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赋能教学实践——2025年琼中县中小学暑期培训班学习纪实

钱国梅

<p class="ql-block">上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校长、教师各代表</p><p class="ql-block">下午:《课堂教学有效互动与深度学习的引领策略》王明明</p> 上午篇 <p class="ql-block">  8月28日上午,琼中县中小学暑期培训班开展了弘扬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此次活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思想碰撞的平台,更是对教育初心的传承与教育家精神的弘扬。参加宣讲的代表都是教育一线的精神标杆,包括学校领航人、教研领路人、讲台筑梦人,分别是:黎母山学校王晓静校长、长征学征董伟学校长、琼中县第二小学秦婷婷副校长、教师培训管理中心刘吉娥老师、、教师培训管理中心王梅莲老师、琼中思源实验学校李培东、黎母山学校吴媛媛老师等。</p> 一、典型事迹分享 <p class="ql-block">  王晓静校长秉持关爱学生的理念,在发现胡同学因学习压力大、特殊家庭环境及童年创伤出现异常后,多次引导并安排老师和同学密切关注,虽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但彰显了教育者的大爱与责任。</p> <p class="ql-block">  王梅莲教师怀揣初心,26年坚守教育岗位,从条件简陋的小学起步,在教学中成长,因学生的感恩回馈更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  陈思童教师分享了班级管理经验,该班54名学生中31人中考超800分,总平均分803.88分,县排名稳居第一,其以“胜不妄喜,败不惶馁”等理念建设班风,注重与学生相处的细节。</p> <p class="ql-block">  王小翠老师结合15年教龄及学校团队事迹,指出大教育家精神藏于平凡坚守中,九年级团队、班主任及欧益通副校长等人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教育的事迹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宣讲掠影</p> 二、学习感悟 <p class="ql-block">  此次宣讲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家精神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概念,而是融入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日常点滴中。从校长对特殊学生的悉心关怀,到普通教师26年的坚守;从班级管理中的智慧与温情,到学校团队直面挑战的执着,无不彰显着以爱育爱、守正创新、责任担当的教育家精神。</p><p class="ql-block"> 这些事迹让我们明白,教育是一场充满爱与责任的修行。作为教育者,既要怀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又要在日常教学中以真情滋养学生心灵,以智慧启迪学生成长。同时,要勇于创新、不断提升自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家精神的真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下一代贡献力量。</p> 下午篇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路上,每位老师都在探寻提升学生成绩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王明明老师带来了关于这两方面的策略分享,可谓干货满满,涵盖了从课前准备到课后巩固的多个环节,让人深受启发。</p> 一、提升学生成绩:精准施策,撬动分数提升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上想要让学生成绩有起色,盲目发力可不行,得找准方向、精准施策。</p> <p class="ql-block">  1. 找准“病因”,用对“杠杆”</p><p class="ql-block"> 学生低分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基础薄弱、方法不对,也可能是心态问题。针对不同原因,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干预策略。同时,善用5大提分“杠杆”,能更高效地撬动成绩提升。</p><p class="ql-block"> 2. 课前诊断:摸清底细再教学</p><p class="ql-block">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课前诊断就像“体检”,能帮老师找准学生的薄弱点:</p><p class="ql-block"> 频率:每周或每单元一次,快速高效,5分钟内就能完成。</p><p class="ql-block"> 内容:两三道核心题,难度略低于正式考试,直指重点。</p><p class="ql-block"> 关键:批改后及时反馈,让学生和老师都清楚“哪里不行”。</p> <p class="ql-block">  3. 聚焦得分点:抓牢基础,稳拿分数</p><p class="ql-block"> 熟悉考点:老师要把学科和学段的得分点、考点吃透,结合教材分阶段教给学生,再通过小规模测试强化记忆。</p><p class="ql-block"> 重视保底题:中考中70%都是保底题,这类题难度低、步骤简单、出现频率高,是学生得分的“基本盘”。老师要重点强调,针对性教学,别过度依赖辅导资料。</p><p class="ql-block"> 复习清单法:整理近三年模拟题、真题中的保底题,结合辅导资料形成班级专属的“每日练”,避开重复无效的练习。</p><p class="ql-block"> 4. 知识链条化:让知识不再零散</p><p class="ql-block"> 零散的知识点难以迁移运用,把知识串联成链、织成网才是关键:</p><p class="ql-block"> 核心知识清单化:先把基础知识点列清楚。</p><p class="ql-block"> 课堂串联化:课堂上把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讲清逻辑。</p><p class="ql-block"> 知识图谱化:用图表等形式呈现知识间的关联,帮助学生从“点”到“线”再到“网”,系统掌握知识。</p> 二、提升教学质量:从知识构建到错题管理,环环相扣 <p class="ql-block">  1. 构建知识链:让教学更有逻辑</p><p class="ql-block"> 确定单元核心:明确每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点,画出知识链,通过集体备课统一认知,避免教学偏差。</p><p class="ql-block"> 学科示例:数学可按公式推导、题型应用串联;语文可围绕文体特点、阅读技巧构建;英语则能以语法规则、话题词汇为链。</p><p class="ql-block"> 与教材关系:教科书是知识源头,知识链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考试需求,对教材知识点的重新组织,让学生更易接受。</p> <p class="ql-block">  2. 及时反馈:不让错误“生根”</p><p class="ql-block"> 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容易固化成习惯。及时反馈的意义重大: </p><p class="ql-block"> 纠正错误:第一时间指出学生的问题,避免重复犯错。</p><p class="ql-block"> 强化记忆:通过反馈加深对正确知识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转化情绪:让学生从错误中找到方向,减少挫败感。</p><p class="ql-block"> 方法多样:课堂上及时纠错、同桌同伴互改、老师针对性点拨,根据不同场景灵活运用。</p> <p class="ql-block">  3. 错题管理:打破“一错再错”的怪圈</p><p class="ql-block"> 很多学生存在“错题回旋镖”现象——讲过的题还是会错,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管理错题能有效解决:</p><p class="ql-block"> 收集错题:不仅要抄原题,还要记录错误解法、正确解法和错误原因(是概念不清、方法不对还是粗心)。</p><p class="ql-block"> 分类整理:按错误类型分类,比如概念类、方法类、粗心类等,方便针对性复习。</p><p class="ql-block"> 循环回访:每周安排错题训练,按当天、一周、一月的周期重复巩固,还可以设置“错题清零日”,集中攻克遗留问题。</p> 三、学习感悟 <p class="ql-block">  看完这些策略,最大的感受是:好的教学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从课前诊断摸清学生情况,到聚焦得分点抓牢基础,再到知识链条化帮助学生构建体系,每一步都体现了“精准”二字。</p><p class="ql-block"> 而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则让我明白教学是个“闭环”——不仅要教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错误,通过及时反馈和科学的错题管理,帮学生真正消化知识。这背后,需要老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思,去研究考点、分析学生、设计教学。</p><p class="ql-block"> 这些策略就像“工具箱”,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试着把这些方法融入日常,从细节入手,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道错题,相信坚持下去,一定能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之路漫漫,唯有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更高效,让学生成长更扎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