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风里的清醒</p><p class="ql-block"> ---跟随工作组下乡,有感而发,随性胡写</p><p class="ql-block"> 连日跟着验收组在康县、礼县奔波,明日要去西和县。山路蜿蜒,把我们带到那些藏在峰峦褶皱里的人家,多年未与这样的群众深交,他们的存在,像一阵山风,吹散了城里积攒的浮躁。</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家,多在半山或山坳里,四周是望不尽的田垄与山影。到集镇要走许久的路,日常所需的油盐酱醋、生老病死的求医问药,都比城里多几分周折。夜晚降临,除了自家窗棂透出的微光,周遭便是沉沉的山影与寂静。可他们说起日子,语气里总带着一种笃定:庄稼长势好,孩子有进步,或是今年的收成能多换些家用。那份满足,像晒在屋檐下的粮食,沉甸甸、实打实,与物质丰寡并无强关联。</p><p class="ql-block"> 物质的简朴从未困住他们对生活的热忱。院落总是扫得干净,手边的活计做得踏实,哪怕只是守着几棵果树、几分薄田,也能在晨耕暮歇里寻到滋味。问起是否觉得辛苦,他们往往指着眼前的土地或作物笑:“够吃够用,挺好。”</p><p class="ql-block"> 下山时再想城里的日子,突然觉得讽刺。我们住着亮堂的房子,出门有车代步,办公室的空调冬暖夏凉,却总在焦虑:同学换了辆更好的车,同事的包是新款,邻居搬去了更大的小区。我们像被鞭子赶着的羊,追着别人的脚印跑,把“拥有”活成了“不够”,把日子过成了和别人的比较题。</p><p class="ql-block"> 山里人不是没有欲望,只是他们的欲望贴着大地——吃饱穿暖,家人平安,收成向好。这些具体的、触手可及的期盼,让他们的快乐有根。而我们的欲望飘在半空,被广告、被社交、被旁人的生活牵着走,越追越空,最后连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都忘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日子哪有什么标准答案。山民在田埂上的满足,和城里人在书房里的安宁,本质上没什么不同。怕的是我们总用别人的尺子量自己的生活,把踏实的日子过成了悬在空中的焦虑。</p><p class="ql-block"> 这趟下乡,没学到什么大道理,只记住了山民望向田地时的眼神——那里面没有攀比,只有对当下的笃定。或许,真正的清醒,就是学会在自己的节奏里,把“此刻拥有”过成“刚好足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