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摄协上海·殷行摄影俱乐部的美篇

中老摄协上海·殷行摄影俱乐部

<p class="ql-block"> 第10期</p><p class="ql-block"> 中老摄协上海·殷行摄影俱乐部</p><p class="ql-block">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摄影作品特刊</p> <p class="ql-block">  光影映初心 八秩忆峥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摄影作品展</p><p class="ql-block"> 八十载风云激荡,镌刻民族不屈的史诗;八十年薪火相传,凝聚砥砺前行的力量。当历史的烽烟化作永恒的记忆,艺术的笔触正以光影为媒,重现那段浴火重生的岁月。</p><p class="ql-block">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以镜头回溯历史现场,用影像缅怀先烈风骨,于定格的瞬间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光影的叙事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次展览旨在通过《中老协上海·殷行摄影俱乐部》成员的作品,唤醒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珍视,让民族自豪感在每一幅影像中激荡,让团结奋进的力量在每一次凝视中凝聚。</p><p class="ql-block">光影映初心,八秩忆峥嵘。愿这些镜头下的故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激励我们在铭记中前行,在传承中奋进。</p><p class="ql-block"> 中老协上海·殷行摄影俱乐部</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日</p> <p class="ql-block">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p><p class="ql-block"> 序 言</p><p class="ql-block">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是全国唯一一座反映两次淞沪抗战的纪念馆,依托宝山境内淞沪抗战主战场遗址建成,2014年8月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之一。</p><p class="ql-block"> 外展区包含《汇聚》胜利之火、《历史涟漪》、浮雕墙《淞沪抗战歌》、《抗战遗迹》、雕塑《结—1937》、《历史之门》、《上海抗战纪念碑》、《淞沪军民抵抗日军》等作品。内展区以展现上海人民抗战精神为核心,通过1690件珍贵文物和史料、图片,全方位呈现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上海人民在14年抗日战争时期为民族独立解放英勇奋斗的历史画卷与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凝聚起上海人民抗战的峥嵘岁月与光辉记忆。</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2日,同盟国9个代表团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接受日本投降。日方代表重光葵与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后,麦克阿瑟代表同盟国签字,随后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代表依次签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p><p class="ql-block"> 影像活动记录:张雪英</p>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p class="ql-block">摄影师↑:陈福根(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孙国强(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张雪英(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梁慰慈(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郁春生(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柯新华(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朱秋萍(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庄永梅(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张军(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朱益寿(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祝松茂(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程新萌(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傅兆宽(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陈春山(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崔海卿(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滕秉志(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马克潮(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朱哓(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张琴琴(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秦维良(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陈玉娟(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葛伟琴(上海)</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唐佩玲(上海)</p> <p class="ql-block">  《凝固的血泪——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影像纪》</p><p class="ql-block"> 序 言</p><p class="ql-block"> 血色记忆</p><p class="ql-block">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影像档案</p><p class="ql-block"> 这些泛黄的相纸里</p><p class="ql-block"> 封存着1937年冬天的</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次呼吸</p><p class="ql-block"> 当镜头穿过八十六年光阴</p><p class="ql-block"> 我们仍能看见:</p><p class="ql-block"> 蜷曲的脊背弯成问号</p><p class="ql-block"> 枯枝般的手臂</p><p class="ql-block"> 在寒风中画出血色的惊叹</p><p class="ql-block"> 母亲散落的发丝</p><p class="ql-block"> 缠绕着未及说出的叮咛</p><p class="ql-block"> 孩童掌心断裂的玩具</p><p class="ql-block"> 还留着体温的余韵</p><p class="ql-block"> 每一帧褪色的影像</p><p class="ql-block"> 都是时间无法愈合的伤口</p><p class="ql-block"> 那些永远定格的容颜</p><p class="ql-block"> 曾在秦淮河畔有过炊烟袅袅的清晨</p><p class="ql-block"> 如今却成为历史经纬线上</p><p class="ql-block"> 最疼痛的坐标</p><p class="ql-block"> 这些沉默的证词</p><p class="ql-block"> 比任何控诉都更锋利</p><p class="ql-block"> 它们刺破时间的迷雾</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血脉里刻下:</p><p class="ql-block"> 记住冰凉的刀锋</p><p class="ql-block"> 才能握紧温暖的阳光</p><p class="ql-block"> 影像活动记录:黄潮荣 </p>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p class="ql-block">摄影师↑:黄潮荣</p> <p class="ql-block">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序 言</p><p class="ql-block"> 烽火映江淮,丹心照汗青。1943年1月至1945年2月,新四军军部移驻盱眙县黄花塘,这片土地遂成为华中敌后抗战的指挥中枢。</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军部运筹帷幄,直面日伪军的“扫荡”“清乡”铁蹄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摩擦进攻,以坚韧不拔的战略智慧,统领全军健儿驰骋苏、皖、浙、鄂、豫五省,浴血开辟出八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硝烟中,军民同心铸就的铜墙铁壁,让侵略者闻风丧胆;危难时,共产党人以血肉之躯践行的救国誓言,在江淮大地上镌刻下不朽丰碑。</p><p class="ql-block"> 今日的纪念馆,以泛黄的文献、斑驳的文物、珍贵的影像为桥,串联起新四军从组建到发展的壮阔历程,更聚焦军部驻节黄花塘的峥嵘岁月——从军事部署的雷霆万钧,到根据地建设的星火燎原,从政治工作的凝心聚力,到文化战线上的呐喊冲锋,全面再现了那段山河破碎中,中华儿女用信念与牺牲写就的抗争史诗。</p><p class="ql-block"> 驻足于此,既是回望先辈们在烽火中开辟的光明之路,更是传承那份永不褪色的家国担当。</p><p class="ql-block"> 影像活动记录:黄潮荣</p>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p class="ql-block">摄影师↑:黄潮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