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之思

如歌的行板

<p class="ql-block">七夕之思(DS)</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夕又至,市井间早已充溢着玫瑰与巧克力的气息,商家们照例打出“中国情人节”的旗号,催促人们消费、示爱、表达。我独坐灯下,不免对这节日的流变生出几分思考。</p><p class="ql-block">所谓“牛郎织女”的传说,本不过是古人观天象而生之想象,两颗星子,一在东,一在西,中间横着银河,遂编排出这般凄美故事。然而这传说历千年而不衰,倒不是因故事本身多么精妙,而是人们总需有些寄托情思的载体。</p><p class="ql-block">今人过七夕,大多循着商贾设定的路径走去。鲜花要最艳的,礼物要最贵的,餐厅要最挤的,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证明情爱之深。社交媒体上,晒礼物、晒转账记录、晒昂贵晚餐,已成固定节目。人们追逐着形式上的圆满,却常忽略了情感本身的需求。</p><p class="ql-block">这节日已被异化。本是两颗星一年一度相会的浪漫,却成了衡量爱情价码的标尺;本是女子乞巧祈愿的佳期,却成了消费主义狂欢的盛宴。情侣们在这一日表演爱情,单身者在这一日顾影自怜,皆落入他人设定的剧本中而不自知。</p><p class="ql-block">情感之事,贵在真诚与恒常,何须特定日子的加持?若平素冷漠相对,纵使七夕送上金山银山,也不过是虚应故事;若日日相知相惜,又何必在这一天刻意证明什么。</p><p class="ql-block">现代人活得太过表象,将情感也物化为可展示、可比较的物件。七夕节的商业化不过是这时代病的一个症状罢了。我们失去了安静感受的能力,失去了细腻体会的耐心,只得借外物的堆砌来填补内心的空洞。</p><p class="ql-block">或许该返璞归真,让七夕回归它本来的意义——不是炫耀与消费,而是对真挚情感的静思与珍视。天上星辰亘古闪烁,人间情爱却易变易逝,能把握的唯有当下的真诚相待。</p><p class="ql-block">夜深了,窗外偶有笑语掠过。我望望天际,那两颗星子依然沉默地对望,不管人间如何诠释它们的传说。</p><p class="ql-block">​(这AI是不是比很多人精明?[呲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