中(老哈三中,我的母校)前身。他那时还身兼燕京大学(现北大)校长。1890年因直谏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杀洋人使馆,以迕逆罪被砍头。在获刑前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取出一笔办学款银交给燕京大学。</p><p class="ql-block"> 陈宝琛。和吴大澂同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由翰林院侍讲而任溥仪的帝师,内阁顾问大臣。他直言进谏,在风雨飘摇的清末,为帝师而备经艰辛。</p><p class="ql-block"> 吴大澂在朝官中交游密切的人中,我看到翁同龢的名字。翁是1856年科举状元及第。同治、光绪和两朝的帝师,“帝党”的领袖人物。主战派,力主变法维新。被慈禧罢黜,抑郁而终。</p><p class="ql-block"> 王懿荣。光绪朝国子监祭酒,四品官。甲骨文(龙骨)的发现者、集者。提出龙骨上的图示符号是早期文字的假说。受到刘鹗(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老残游记》的作者)、罗振玉(甲骨文早期研究破译“四堂”之一) 等人的支持并研究。一年后,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逃难西安,大火烧圆明园三昼夜,老夫子眼望大火,痛不欲生,投井殉国。</p><p class="ql-block"> 我大学刚毕业那阵,对汉语古文字有兴趣,对这位夫子深怀敬重。他与吴大澂,一攻甲骨文,一专金文(钟鼎玉器铭文)。重学问研国懂,难怪交谊深挚。</p><p class="ql-block"> 这些是吴大澂在晚清朝庭为伍的官员。他们这些人,都是封建士大夫的身份,但他们的经历和意识都带有近代资产阶级的开明与锐进,更因为他们又同时兼具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忧国忧民、家国情怀,他们成为那段没落政治、衰微国势中,力挽颓局于中流的砥柱,国家与民族的栋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尤令我读之动容的是: 1895年甲午海战失败相关战事中,做为文官的吴大溦自率湘军,三次冲锋失利被慈禧革职罢官,贬为庶人。失败原因多方,而他只归咎自己指挥不利。提请用自己一生收藏的3200多件金石古玉(估价1000万两白银)来抵付部分《马关条约》赔款。晚清之际的官员,甘愿毁家纾国难的,高风亮节较之古今,孰能不心服翘赞!清官、贪官,古今两同理,两重天啊!</p><p class="ql-block"> 吴大澂 68岁抑郁而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乙巳2025.7.26</p> <p class="ql-block">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p><p class="ql-block"> 览国之强盛,知今之奋争。 </p><p class="ql-block">长白山、珲春,吉林之行不过千百里,却让我 眼界又宽,见识又深,心又丰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乙巳2025.7.26完稿</p><p class="ql-block"> 图片视频自拍、旅友赞助</p><p class="ql-block"> 网络视频一段 敬谢原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