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德育案例分享系列】孩子人际交往不佳,甚至不会交往,怎么办?

白沙芙蓉田学校 符方东

引言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孩子在学校不搭理老师,也不搭理同学; </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拒绝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 </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学习上不善于求助,考差就会生闷气; </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和同学发生矛盾,他说: </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要不是家里情况特殊,我真想一刀捅了他……</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孩子人际交往不好,老师和家长该怎么做呢?</u></b></p> 关键事件:背景链接·“高冷”的孩子不理人 <p class="ql-block"><b>  第一次见到小原,就觉得他很“高冷”:一米八四的身高在初一男生中很少见了;眼神特别冷,几乎不笑,也不和别人交流。 </b></p><p class="ql-block"><b> 最“要命”的是,他连我这个班主任也不理。我说,小原,运动会人场式你参加吗?学校要求全班都参加哦。我不去!他冷冷地回绝;小原,你能帮助老师把这个鼓送到音乐教室吗?我不去!他又回绝我了。军训时,我看到他行李很少,而个子最小的朱同学拿着很多东西,我说,你可以帮助同学拿个包吗?他冷冷地回绝:我不想拿。任课老师反映,上课他从来不答问,也不举手,接龙答题轮到他也不站起来。</b></p><p class="ql-block"><b> 家校联系册上他经常写一些带有负面情绪的话,如:“我没有笑的力气”“我的心已经死了”… </b></p><p class="ql-block"><b> 小原还经常生闷气。考试考差了,试卷揉一团,扔进垃圾桶,然后一天都气呼呼的,也不听讲;老师喊他去订正,也喊不动。任课老师也多次向我反映:这孩子和别人不一样,性格有点“怪”,不好打交道。 </b></p><p class="ql-block"><b> 一天自习课,我去巡查,刚走到教室就看到他气呼呼地从班级冲出来。 我连忙喊他,他头也不回地跑出去了。我喊来体育老师帮忙,把他从操场找回来。我问他:“小原,你怎么了?是和谁发生矛盾了吗?你愿意和老师说说吗?”他不理我。我又继续耐心地说:“咱们去办公室聊好吗?几分钟就行。” 他依然不理。旁边同学插嘴道:“老师!他不理老师,这都可以吗?”同学看热闹不嫌事大,一个不理我,一个嘲笑我,还有一群人在吃瓜。我感觉有点尴尬,只好说:“没关系,你不想说就不说。明天你想说,再告诉老师哦!” </b></p><p class="ql-block"><b> 第二天,我在小原家校联系本上看到这样的话:“今天自习课,姓高的傻子大声说话,还弄别人,我叫他不要影响别人,他回头骂了我一句。要不是现在我家里情况特殊,我早一刀捅死他!……” </b></p><p class="ql-block"><b> 原来自习课小高讲话很吵,影响到了小原写作业,小原就说了他几句, 结果小高骂了他一句,这件事惹恼了小原。小原不太会交往,也不善于当面沟通和表达,只好生气。 </b></p><p class="ql-block"><b> 我向家长了解情况,家长也很头大:“唉,这孩子就这样,怎么办啊?”</b></p> 关键问题·家长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以前小学阶段也是这样, </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老师还会要我们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心理是否有问题。</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我的孩子,真的有心理问题吗? </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他不会和人交往,我们该怎么做啊?</u></b></p> 关键支持·学校说·给孩子更多的“允许”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家庭角度:父母可以这样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1.三个维度,反思孩子人际交往障碍。 </b></p><p class="ql-block"><b> 人是社会性动物,会渴望与人互动。当孩子不想和周围人正常互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去找原因。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一,体验维度。</b><b>孩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不好的体验,会慢慢“堵塞” 这个交往通道。例如孩子在电梯里碰到熟人,不好意思主动打招呼,可能也一下子不知道喊什么。这时候家长拼命鼓励:“孩子,你喊人呀!这么大,还没有礼貌!”孩子就容易形成逆反心理,我偏不打招呼。家长反思一下,孩子是否有这样不好的体验感,导致“交往阻塞”。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二,关系维度。</b><b>即孩子和家人的关键关系——亲子关系好坏决定了孩子人际交往的好坏。小原现在有一个二胎弟弟,在上幼儿园,爸妈把关爱更多地给了弟弟,他很失落;同时,他的成绩不好,爸爸妈妈对他一直感到失望;我观察到他爸妈的朋友圈里只有弟弟的日常分享,完全看不到小原的身影。二胎弟弟“争宠”、学业上挫败、父母“不看见”等等,让小原的关系维度出现了问题。 </b></p><p class="ql-block"><b> 小原爸妈需要认清:家长是问题之源。要积极学习各种家庭教育知识,更多懂得和看见孩子,陪伴孩子参加小组团建;父母不再在教育上争执,而是彼此补台,分工合作;不做“猪队友”,而做“神助攻”。当家长改变时,小原也会悄然改变。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三,学业维度。</b><b>学习是孩子当前的主要事情,学业压力大也会让孩子产生退行性变化。家访中了解到小原以前上学从不迟到旷课,作业也不拖欠, 除了基础差,其他学习上的事情从不让人操心。进人初中后,父母要求高, 他就把注意力都“压”作业上了。小高影响了他写作业,他就生气,加上自己是正义方,被一个学习比他还差的体育生骂了,这让他更加感到羞辱和愤怒,以至于想拿刀报复。 </b></p><p class="ql-block"><b> 我建议家长降低小原的升学目标,多出路设计适合他的赛道,压力小了, 孩子会轻松很多,家长也不会过于焦虑。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2.三个步骤,指导孩子处理人际矛盾。 </b></p><p class="ql-block"><b> 紧张的人际关系或冲突会给人带来压力,让人感到焦虑、烦躁,想争吵、 打架,对未来丧失希望,甚至抑郁。青春期孩子自尊心强,内心敏感,在处理人际冲突时,容易发生偏激行为,处理失当可能诱发恶性冲突。我们要教给孩子正确处理矛盾冲突的办法与程序。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步,用心去听。</b><b>孩子拒绝交流,是他觉得和我们说了也没有用。这说明我们以前的沟通出了问题。我们可能过多地对孩子说的事情做出评价和指责,他们就不愿意说了。建议家长用“黄金三问”--“怎么啦?感觉怎样? 还有呢?”引导孩子把内心的东西掏干净,让他尽情宣泄和表达。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地用心倾听。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步,精准回应。</b><b>听了如何回应呢?用孩子渴求的答案精准回应。孩子渴求什么?理解、支持和帮助。不要评价或建议,那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行。用“讲故事”的方式,给他提供参考;或直接表达“你这种感受我能够理解”,和孩子共情。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步,提供方案。</b><b>家长可以先问孩子打算怎么做,听听孩子的想法, 如果需要补充,也最好这样说:“接下来我给你提供一个方案,这个方案仅供你参考,适不适合你、用不用,你自己判断。”话术很重要,青春期孩子很讨厌“被教育”,我们不要强势。让孩子自己选择和判断,有利于他们成长。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3.三个技巧,帮助孩子心智成长。 </b></p><p class="ql-block"><b> 和孩子分享一个很现实的道理:战胜不一定非得翻脸,学会优雅处理分歧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当别人打击你时,抓一把垃圾扔过去,最先弄脏的是谁的手?我们自己。傻瓜才情绪化,高手都利益化。怎么做呢?介绍三个技巧: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技巧:自我完善技巧。</b><b>开放、倾听对方想法,尊重对方感受, 思考对方需求,用理解对方的方法,让对方成为自己的铁杆。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技巧:及时转换技巧。</b><b>鼓励孩子愤怒时冷静暂停交流,把自己合理的需求表达出来,用写的方式发泄情绪,然后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解决方案。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技巧:赢得对方技巧。</b><b>让孩子练习“非暴力沟通”三部曲:说事实,说感受,说期待;表达时学会把“你”换成“我”“我们”,唤起对方认同。</b></p><p class="ql-block"><b> 多在实践中练习,当孩子成功之后,他就获得自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学校角度:我们可以这样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1.观点:孩子不用看心理医生。 </b></p><p class="ql-block"><b> 小原不爱搭理人,拒绝融入班级;一催就“熄火”,学习陷人困境;经常陷人"emo",情绪非常低落;一吵架就爆发,不会处理矛盾…要不要看心理医生呢?我认为,目前孩子还不需要。他需要被“看见”,需要改变的是我们。 </b></p><p class="ql-block"><b>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原只是目前不会处理矛盾。他有好多优点:一是内心有爱,爱家爱弟弟,疫情期间给弟弟做的油条非常棒;二是善良克制,他拒绝交流背后,是努力克制的善意,不想伤害人;三是小组荣誉感强,特别自律, 从不给小组扣分;四是目标明确,知道重点是学习…我们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和善意。 </b></p><p class="ql-block"><b> 我对小原爸妈说:“孩子需要帮助,而不是审判。看心理医生,等于给孩子贴上他有问题的负面标签,不好。”小原爸妈理解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2.态度: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 </b></p><p class="ql-block"><b> 理解他的“冷漠”和“拒绝”,这是消极的自我保护;允许他“拒绝”, 用宽容和鼓励融化他心中的“冰山”;允许他“发泄”,借助家校本架起情感桥梁;允许他“犯错”,个别化辅导帮助他逐步获得自信;允许他“嘚瑟”, 每一次进步都值得被看见!给孩子更多的“允许”,他才能够做回自己。 </b></p><p class="ql-block"><b> 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理解、等待、发现和点亮。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行为表现,马上分享给他的父母,再由父母对他进行赞美和表扬。这样,通过第三方的转述,让他相信自己被更多的人所看见。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3.行动: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好。 </b></p><p class="ql-block"><b> “拒绝”和自我封闭的背后,是孩子社交技能的缺乏和对自我的保护。如果孩子看到自己“我能行”“我做得很好”,并形成和积累了积极的经验,他们就不会这样了。所谓“社牛”,就是从来不害怕失败,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经验证明自己是行的。 </b></p><p class="ql-block"><b> 该怎么帮助小原呢?设计策略、搭建台阶,让孩子体验成功。当孩子发现并看到自己的好,他就有底气打开心灵。 </b></p><p class="ql-block"><b> 我开设美食制作比赛,将小原的精彩厨艺照片发在朋友圈,赞扬让他家长看见。组织同学畅谈小原的优点,让他感受大家的善意。他进步了,想知道成绩好坏,我和他打赌:“你觉得你进步了多少名?十几名?好吧,咱们打个赌吧,如果进步20名以内,算我输,我满足你一个愿望;如果进步20名以上,算你输,你送我一幅国画。”最后,小原输了,而且输得开开心心的。 我收到了小原一幅作品,朋友圈又是一顿“猛晒”,配文:“太不容易了,他能送我画,我简直受宠若惊!”他妈妈告诉我,他看了我朋友圈好几天。 </b></p><p class="ql-block"><b> 慢慢地,小原变得心态平和,也开始参加班级活动了,和大家说话了。 虽然还是有些羞涩和内向,但他一直在进步、在成长。</b></p> 关键结果·事件落幕·遇见最好的我们 <p class="ql-block"><b>  又一年运动会来了。 </b></p><p class="ql-block"><b> 小原妈妈发来一条短信:“徐老师,昨天运动会我看到儿子居然参加了班级30×60接力赛,太吃惊了!这简直是质的飞跃啊,作为家长,我们太激动了!感恩您的付出。” </b></p><p class="ql-block"><b> 我特意分享一张照片给小原妈妈——开幕式上小原举着班牌,和小高在起,开心地笑着。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放不下的仇恨,此刻他们就是好兄弟。 </b></p><p class="ql-block"><b> 中考后,小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他心目中的理想高中。有一次我参观他们学校,小原听说初中班主任来了,特意请假来看我。看到这张热情、开朗的青春面孔,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b></p><p class="ql-block"><b> 今年暑假,小原和妈妈一起来看我,聊聊高中的生活,说他的成长,眼里有光,脸上有笑。我想,这就是青春最美的状态!</b></p> 关键理念·学校梳理·冲突是成长的机会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1.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b></p><p class="ql-block"><b> 不要害怕孩子遭遇人际交往冲突,冲突是成长的一次契机。在他即将把事情搞砸而自身又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亲身示范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展示同理心,并做出明智的选择,才能真正帮助他们。 </b></p><p class="ql-block"><b> 冲突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人是会自我反思的。当孩子在冲突中发现自己的情绪没有作用的时候,他就会逼自己思考:“还能够怎么办?”慢慢地, 他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他人,他会主动思考和评估可能的解决办法,在尊重对方、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学会用“妥协”和“合作”化解分歧与冲突。 </b></p><p class="ql-block"><b> 冲突促进孩子性格的养成。要把一个人引导到健康的道路上,指望干预措施能产生实质而持久的影响,青春期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我们要巧妙地抓住机会,利用人际冲突引导孩子自省、学会心平气和沟通、合理表达情绪等,慢慢地,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 </b></p><p class="ql-block"><b> 冲突教会孩子正确地选择。在面对人际冲突时,孩子其实一直在做选择题。选择伤害自己,还是选择伤害别人;选择激化矛盾,还是选择转化资源…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选择决定了事件的发展方问。我们无法让孩子成为永远正确的人,但是,我们能够教孩子做出最佳选择。很显然,同伴矛盾、 人际冲突不是你死我活,而是资源的重新分配和使用,“合作共赢”“让利益最大化”是正确的标准。教孩子学会正确选择,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一时冲动悔恨终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2.“四个步骤”教会孩子解决人际冲突。 </b></p><p class="ql-block"><b> 解决冲突方法很多,关键要让孩子学会使用。日常教育不能够满足于讲道理,更要孩子演练。下面这个“停、看、想、做”思考模型可以经常演练。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停——停止</b><b>。发现危机、感觉不对时,停止表达,保持镇静。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看——观察</b><b>。听取和分享观点,看看是否合理,存在什么新思路。 想--评估。评估问题严重程度,在分歧中寻求共同利益,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做——响应</b><b>。选择一个双方都认同的方案尝试。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3.让冲突解决方法更有智慧性和艺术化。 </b></p><p class="ql-block"><b> 面对冲突,教育者要评估:必须我们出手吗?孩子之间自己可以处理吗? 是现在出手,还是“让子弹飞一会儿”?我分享三个经验: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b><b>不要带着情绪去解决问题,容易激发矛盾; 也不要过分夸大孩子矛盾带来的负面影响。换个角度看待“冲突”,我们心态会不一样。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是先建立机制,再形成文化。</b><b>我班有一个矛盾处理机制:先找出对方可以理解的三个理由,再找出自己冲突中三点不对的地方,各自出台三个最解决方案,再用平静的语气告诉对方听。很多问题处理,最后皆大欢喜。 </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是处理方式要尽量幽默可爱</b><b>。如让两个闹架的孩子站在一个凳子上, 他们憋不住笑,一会儿就自动和好;让两个孩子说出对方的三个优点,听到对方说自己的优点,尤其是“帅”,男孩嘴巴会上扬;或者让孩子当众拥抱, 用幽默好玩的办法督促他们避免冲突。一句话:“只要态度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b></p> 关键提醒·策略要点·我们可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