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三种习惯的人,关系再好也要远离

喵喵喵

<p class="ql-block">有这三种习惯的人,关系再好也要远离。</p><p class="ql-block">极度自恋的人对其他人的评价更倾向于轻蔑,给外界的反馈往往是负面的、消极的、充满打压的。</p><p class="ql-block">这时,无论外界给他什么反馈,他都会认为你别有用心,你肯定有其他企图,要么是想利用他。</p><p class="ql-block">要么是想坑他,总之别人都是坏人或蠢人,只有他自己最棒。</p><p class="ql-block">节选自墨川读者校园版2024年第十期卡耐基曾说,想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p><p class="ql-block">深以为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时并不需要单方面的输出,而是双方的信息互通,力求达到同频共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聊天时习惯性的表现出令人不适的行为,破坏沟通的和谐。</p><p class="ql-block">这些行为。</p><p class="ql-block">乍看之下可能微不足道,但长期下来却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情绪,甚至动摇你的自信。</p><p class="ql-block">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如果遇到聊天时有以下三种习惯的人,无论关系多好,也要远离,以保护自己的能量场,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内耗。</p><p class="ql-block">一习惯性打断</p><p class="ql-block">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打断他人说话无异于劫掠他的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不明其中深意,聊天时习惯打断别人,表现自己。</p><p class="ql-block">天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p><p class="ql-block">在哥廷根大学深造期间,师从著名的物理学家马克思波恩。</p><p class="ql-block">按常理来说,学生理应尊重师长,耐心聆听教诲,奥本海默却屡屡在课堂上打断导师发言,表达自己对学术的理解,对于奥本海默略显冒失的行为。</p><p class="ql-block">波恩教授表现出了宽容的态度,表示欢迎大家共同探讨学术问题。</p><p class="ql-block">其他同学却并不认同,他们认为求学深造的目的并非听一个同学高谈阔论,而是聆听波恩教授的真知灼见,学到真本事。</p><p class="ql-block">于是,其他学生联名给老师写了一封请愿书。</p><p class="ql-block">希望奥本海默能有所收敛,这才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所不妥。</p><p class="ql-block">奥本海默的才华毋庸置疑,但习惯性打断他人发言的举动却难免让人心生厌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正如论语记事中所说。</p><p class="ql-block">是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p><p class="ql-block">打断别人说话,表面上是破坏了交流节奏,实则暗含对他人的轻视与不尊重。长此以往,这种行为不仅令人不适。</p><p class="ql-block">还会在人际关系中埋下隐患,消减彼此的信任。无独有偶,作家格非在他的小说中也曾刻画过一个类似的人,生动地展现了这种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p><p class="ql-block">这位大学生平时是个多话之人,到了上课时更是酷爱以打断老师讲课为乐。</p><p class="ql-block">一次,老师讲到神话故事中张果老的特征是倒骑毛驴。</p><p class="ql-block">这名学生突然啪的就站了起来,问老师,张果老到底是往前走还是往后走?老师回答是朝前走。</p><p class="ql-block">学生又插嘴道,倒骑毛驴怎么能说往前走呢?</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p><p class="ql-block">老师讲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赞叹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句妙笔。</p><p class="ql-block">没等老师讲完,学生又来横插一脚。</p><p class="ql-block">鹅和鸭差不多,为何偏偏说鸭先知?</p><p class="ql-block">对学生而言,无非是想借助这样的方式,以获取更多存在感。</p><p class="ql-block">可到了听者耳中,却只会变成故意的挑衅与不敬。</p><p class="ql-block">那一刻,突然理解了一句话,我们得到知识的途径是聆听,而不是说话。</p><p class="ql-block">聊天中的过度表现有时只会让拉远与朋友之间的距离,甚至招致决裂,学会倾听。</p><p class="ql-block">理解他人能够让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能链接更深厚的关系。</p><p class="ql-block">二、习惯性否定 </p><p class="ql-block">苏格拉底曾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p><p class="ql-block">承认认知的局限才是成就自己的大智慧。</p><p class="ql-block">急于否定他人,不仅会让别人排斥,也暴露了本身的不自信。</p><p class="ql-block">如同论语中记载的三季人的故事,一次,子贡与客人争辩一年到底是三季还是四季时,孔子出人意料的支持三季的说法,待客人满意离去,孔子才同他解释。</p><p class="ql-block">生命短暂的人不会经历冬季,春生秋亡,无法理解一年有四季,认知局限所带来的争论往往是无效的。</p><p class="ql-block">就像有人站在高楼,眼里处处是风景,而身处平地的人,眼里都是生活的琐碎。</p><p class="ql-block">曾看到过这样一条帖子。</p><p class="ql-block">楼主阿罗曾就职于一家工作环境优越的外企,却在日复一日的否定中痛苦不堪,小到一张纸上钉子的位置,大到工作核心的总结,都被人全盘否定。</p><p class="ql-block">阿萝慢慢从一个活力四射的姑娘逐渐变成满身班味的职场牛马,后来他才意识到。</p><p class="ql-block">消极与压抑的工作环境正在消磨他的能量,他选择换一家公司重新开始,却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p><p class="ql-block">那一刻才理解了一句老话,人人都渴望被重视,当一个人长期与给予负面反馈的人交往,不仅容易降低自我认同。</p><p class="ql-block">也会让彼此关系疏远,肯定的表达,合适的语气,给对方正向的对应,才是双方友好链接的关键。</p><p class="ql-block">只有在相互支持与理解的环境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p><p class="ql-block">三习惯性贬低。</p><p class="ql-block">自卑与超越中有这样一句话,贬低是自卑的镜子,照出的不是他人的缺陷,而是自我的裂缝。</p><p class="ql-block">你越是贬低别人,越轻易暴露出自己的局限和无知。</p><p class="ql-block">身边曾有位前同事,总不分场合喜欢嘲讽别人取乐。</p><p class="ql-block">明明伤害了对方,却丝毫没有察觉别人。</p><p class="ql-block">好友聚会打卡,网红餐厅发朋友圈,他评论说俗气,这都好意思发出来。</p><p class="ql-block">茶间休息,他当众开玩笑,引起别人不愉快,他反而责怪说,不就是开个玩笑吗?</p><p class="ql-block">你真是小家子气。</p><p class="ql-block">一点肚量都没有。有人买了新书分享读书心得,他就说,又装文艺青年哪,起初大家都谦让他,他却拿别人的迁就当台阶,更加肆无忌惮,甚至还拿领导开玩笑消遣,结果同事没有一个愿意和他处事。</p><p class="ql-block">合作领导最终辞了,他将贬低他人作为一种习惯,有时并不会让自己得到任何好处,反而会让自己失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p><p class="ql-block">学者吴宓曾在吴宓日记中分享过一件事,一次,他应邀去叶公超家吃饭。</p><p class="ql-block">女主人袁永熙很用心的做了一大桌菜,没想到饭桌上叶公超却当众贬斥袁永熙,你作为家庭主妇,连简单的饭菜都做不好,如此难吃的食物还拿出来招呼客人,太让我失望了。说完她还不解气,当着客人的面。</p><p class="ql-block">把手边的盘子砸到了地上,吴宓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外温文尔雅的叶公超在家里竟然是这个样子。于是她也没了吃饭的兴致,连忙起身说,我家中有事,便匆匆离开了。而这还不是叶公超第一次当众让袁永熙下不来台。</p><p class="ql-block">平日里,她总是一点小错便不分场合的谩骂袁咏熙。</p><p class="ql-block">袁咏熙被她的无理谩骂伤得彻底,忍无可忍之下,带着一颗受伤的心和一双儿女去了美国。</p><p class="ql-block">之后他们分居40年,叶公超逝世,袁永熙也没有回来,只是送来了一副挽联。</p><p class="ql-block">那一瞬间才明白了一句话,一个人越缺少什么,就会越强调什么。</p><p class="ql-block">只有内心荒芜的人才会想通过贬低他人来获取优越感。</p><p class="ql-block">与其和贬低你的人交流来消耗自己的能量,阻碍你的成长,倒不如与能够看到你的闪光点。</p><p class="ql-block">鼓励你成为更好的人,同行把时间和精力留给那些真正爱你、支持你的人。</p><p class="ql-block">四写在最后,有句话说得好,水深流去远,贵人话语迟。</p><p class="ql-block">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总以为自己说得快,讲得。</p><p class="ql-block">多就能够让人对自己刮目相看,却忘记了好的东西,哪怕你慢一点回应,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p><p class="ql-block">急于回答反而会让人觉得你说的话没经过思考,说出来的话没有价值。</p><p class="ql-block">思考清楚,在恰当时机做适当表达。</p><p class="ql-block">说不定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p>