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园古韵(浙江南浔5)

钟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宜园,这处被南浔人誉为庞家花园的古韵之地,由庞莱臣在民国7年(1918)在其父庞云曾家族祠堂西侧原“鹿门旧德”旧址扩建而成,占地近20亩,充满江南雅韵。园子坐北朝南,东临热闹的东大街,西与张静江的“东园”(亦称“绿绕山庄”)仅一墙之隔,后接宁静的洗粉兜。上世纪三十年代,园林主体遭焚毁。近年开启复建工程,在原址恢复原有格局,展示了民国江南园林风貌。朱祖谋评价“春宜花,秋宜月,夏宜凉风,冬宜晴雪”,诠释“宜”字命名精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春游复建的宜园,布局建筑还算精巧。长廊碑帖载着《宜园记》墨香,竞秀草堂山茶月季竞艳,绿净山庄垂柳随拂,待到夏日,更将以一池碧荷唤醒庞家花园昔日风华。</span></p> 沿街大门古朴典雅貌不惊人,门楣砖刻“宜园”二字,内部却别有洞天。 <p class="ql-block">前半部分以亭台楼阁为主,东接“东园”,长廊蜿蜒其间,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廊壁间嵌有况周颐撰文、郑孝胥书写的《宜园记》。</p> 园内保留清代碑刻、太湖石假山及竹林。 “碧阴轩”取自唐代诗人司空图诗句“品画桥碧阴”之意,还有门联“草木含春风,林亭曜月华”。里面挂着“鹤守轩”匾,据说过去养一黑颈素羽的丹顶鹤,见人引颈顾盼。 “夕佳亭”周围太湖石假山堆叠,轩外有亭,取古代诗句“夕阳迎素月”之意境,附近遍植红梅,意幻出宋代林逋“梅妻鹤子”的隐逸文化主题。 继续向东走,会看到一座名为“竞秀草堂”的建筑。其主体结构及部分门窗为原物留存。庭院内,山茶花姿态优雅,月季花香气四溢,石笋笔直地伫立,小竹林丛丛环绕。 <p class="ql-block">后院有“绿净山庄”面对湖泊,周围景致丰富,夏日荷花开满湖,冬春季节则波光粼粼。</p> 后半部分则是一处长方形的荷花池,后接宁静的洗粉兜。池水清澈,荷花盛开,为园子增添了生机与雅趣。 池北筑大墩,仅有九曲石桥可通。池上设鱼戏亭、闹红舸等景观,长堤植红梅、丹桂,四季景致各异。 <p class="ql-block">池南建保静山房(湖心亭),悬“半湖云锦万芙蓉”匾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